一种睡眠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2758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睡眠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睡眠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出门旅行的睡眠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乘坐过长途火车硬座以及长途飞机经济舱的旅客对在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睡觉的经历回想起来一定是苦不堪言,一直直挺着靠着座位会弄的腰酸背痛受不了,想侧靠着睡没有东西可以依靠还容易侧倒侵占别人的空间。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睡眠辅助工具,以便克服如今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做中长途旅行十分不方便睡眠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睡眠辅助工具,可实现各种睡姿、舒适且可以真正地缓解中长途旅客的疲劳,同时又成本较低、携带轻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睡眠辅助工具,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弹性布体、第二弹性布体;

为双层布两层布之间有缝隙所述第一弹性布体首尾缝隙相接,形成一前端及后端设有开口的兜体;

所述第一弹性布体的前端设有若干扣孔,第二弹性布体设有与扣孔配合的固定扣;

所述第二弹性布体通过固定扣与第一弹性布体连接,使得第一弹性布体的一侧形成一侧兜,能支撑伸入该第二弹性布体的头部;

所述第二弹性布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孔,各个孔设有双向拉链,用来调整孔的位置;

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控制中心、计时器、语音获取模块、语音识别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弹性布体或/和第二弹性布体内的至少一压力传感器、轮廓分析模块、按摩机构;

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计时器、语音获取模块、语音识别装置、压力传感器、轮廓分析模块、按摩机构;

所述语音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语音信号,语音识别装置用以根据语音获取模块获取的语音信号分析出对应的操作命令,并发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轮廓分析模块根据各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分析出用户的轮廓;用户轮廓根据体型不同分为若干类,不同体型分别对应各个压力传感器的不同数值区间;所述按摩机构设置于第一弹性布体内侧;

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悬挂机构、悬挂调节机构、调节按键,悬挂调节机构与悬挂机构连接,调节悬挂机构的悬挂长度;调节按键连接悬挂调节机构,对悬挂调节机构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链条;所述悬挂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收紧轮,驱动电机与收紧轮连接,收紧轮连接链条。

一种睡眠辅助工具,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第二柔性支撑机构;

椅背套机构上后侧为双层布形成的一条横向的缝隙,前部有一横着的带子,横着的带子上有间隔排列的三条竖着的带子,每条带子上都有若干扣孔。

所述通过后侧的缝隙首尾形成一个前端及后端开口的兜体;

所述第二柔性支撑机构的两端与上任意两条竖着的带子相连接,使得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的前端或后端形成一支撑空间,能支撑伸入该第二柔性支撑机构的头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柔性支撑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孔,各个孔设有双向拉链,用来调整孔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悬挂机构、悬挂调节机构、调节按键,悬挂调节机构与悬挂机构连接,调节悬挂机构的悬挂长度;调节按键连接悬挂调节机构,对悬挂调节机构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链条;所述悬挂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收紧轮,驱动电机与收紧轮连接,收紧轮连接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控制中心、计时器、语音获取模块、语音识别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柔性支撑机构或/和第二柔性支撑机构内的至少一压力传感器、按摩机构;

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计时器、语音获取模块、语音识别装置、压力传感器、轮廓分析模块、按摩机构;

所述语音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语音信号,语音识别装置用以根据语音获取模块获取的语音信号分析出对应的操作命令,并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按摩机构设置于第一柔性支撑机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悬挂机构、悬挂调节机构、调节按键,悬挂调节机构与悬挂机构连接,调节悬挂机构的悬挂长度;调节按键连接悬挂调节机构;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链条;所述悬挂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收紧轮,驱动电机与收紧轮连接,收紧轮连接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柔性支撑机构通过椅背套后侧的缝隙首尾相接;所述椅背套机构上前部有一横着的带子,带子上有三条间隔排列的的竖着的带子,每个带子上都有若干扣孔,第二柔性支撑机构设有与扣孔配合的固定扣;所述第二柔性支撑机构通过固定扣与椅背套机构上任意两条竖着的带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第二柔性支撑机构、椅背套机构均为布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睡眠辅助工具,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侧靠着睡、趴着睡、左右侧躺着睡,实现各种睡姿,且可以真正地缓解旅客的疲劳,同时成本较低、携带轻便。

本睡眠辅助吊带结构简洁、设计精巧、成本较低、携带方便,美化乘车环境使得整车环境变整洁美观,而且还可以使个人在得到休息与睡眠帮助的同时维护自身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确实的辅助支撑旅客的身体,真实的实现各种睡姿,真正的缓解旅客的疲劳,辅助旅客在旅途中的睡眠,且用料为布料等柔软材料旅客使用起来也会感到非常舒适,最后本实用新型有很高的现实性和实用价值同时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睡眠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睡眠辅助工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睡眠辅助工具电子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睡眠辅助工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五中本实用新型睡眠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睡眠辅助工具,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布体10、第二布体20、椅背套布体30。

所述第一布体10的首尾通过椅背套布体30上后侧的缝隙相接,形成一前端及后端设有开口的兜体。

所述椅背套布体30前端有三条竖着的带子32(通过横着的带子31加固),每条带子上都有若干扣孔,第二布体20设有与椅背套布体30带子32上的扣孔配合的固定扣。所述第二布体20通过固定扣与和椅背套布体30上的带子32相连接,使得第一布体10的一侧形成一侧兜,能支撑伸入该第二布体20的头部。所述第二布体20上设有至少一个孔21,各个孔可以设有双向拉链,用来调整孔的位置。

使用时,用户的身体可以从第一布体10的后端进入,身体可以由布体支撑,较为舒服。头可以深入第二布体20形成的空间内。

请参阅图3,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控制中心1、计时器2、语音获取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以及设置于第一布体或/和第二布体内的至少一压力传感器5、轮廓分析模块6、按摩机构7。当然,该睡眠辅助工具还需要配备电源,电源可以为可充电锂电池。

所述控制中心1分别连接计时器2、语音获取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4、压力传感器5、轮廓分析模块6、按摩机构7。

所述语音获取模块3用以获取语音信号,语音识别模块4用以根据语音获取模块3获取的语音信号分析出对应的操作命令,并发送至控制中心1。

所述轮廓分析模块6根据各个压力传感器5的压力数据分析出用户的轮廓;用户轮廓根据体型不同分为若干类,不同体型分别对应各个压力传感器的不同数值区间。例如,有3个压力传感器,如果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大于设定值,则判断该用户体型较大,否则认为体型偏小。对每种体型,后续可以有不同的调节方案。所述按摩机构7设置于第一弹性布体10内侧,可以为用户提供按摩。

请参阅图4,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包括悬挂机构、悬挂调节机构、调节按键,悬挂调节机构与悬挂机构连接,调节悬挂机构的悬挂长度;调节按键连接悬挂调节机构,对悬挂调节机构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悬挂机构包括链条41;所述悬挂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至少一个收紧轮42,驱动电机与收紧轮42连接,收紧轮42连接链条41。

所述睡眠辅助工具还可以包括用户调节动作获取模块、自调节数据库、调节自学习模块。

所述用户调节动作获取模块用以获取用户每次调节动作发生的时间、具体调节动作、调节后睡眠辅助工具的状态、用户每次开始使用睡眠辅助工具的时间,并将上述数据记录至自调节数据库中。同时,各个压力传感器获取用户调节前后的压力数据,记录于自调节数据库中。

所述调节自学习模块用以根据用户每次的调节结果分析出该用户的喜好数据,作为自调节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自调节数据库中;若在相同数据前提下,用户有相同操作动作的次数超过设定阈值,则将该操作动作作为用户的喜好数据;若根据调节自学习模块的分析结果调节睡眠辅助工具的状态,调节后的设定时间内,用户改变该调节动作,若用户连续改变该调节动作的次数超过设定阈值,则改变自调节数据库中的自调节数据;将自调节数据库中的自调节数据恢复为初始值或上一次的对应自调节数据。

各个压力传感器用以实时获取对应的压力数据,并以此分析出用户的睡姿种类、该睡姿持续的时间;控制中心根据用户的睡姿种类、持续时间与自调节数据库中的自调节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是否需要对用户的睡姿进行自动调节,若需要调节,则通过控制悬挂调节机构做相应调节;睡姿种类预先设定,根据各个压力传感器的不同数据进行分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睡眠辅助工具由一长一短两块长度宽度不同的布、椅背套、伸缩带(也可用绳索等代替)、若干个钥匙扣(也可用纽扣等代替),若干金属环(亦可用扣眼等代替),以及帮助把钥匙扣和金属环固定在长短布上的辅助材料组成。

长布为主体两头连接伸缩扣(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扣来调节第一布体的长短以适应不同需求)通过椅背套上后侧的缝隙首尾相连。长布条的一端两侧边上缝纫有若干金属环(也可以用扣眼等代替)。

椅背套前部缝纫有一横向的带子,横向带子的中间位置有一竖着的带子,带子上有若干金属环(也可以用扣眼等代替),短布条两端有若干钥匙扣,短布条两端分别与长布条一侧边上的金属环以及椅背套上竖着的带子上的金属环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兜体,可以用以支撑头部。

使用人坐在座位上,上身由没挂钩的一侧进入,胳膊放在长布条形成的吊带上,调整好伸缩带的长度,使胳膊放在长布条形成的吊带上有支撑力且舒适即可,而后调整短布条上钥匙扣的高度,调整到使自己在胳膊放在吊带里比较舒适的同时头部左右枕在侧兜上也很舒适即可,可以实现趴着睡或左右侧靠着睡,当某种睡姿睡累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钥匙扣的悬挂高度迅速便捷的切换到另外的睡姿。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布体的连接方式上这种情况是第二布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布体和椅背套上中间仅有的一条竖着的带子相连接。

实施例三

一种睡眠辅助工具,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布体、第二布体、椅背套布体;所述第一布体通过所述椅背套布体上后侧的缝隙首尾相连形成一前端及后端设有开口的兜体。

所述椅背套机构是一个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兜状结构;所述椅背套机构后侧有一双层布体形成的缝隙;所述椅背套机构前侧有一横着固定的带子,此横着的带子上有三条竖着的带子,每个竖着带子上都有若干扣孔。

所述第二布体与椅背套上任意两条竖着的带子相连接,使得第二布体在第一布体的一侧形成一侧兜状的支撑空间,能支撑伸入该第二布体的头部。

实施例四

一种睡眠辅助工具,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布体、椅背套布体;所述第一布体通过所述椅背套布体上的缝隙首尾相连形成一前端及后端设有开口的兜体。所述第一布体前端边缘的中间位置有一纽扣。

所述椅背套机构是一个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兜状结构;所述椅背套机构后侧有一双层布体形成的横向孔;所述椅背套机构前侧有一横着固定的带子,此横着的带子上中间位置有一条竖着的带子,带子上有若干扣孔;

所述第一布体通过纽扣与椅背套上竖着的带子相连接,使得第一布体形成一侧兜状的支撑空间,能支撑伸入该布体的上身以及头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睡眠辅助工具包括: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第二柔性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柔性支撑机构形成一前端及后端设有开口的兜体;所述第二柔性支撑机构与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的前端或后端连接,使得第一柔性支撑机构的前端或后端形成一支撑空间,能支撑伸入该第二柔性支撑机构的头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睡眠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侧靠着睡、趴着睡、左右侧躺着睡等各种睡姿,且可以真正地、极大地缓解旅客的疲劳,同时兼具成本较低、携带方便和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