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68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折叠床的使用量变得越来越多;而现有市场上所常见的折叠床如中国专利号:201520009995.8,专利名:折叠床,公开了一种折叠床,其包括床垫以及可以折叠的床架,所述床架由环状外框以及安装与环状外框的折叠床脚组成,所述床垫嵌装于环状外框中并固定。这些折叠床的支撑脚均为左右翻转(即为折叠床的长度方向)进行收折,因为支撑脚朝向折叠床长度方向进行的翻折;使用者上床时,折叠床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产生晃动,折叠床容易坍塌,这样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给使用者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床,该折叠床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床,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两单元床架,每一单元床架下方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撑脚,每组支撑脚包括位于折叠床前端和后端的各一支撑脚,所述单元床架包括框架和若干设于框架内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位于折叠床的前、后端,相邻两连杆间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所述支撑脚与支撑杆相铰接并能够向前或向后翻转,每组的两支撑脚相向翻转;所述支撑脚与连杆间联接有支撑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一端开设置有一通孔,所述支撑片另一端开设有一缺口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一端经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支撑脚相铰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支撑片缺口部相配合的螺柱,所述螺柱上联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蝴蝶螺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一端经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连杆相铰接,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与支撑片缺口部相配合的螺柱,所述螺柱上联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蝴蝶螺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朝向单元床架中部一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片,所述支撑脚经第二螺栓、第二螺母设置在L型连接片与连杆间,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L型连接片、支撑脚和连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支撑杆间设置有一副连杆,所述支撑脚经第二螺栓、第二螺母设置在副连杆与连杆间,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副连杆、支撑脚和连杆。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改变原有支撑脚的翻转方向,从现有往折叠床长度方向的翻转方式改为折叠床宽度方向的翻转,避免了现有折叠床在使用时产生长度方向上的晃动,提高了折叠床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晃动,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安全隐患抵的折叠床;同时通过支撑片的设计,缩短了折叠床收折和展开时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H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J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折叠床100,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两单元床架10,每一单元床架下方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撑脚20,每组支撑脚包括位于折叠床前端和后端的各一支撑脚,所述单元床架包括框架11和若干设于框架内的连杆12,在说明书附图中以每一单元床架设置三根连杆为例;所述连杆的两端位于折叠床的前、后端,相邻两连杆间设置有一对支撑杆13,该支撑杆位于折叠床的前、后侧,所述支撑脚与支撑杆相铰接并能够向前或向后翻转,每组的两支撑脚相向翻转;所述支撑脚与连杆间联接有支撑片30。所述支撑片一端开设置有一通孔31,所述支撑片另一端开设有一缺口部3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片由一片体进行两次折弯而成,折弯处位于通孔与缺口部间并靠近缺口部一侧,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片与支撑脚、连杆的联接方式有两种,具体为:第一种:所述支撑片一端经第一螺栓41、第一螺母42与支撑脚相铰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支撑片缺口部相配合的螺柱51,所述螺柱上联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蝴蝶螺母52;而螺柱在连杆上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支撑脚与支撑杆铰接处的前侧或者后侧,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3、图6-7、图10-11、图14-15。第二种:所述支撑片一端经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连杆相铰接,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与支撑片缺口部相配合的螺柱,所述螺柱上联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蝴蝶螺母;而第一螺栓在连杆上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支撑脚与支撑杆铰接处的前侧或者后侧,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4-5、图8-9、图12-13、图16-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脚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具体为:第一种:所述支撑杆朝向单元床架中部一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片60,所述支撑脚经第二螺栓81、第二螺母82设置在L型连接片与连杆间,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L型连接片、支撑脚和连杆,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9。第二种:两支撑杆间设置有一副连杆70,所述支撑脚经第二螺栓、第二螺母设置在副连杆与连杆间,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副连杆、支撑脚和连杆,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