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472阅读:20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床上用品,具体即为一种床围。



背景技术:

主要起预防婴幼儿碰撞及保暖作用的床围,具有绒表面层及适当厚度且透气的内填充层。其具体为一平面可折叠产品,中心为底垫,四侧为立面块。使用中的立面块依童床四侧竖立,立面块上侧和下侧携有的短布带系扎于童床护栏上,从而获得固定。

长度方向的一侧床护栏连带临时与之固定的一侧立面块往往可活动下翻,以便儿童上床和下床。

由于不同厂商的童床尺寸往往不一致,床围难以实现按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即在床围生产厂家,长度、宽度规格仅有限变化的床围都是采用批量模式生产的,其与童床护栏间隔固定的3-5条带子均已缝纫在床围边侧。至少对于已先行购买童床、后再网购床围的诸多客户而言,上述系扎带的位置和密度不会都同样理想,特别是在床护栏相邻两侧转角处往往并无带可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任务是提供一种方便于在童床上良好固定的床围。

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种床围,由中心底垫及其四侧立面块组成,其还包括用于立面块与床护栏上、下沿之间连接固定的串带,串带的一侧含载连续圈孔,串带另一侧的布条埋入床围立面块的上、下沿缝接。

串带是一侧含有连续的(从而是较为密集的)圈孔的布条,其布条适合埋入床围立面块上、下侧边口内被缝合(在床围封口制作时),其圈孔位于床围边缘之外,适合供短带穿过后系扎(短带随床围产品配发)。

本设计的积极效果:由于串带一侧的圈孔密集而连续,所以在四侧立面块与床护栏的上、下沿之间,特别是在童床护栏的转角处,对于任何客户均可以随其要求和意愿,方便地实现良好固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童床的一种使用状态,图1b是对应于图1a的现有床围的一种固定模式。

图2a是本设计中的串带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a是四侧分离式的本设计床围在组合使用前的平铺状态,图3b是本设计床围一侧立面块的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a:童床上部四侧设有床护栏(11),其中长度方向的一侧床护栏(11)一般可活动下翻(翻动方式参见图中F方向箭头所示意),以便儿童上床和下床。床护栏(11)为床围立面块(21)所依靠。在图1a中可见,四侧立面块(21)中的对应一块可以随一侧床护栏(11)活动下翻,其它三侧可以是一条较长的立面块(21)分段折成(特别参见图1b),也可以是类如图3a所示的各自独立的立面块(21)等。参见图1a-b:床围中心为底垫(22),中心底垫(22)在使用中直接平铺于童床床板上。在目前,使用中的四侧立面块(21)依童四侧床护栏(11)竖立,并由四侧立面块(21)固定携有的短布带(23)系扎于床护栏(11)固定。

参见图2a-b和图3a-b及参见图1a:串带是一侧含有连续圈孔(32)的布条(31),布条(31)被含在床围立面块上、下沿边口内被缝合,圈孔(32)在床围立面块边缘外,任一圈孔(32)均适合由独立的短布带(23)穿过并系扎于床护栏上、下沿固定。串带的制作可以是卷材,长度无特别限制,图2a所示的是其有限一段。

参见图3a-b:显然,相邻的立面块(21)之间也可以借助串带和独立的短布带(23)实现简便连接,如有必要连接的话。

在目前市场,床围四侧立面块(21)有的是各自独立的四片,有的是床围相邻两侧为一片,也有的是其它三方为一独立片及下翻一侧为一片,所以床围四侧立面块(21)的片数并不固定,但它们连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则基本相同。显然,本设计方案中连接方式的应用并无关于四侧立面块(21)的片数多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