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抽屉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14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抽屉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折叠抽屉框。



背景技术:

抽屉是家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从用户角度还是商家角度,都希望此类家具能够在日常使用和供货运输方面都能获得不断改进。传统的抽屉结构很普通,基本为做死的一个整体,很占空间,运输不便、效率低,也不允许客户自行拆装,更换起来繁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抽屉框,解决运输不便、装货量低、不易拆装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抽屉框,包括位置相对的两块折叠板及位置相对的两块固定板,所述折叠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两铰接而形成方形框体, 所述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板和右板。

作为优选,所述左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以及所述右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均通过第一铰链两两连接,所述左板与所述右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左板与所述右板之间具有拼接缝,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关于所述拼接缝相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左板或所述右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板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的侧部、所述左板长度方向的侧部以及所述右板长度方向的的侧部均设有内凹平面。

所述内凹平面为所述第二铰链提供合适的安装位置,结构整体性及一致性更好,并且所述内凹平面预留出的空间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折叠板相对活动时更加平滑稳定,不易发生长时间的摩擦挤压而导致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左板与所述右板的高度方向的底部均设有相同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卡接槽段,所述卡接槽段内置入载物底板。

所述底板卡入所述卡接槽段,以用于存放物品且便于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槽段的上边沿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边沿齐平。

齐平设置使得所述底板在卡入所述卡接槽段后能尽量做到与所述固定板无缝接合。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槽段的一端设有限位封口。

所述限位封口便于所述底板卡入所述卡接槽段后进行固定,而不会使得所述底板意外错位、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可折叠抽屉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输及拆装均非常快捷方便,且所述抽屉框本身可进行折叠,进一步缩小空间占用,便于运输,能够大幅提高装货量,便于家用闲置收容,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折叠板,11-左板,12-右板,13-卡接槽段,14-限位封口,2-固定板,3-载物底板,5-第一铰链,6-第二铰链,7-内凹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图3,一种可折叠抽屉框,包括位置相对的两块折叠板1及位置相对的两块固定板2,折叠板1与固定板2之间两两铰接而形成方形框体, 折叠板1包括相互铰接的左板11和右板12。左板11与固定板2之间以及右板12与固定板2之间均通过第一铰链5两两连接,即第一铰链5的一侧连接于固定板2而第一铰链5的另一侧连接于左板11或右板12,第一铰链5也就是常用到的合页,当主框架正常展开状态时其设在左板11或右板12与固定板2的折角连接处,左板11与右板12之间通过第二铰链6连接,第二铰链6也即常用的合页,其设在折叠板1中间,左板11和右板12在主框架展开状态下齐平。左板11与右板12之间具有拼接缝,左板11和右板12关于拼接缝相对称。左板11或右板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板2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以允许折叠板1折叠时左板11或右板12可以正常合拢。固定板2长度方向的侧部、左板11长度方向的侧部以及右板12长度方向的的侧部均设有内凹平面7,内凹平面7提供了第一铰链5或第二铰链6的安装位面,使第一铰链5或第二铰链6在安装后不显得突兀不工整,同时内凹平面7提供余留空间,在折叠合拢时板面之间不会发生有害摩擦和挤压,使折叠合拢更顺畅平滑。左板11与右板12的高度方向的底部均设有相同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卡接槽段13,卡接槽段13内置入载物底板3。卡接槽段13的上边沿与固定板2的下边沿齐平。卡接槽段13的一端设有限位封口14,以防止底板3错位、滑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