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599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士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包烘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士炉。



背景技术:

CN 203828764 U公开了一种多士炉,当按下升降机构后,触发电磁吸合装置控制主控开关闭合,从而发热组件开始工作。然而,多士炉功率较大(一般1000W以上),形成的工作电流较大,上述的这种弹片接触式的启闭结构,弹片端在弹开和闭合的瞬间都产生较大的电弧,对主控电路板的寿命有严重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稳定的多士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士炉,包括电源启动开关、触发机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机芯、设置于机芯一侧的主控电路板和滑杆、位于机芯内的发热组件,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有电磁铁和可被电磁铁吸附的吸铁架,所述吸铁架设有架钩,所述滑杆上滑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外接有提手,所述电源启动开关仅为具有触片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滑块结构下方,所述滑块结构设有钩台,当所述提手下压到位后,所述触发机构抵压微动开关的触片使所述微动开关闭合从而将发热组件与外部电源导通,同时电磁铁得电吸附吸铁架使得所述架钩与所述钩台钩紧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结构还设有触控件,所述触发机构为所述触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结构还设有触控件,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所述触控件和转换件,当所述提手下压到位后,所述触控件触发所述转换件抵压微动开关的触片使所述微动开关闭合从而将发热组件与外部电源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动开关和电磁铁分别电性连接在一MCU上,所述MCU电性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在发热组件的供电回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主控电路板竖立在所述滑块结构下方,所述触片处于触控件向下移动的路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触片处于触控件向下移动的路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定位在所述机芯上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定位在所述机芯上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定位在所述机芯上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微动开关代替了传统的弹片接触式开关来作为整个多士炉的电源开关,当提手下压到位后,触发机构抵压并触发微动开关使多士炉通电工作,从而使发热组件导通可以进行加热,由于微动开关行程较小,只通过一个低电压触发工作,不会产生较大的电弧,其使用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士炉非工作状态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多士炉非工作状态的侧向示意图;

图4是多士炉工作状态的轴测示意图;

图5是多士炉工作状态的侧向示意图;

图6是触发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多士炉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多士炉,包括电源启动开关、触发机构、底座2、机芯1、主控电路板8、滑杆3和发热组件。所述的机芯1安装连接在底座2的上端,多士炉的面包托架9以及发热组件10均安装在机芯1内部。

参考图1,所述的主控电路板8和滑杆3均设置于机芯1的同一侧,如图1中的前侧。其中,主动电路板固定连接底座2,滑杆3同样固定连接底座2并作垂直于底座2的竖向布置。在滑杆3上设置有滑块结构5,该滑块结构5外接有提手4,通过外力驱动提手4来带动滑块结构5在滑杆3外壁上下升降滑动。

参考图2至图5,所述的主控电路板8表面安装有电磁铁7和吸铁架71,吸铁架71的上端具有一架钩72,吸铁架71位于电磁铁7上方,当电磁铁7通电后,吸铁架71会在磁力作用下而被电磁铁7吸附或产生向电磁铁7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的电源启动开关为具有触片61的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位于滑块结构5的下方。所述的滑块结构5具有一触控件52和一钩台53,触控件52与钩台53是联动的,随着滑块结构5的上下滑移而同步滑移。当外力控制提手4下压到位后,滑块结构5的触控件52抵压住微动开关6的触片61,使得微动开关6闭合,从而发热组件与外部电源的电源能够导通,对机芯1内的面包烘烤;与此同时,滑块结构5的钩台53往下滑移至吸铁架71的架钩72下方,电磁铁7得电而吸附住吸铁架71,使得架钩72与钩台53钩紧定位。

实施例中,电源启动开关有且仅有一个,即为微动开关6,仅由微动开关6对发热组件10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相比于使用多个开关进行控制的结构来说,其结构和装配均简更单,而且控制方式亦能更简化。

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件52直接构成了触发机构。

参考图6,触发机构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触控件52以及上述实施例中并未描述的转换件58。当提手4下压到位后,触控件52会触发转换件58抵压微动开关6的触片61,使微动开关6闭合,从而将发热组件与外部电源导通。具体来说,转换件58包括大致为可绕轴转动的偏心凸轮以及连接偏心凸轮的掰手,偏心凸轮的外周面抵靠触片61,而掰手位于触控件52的下方并在触控件52的下移路径上,触控件52的下移会带动掰手与偏心凸轮的旋转,使得偏心凸轮压迫触片6,造成微动开关的闭合。

上述图6中的触发机构由于具有转换件58,可以减少触控件的位移行程和作用于触片的力度,起到保护微动开关的作用。

然而,触发机构不应仅局限于上述描述的触控件、转换件,只要是能够随着提手的下压而触发微动开关的触片,从而使得微动开关闭合的各种结构、方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7,在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微动开关6和电磁铁7分别电性连接在一MCU11上,MCU11电性连接有继电器81,继电器81连接在发热组件10的供电回路上。微动开关6被触发后,通过MCU11控制电磁铁7得电以及通过继电器81对发热组件10进行有效控制。

微动开关6至少具有两种安装固定的方式。

在图2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微动开关6直接连接固定在主控电路板8的前表面,主控电路板8竖立在滑块结构5下方并在滑杆3前方,微动开关6的触片61处于触控件52向下移动的路径上。

在并未图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动开关固定在底座2上而与主控电路板8是分离的,同样,触片61处于触控件52向下移动的路径上。

在上述微动开关两种固定方式的基础上,多士炉还包括呈竖向设置的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一端连接定位在机芯1上部,另一端连接滑块结构5。第一弹簧56通过拉伸后的弹性回复力对提手4下压的位置进行限制,也对电磁铁7失电后滑块结构5的上升提供复位力。

另外,不仅是上述的实施例中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弹簧56,在其他并未详细说明的可能存在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相同的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同样呈竖向设置一端,定位在机芯1上部,另一端连接滑块结构5。

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滑块结构5还可以包括一托架滑块54,用于连接伸入机芯1内的面包托架9,托架滑块54与提手4也是联动的。该托架滑块54配套有限位结构。具体来说,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框55和第二弹簧57。限位框55连接固定在滑杆3上,第二弹簧57位于限位框55内,其顶端连接限位框55顶部,底端连接托架滑块54,主要是对托架滑块54的下移进行限制定位。

以下对触发机构仅由触控件52构成的多士炉的工作过程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滑块结构5位于滑杆3的顶部,电磁铁7与吸铁架71分离,微动开关6的触片61处于弹出状态;

s1. 使用时,用户按下提手4,使得提手4带动滑块结构5向下滑移;

s2. 钩台53的底端具有一侧向的斜面,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该斜面接触到架钩72顶部的弧形面,并通过弧形面将架钩72向侧方向推开,使得钩台53能顺利进入架钩72下方的空间,如图4和图5所示;

s3. 继续参考图4和图5,在s2完成的瞬间或之后,触控件52抵压微动开关6的触片61,那么微动开关6闭合,电磁铁7磁性吸附吸铁架71,两者之间的磁力作用使架钩72的底端钩紧钩台53的顶部,与此同时,发热组件得电而开始面包烘烤;

s4. 烘烤完成后电磁铁7失电,与吸铁架71的磁力吸附消失,第一弹簧56的弹性回复力带动钩台53向上离开架钩72,触片61亦与触控件52分离,微动开关6打开,回复至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