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用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090阅读:2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人用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盲人使用的杯子。



背景技术:

对于盲人来说,在使用常规水杯时,由于无法直观看得知出杯中水量,更多的采用为用手掂量或者用嘴唇小心接触水才能知道,若杯中水温较烫的情况下,还容易发生烫伤现象;常规水杯给盲人的使用带来较大程度上的不便性,还存在着使用安全隐患性,无法达到有效、安全满足盲人的使用需要。现有技术中,少数技术方案如公开(公告)号CN2659278的实用新型解决了该问题,但仍然存在不方便判断杯内水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人用杯子,杯体外表面设有滑块,滑块可随杯内水位上升而自动对应上移,从而帮助提醒盲人判断杯内水位,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盲人用杯子,包括杯主体和空心杯勺,所述杯主体设有用于放置空心杯勺的杯勺室,所述杯勺室侧壁设有若干通水孔,当向杯子内注水时,水通过通水孔同时进入杯勺室,空心杯勺即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所述空心杯勺勺柄端部连有接线孔;所述杯主体外侧壁设有竖向卡槽,卡槽高度与杯主体高度相同,卡槽内设有可移动水位指示块,所述水位指示块和空心杯勺勺柄端部的接线孔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长 度和杯主体高度相同。

使用过程中,当杯子内未注水时,空心杯勺在重力作用下贴近杯子底壁,水位指示块在重力作用下也位于卡槽底部;当向杯子内注水时,水通过通水孔同时进入杯勺室,空心杯勺即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连接在空心杯勺勺柄端部的连接线拉动卡槽内的水位指示块向上运动,空心杯勺上浮距离和水位指示块向上运动等同,水位指示块的位置即为杯子内水面高度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指示块为凸形,顶部突出于卡槽外,方便盲人触摸后判断杯子内水面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指示块底部设有滚轮,更容易在卡槽内移动,灵敏度更高,指示更为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杯勺、水位指示块和滚轮均为轻质材料制成,灵敏度更高,指示更为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杯勺、水位指示块和滚轮均为中空结构,灵敏度更高,指示更为明显。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设有水位指示块,可以准确指示杯内水面位置;二是设有杯勺且和杯主体相连,方便盲人配合杯子使用,如泡奶等;三是设有杯勺室,杯勺室可以用于放置茶叶等固态泡腾物,不影响盲人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盲人用杯子,包括杯主体1和空心杯勺2,所述杯主体设有用于放置空心杯勺的杯勺室3,所述杯勺室3侧壁设有若干通水孔31,当向杯子内注水时,水通过通水孔同时进入杯勺室,空心杯勺2即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所述空心杯勺勺柄 端部连有接线孔;所述杯主体1外侧壁设有竖向卡槽,卡槽高度与杯主体高度相同,卡槽内设有可移动水位指示块21,所述水位指示块和空心杯勺勺柄端部的接线孔通过连接线22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长度和杯主体高度相同。所述空心杯勺、水位指示块和滚轮均为轻质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灵敏度更高。

使用过程中,当杯子内未注水时,空心杯勺2在重力作用下贴近杯子底壁,水位指示块21在重力作用下也位于卡槽底部;当向杯子内注水时,水通过通水孔31同时进入杯勺室3,空心杯勺2即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连接在空心杯勺勺柄端部的连接线22拉动卡槽内的水位指示块21向上运动,空心杯勺2上浮距离和水位指示块21向上运动等同,水位指示块21的位置即为杯子内水面高度位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设有水位指示块,可以准确指示杯内水面位置;二是设有杯勺且和杯主体相连,方便盲人配合杯子使用,如泡奶等;三是设有杯勺室,杯勺室可以用于放置茶叶等固态泡腾物,不影响盲人饮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