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豆的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96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豆的咖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制备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冲泡咖啡的磨豆的咖啡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很多磨豆的咖啡机虽然具有研磨咖啡颗粒、冲泡咖啡并过滤的功能,但是必须分别设置研磨装置和过滤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针对这种不足,市面上出现了具有研磨过滤装置的磨豆的咖啡机。这种磨豆的咖啡机可以研磨咖啡颗粒、冲泡咖啡并过滤咖啡液体,结构更加简单。这种磨豆的咖啡机的研磨过滤装置通常设有用于容纳咖啡颗粒和液体的腔体,腔体包括冲泡腔,冲泡腔侧部设置有过滤器,咖啡颗粒在腔体内被研磨并被冲泡和过滤。但是这种磨豆的咖啡机在研磨过程中,由于离心运动将咖啡粉甩起容易进入到出水口内部,过滤装置过滤时咖啡粉由于含油容易上浮进入到出水口内部,不易清洗,长时间不使用时容易变质,所以需要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较好的磨豆的咖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磨豆的咖啡机,包括主体、研磨过滤装置、水箱和加热装置,所述研磨过滤装置、水箱和加热装置设于主体内,其特征在于,研磨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液体和咖啡颗粒的腔体;用于研磨咖啡颗粒的研磨组件;与研磨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研磨组件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过滤腔体中的热水进入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所述腔体设有腔体开口,研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腔体内,所述腔体包括冲泡腔,冲泡腔设有冲泡腔开口,所述冲泡腔下部设有与所述冲泡腔连通的液体通道,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部分或全部位于冲泡腔上部,所述液体通道位于第二过滤器下部或侧部使得冲泡腔中的咖啡液体进入液体通道之前流经第二过滤器。咖啡液体由于重力更容易从被部分或全部位于冲泡腔底部的第二过滤器过滤,这有助于咖啡液体排出而避免咖啡残留在冲泡腔内。另外咖啡液体由于重力在冲泡腔内形成流向冲泡腔下部或侧部的液流,使得更容易从冲泡腔下部或侧部的第二过滤器排出,并且有助于位于冲泡腔的咖啡颗粒快速溶解以便形成浓度较高的咖啡液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刀片和刀轴,所述刀轴穿过冲泡腔底部,位于冲泡腔内的所述刀轴的一端连接刀片,位于冲泡腔外的所述刀轴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以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刀轴驱动刀片转动,以研磨冲泡腔中的咖啡颗粒。刀片转动能研磨咖啡颗粒,使咖啡颗粒从第一尺寸变为第二尺寸,其中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液体在进入冲泡腔与经研磨的咖啡颗粒(第二尺寸的咖啡颗粒)混合形成咖啡液体。另外,转动的刀片可以对咖啡液体进行搅拌,加速咖啡颗粒的溶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设置在第一盖体下方或下部;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一盖体一体设置,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一盖体分体设置,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冲泡腔定位连接,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二过滤器定位连接,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二过滤器一体设置开口向下;

所述加热装置的热水由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由上至下渗透到冲泡腔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后,再由第二过滤器流出到收集腔;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上部设置外围护边,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冲泡腔内壁组合成一个护边,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一盖体组合成一个护边,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二过滤器组合成一个护边;护边将热水截留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的渗漏部位向下进入冲泡腔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后,再由第二过滤器流出到收集腔;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将加热装置间歇喷出的热水冲击力吸纳后转换成缓流渗透到冲泡腔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将研磨组件粉碎咖啡颗粒时的咖啡粉或冲泡腔冲泡咖啡粉时的咖啡粉阻挡进入出水口内部。

由于咖啡机的研磨组件粉碎咖啡颗粒时产生咖啡粉尘,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将咖啡粉关闭在冲泡腔内部不外漏,所以咖啡粉尘不会甩到出水口内部。由于咖啡机的加热装置为间隙式冲泡咖啡粉方式,每次喷射出水后会快速回吸,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将咖啡粉关闭在冲泡腔内部不外漏,所以咖啡粉不会被回吸到出水口内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还包括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液体通道与冲泡腔连通使得已过滤的咖啡液体经液体通道流入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可以储存被过滤的咖啡液体。由于咖啡液体被过滤需要一定的时间,先流出冲泡腔的咖啡液体可能浓度较低,而后流出冲泡腔的咖啡液体由于有更多时间溶解咖啡颗粒,因此具有较高的浓度。浓度较低咖啡液体与浓度较高的液体在收集腔中混合可以得到浓度适宜的咖啡液体。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腔底部设有收集腔水阀,所述收集腔水阀用于控制收集腔的液体的排放。当人们需要咖啡时,可以打开收集腔水阀使咖啡液体从磨豆的咖啡机中流出以供人们享用,不需要咖啡时,可以关闭收集腔水阀使咖啡液体停止从磨豆的咖啡机中流出。这样使得咖啡不会被浪费。

更优选地,所述收集腔设置有用于过滤进入收集腔的液体的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被设置为使得进入收集腔的咖啡液体流到收集腔水阀之前流经第三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可以对咖啡液体进行第二次过滤,进一步去除咖啡液体中的残渣以得到口感更佳的咖啡。由于进入收集腔的咖啡液体已经被第二过滤器过滤,咖啡液体中的咖啡颗粒较小不易沉积在底部,因此第三过滤器可以不设置在收集腔底部。第三过滤器可以选择设置在使得进入收集腔的咖啡液体流到水阀之前流经第三过滤器的收集腔的任意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底面高于收集腔的内底面。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腔与冲泡腔并排设置。由于第二过滤器的底面高于收集腔的内底面,这两者之间的高度差有助于于液体流过过滤器进入所述收集腔。尽管本实施方式描述了收集腔与冲泡腔并排设置的方案,很明显,当收集腔位于冲泡腔底部时,液体能容易地流过过滤器进入所述收集腔,因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集腔也可以设置在冲泡腔下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第二过滤器不宜太薄,否则容易在清洗时被损坏。为了使第二过滤器经久耐用并且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第二过滤器的厚度适合设置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优选地,第二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5毫米之间,更优选地,第二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3毫米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过滤器类似,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优选地,第三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5毫米之间,更优选地,第三过滤器的厚度设置在0.1毫米至3毫米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磨豆的咖啡机还包括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冲泡腔设有与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端对应的冲泡腔通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冲泡腔通孔插入所述冲泡腔。所述导流装置可以将加热后的液体从加热装置引导至冲泡腔中用于冲泡咖啡。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液体加热后膨胀产生压力,使该液体进入第一导流通道并从第一导流通道第一端流至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并进入冲泡腔中。由于液体直接通过第一导流通道进入冲泡腔,假如所述磨豆的咖啡机具有用于覆盖所述主体开口的第一盖体,则第一盖体不需要像传统的磨豆的咖啡机一样与第一导流通道固定连接,从而也不会导致第一盖体至少有一端被固定而不能与主体完全分离。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设有主体开口,所述磨豆的咖啡机还包括导流装置以及用于覆盖所述主体开口的第一盖体,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和与第一导流通道可分离地连接的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加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分体式设置在第一盖体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以便向冲泡腔供应液体。由于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可分离,因此第一盖体可与主体分离,方便对第一盖体进行清洗。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接时,被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液体进入第一导流通道继而从进水口进入第二导流通道,并从出水口流出。由于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从出水口流出的液体流进所述冲泡腔。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设有主体开口,所述磨豆的咖啡机还包括导流装置以及用于覆盖所述主体开口的第一盖体,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和与第一导流通道可分离地连接的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加热装置连通,第二导流通道由第一盖体的部分或全部形成,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以便向冲泡腔供应液体。由于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可分离,因此第一盖体可与主体分离,方便对第一盖体进行清洗。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接时,被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液体进入第一导流通道继而从进水口进入第二导流通道,并从出水口流出。由于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从出水口流出的液体流进所述冲泡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设有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流体连通并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与所述进水口可分离地的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以便向冲泡腔供应液体,在这种方案中,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接时,从第一导流通道流出的液体直接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空腔并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最后进入所述冲泡腔。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可分离地与主体接合,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上盖体和第一下盖体,所述第一上盖体和第一下盖体接合使得第一上盖体和第一下盖体形成空腔,所述进水口和和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盖体。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还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管部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空腔流体连通并形成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管部的进水口可分离地的连接,所述第二管部的出水口位于与所述冲泡腔开口对应的位置以便向冲泡腔供应液体。这种方案中,当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连接时,从第一导流通道流出的液体依次进入第一管部,空腔和第二管部,最后从第二管部进入所述冲泡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磨豆的咖啡机还包括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设置在与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对应的位置,以在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分离时能够变形,阻挡液体喷出主体开口。如果在加热装置向导流装置供应已加热的液体的过程中将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分开,已加热的液体由于压力会从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向主体外部喷出,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为了消除这种安全隐患,设置阻挡装置是必要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装置为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第一端弹性设置在与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对应的位置,所述弹性组件第二端能绕所述弹性组件第一端弹性转动而变形。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可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第一端弹性设置在与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对应的位置,所述挡板第二端能绕所述挡板第一端弹性转动而变形。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挡板第一端可设置为与主体可转动的连接,挡板与主体之间设置弹簧。当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与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管部连接时,第一管部推动挡板使挡板第二端从第一位置(水平位置)绕挡板第一端移动至第二位置(竖直位置),当第一导流通道第一端与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管部分离时,弹簧提供弹力使挡板第二端从第二位置(竖直位置)绕挡板第一端移动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以便挡住从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流出的液体。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装置为弹性单件,所述弹性单件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切口,所述弹性单件受挤压能变形使得所述切口张开。将第一管部插入所述切口时,所述第一管部挤压所述弹性单件使切口张开以便第一管部穿过所述弹性单件与第一导流通道连接。当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与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管部分离时,所述第一管部抽离所述切口,切口闭合,因此阻挡液体喷出主体外。

优选地,为使第一管部更容易的穿过所述弹性单件,所述弹性单件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交叉的切口,所述弹性单件受挤压能变形使得所述切口张开。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套入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管部,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具有封闭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侧壁设有侧壁出水口,所述侧壁出水口与第一管部之间设有缝隙以便液体从所述侧壁出水口流入第二导流通道。当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与第一管部分离时,液体被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的顶部挡住,只能从侧壁的出水口喷出,由于侧壁的出水口并不朝向主体开口,因此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一管部分离时液体不会喷出主体外。

优选地,所述主体内部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分别与所述水箱上部和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使得在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分离时被阻挡装置阻挡的至少部分液体进入回流通道流至水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避免第一盖体与主体接合不牢固而脱落,所述第一盖体和/或主体设有固定元件用于将第一盖体固定于主体。进一步,所述第一盖体下侧还设有用于覆盖所述冲泡腔开口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第一盖体和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之间设有弹性件使得第一盖体固定于主体时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冲泡腔之间形成相对密封。当将第一盖体固定于主体时,弹性件被压缩产生弹力而使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压紧冲泡腔以在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冲泡腔之间形成相对密封,从而防止冲泡腔中的咖啡颗粒随蒸汽从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冲泡腔之间缝隙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设有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出水口对应的位置以便第二导流通道中液体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通孔流入冲泡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加热后的液体进入冲泡腔冲泡咖啡时,冲泡腔内会产生蒸汽,第二排气孔可以有助于将所述蒸汽排出冲泡腔,所述蒸汽进而通过第一排气孔排出主体外。

更优选地,为防止冲泡腔中的咖啡颗粒随蒸汽从所述第二排气孔逸出,所述第二排气孔直径小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豆的咖啡机的工作方法。

所述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入液体至水箱,加入咖啡颗粒至研磨过滤装置;b.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对咖啡颗粒进行研磨;c.水箱向加热装置输送液体,加热装置对所述液体进行加热,加热装置输送已加热的液体至研磨过滤装置,所述液体与研磨过滤装置中经研磨的咖啡颗粒混合形成咖啡液体;d.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对所述咖啡液体进行过滤;e.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将过滤后的咖啡液体排出。

进一步,步骤e包括开启液体通道水阀,咖啡液体从液体通道流出,关闭液体通道水阀,咖啡液体停止从液体通道流出。

进一步,d步骤进一步包括流入液体通道的咖啡液体流入收集腔;步骤e包括开启收集腔水阀,咖啡液体从收集腔流出,关闭收集腔水阀,咖啡液体停止从收集腔流出。

进一步,d步骤包括第三过滤器对所述收集腔的所述咖啡液体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第二过滤器部分或全部位于冲泡腔底部使得冲泡腔中的咖啡液体进入通道之前流经第二过滤器咖啡液体使由于重力更容易从被部分或全部位于冲泡腔底部的第二过滤器过滤。这有助于咖啡液体排出而避免咖啡残留在腔体内。另外咖啡液体由于重力在腔体内形成流向冲泡腔底部的液流,使得更容易从冲泡腔底部的第二过滤器排出,并且有助于位于冲泡腔的咖啡颗粒快速溶解以便形成浓度较高的咖啡液体。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第一盖体和磨豆的咖啡机主体可以完全分离,因此方便对磨豆的咖啡机进行清洗。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和冲泡腔能紧密接合形成相对密封,因此当使用磨豆的咖啡机冲泡咖啡时咖啡颗粒不会从咖啡冲泡腔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第一盖体与主体分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另一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图2中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主体与第一盖体完全分离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磨豆的咖啡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磨豆的咖啡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弹性单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弹性单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中显示第一管部和第一导流通道第二端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另一进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另一第一盖体与主体分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与第二过滤器一体设置开口向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14、图15、图16所示,包括主体1、研磨过滤装置、水箱2和加热装置3,所述研磨过滤装置、水箱2和加热装置3设于主体1内,其特征在于,研磨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液体和咖啡颗粒的腔体41;用于研磨咖啡颗粒的研磨组件;与研磨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研磨组件的驱动机构43;以及用于过滤腔体41中的热水进入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所述腔体41设有腔体开口,研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腔体41内,所述腔体41包括冲泡腔412,冲泡腔412设有冲泡腔开口416,所述冲泡腔412下部设有与所述冲泡腔412连通的液体通道411,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部分或全部位于冲泡腔412上部,所述液体通道411位于第二过滤器44下部或侧部或底部使得冲泡腔412中的咖啡液体进入液体通道411之前流经第二过滤器44。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设置在第一盖体6下方或下部;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一盖体6一体设置,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一盖体6分体设置,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定位连接,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二过滤器44定位连接,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二过滤器44一体设置开口向下6311;

所述加热装置3的热水由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由上至下渗透到冲泡腔412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后,再由第二过滤器44流出到收集腔413;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上部设置外围护边6310,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内壁组合成一个护边6310,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一盖体6组合成一个护边6310,或者,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二过滤器44组合成一个护边6310;护边6310将热水截留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的渗漏部位向下进入冲泡腔412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后,再由第二过滤器44流出到收集腔413;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将加热装置3间歇喷出的热水冲击力吸纳后转换成缓流渗透到冲泡腔412内部对咖啡粉冲泡溶解。

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将研磨组件粉碎咖啡颗粒时的咖啡粉或冲泡腔412冲泡咖啡粉时的咖啡粉阻挡进入出水口525内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41通过主体开口放置在主体1内并与主体1卡接,腔体41包括冲泡腔412和收集腔413,冲泡腔412底部设有与冲泡腔412和收集腔413连通的液体通道411,冲泡腔412顶部具有冲泡腔开口416,需要研磨的咖啡豆可以从该冲泡腔开口416放入冲泡腔412进行研磨。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刀片421和刀轴422,冲泡腔412设有装配孔用于安装刀轴422,刀轴422一端安装在冲泡腔412的内底部并与刀片421固定连接。所述刀轴422另一端从装配孔伸出冲泡腔412外并利用耦合接头组件与电机43连接。刀轴422位于装配孔套设有轴套423,轴套423与装配孔之间用密封圈424密封。如图2和3所示,冲泡腔412的下侧对应研磨组件设置有耦合接头组件,耦合接头组件由上耦合接头431和下耦合接头432组成。刀轴422与上耦合接头431相连,下耦合接头432套设于电机43的电机轴上,下耦合接头432与上耦合接头431接合。当启动电机43时,电机驱动刀轴422和刀片421转动,对冲泡腔的咖啡豆进行研磨,使其最终变成咖啡粉。在冲泡腔412内冲泡咖啡时,加热装置3可以为冲泡腔412提供热水,咖啡粉和热水混合形成咖啡液体,具体的冲泡的过程将在下文详述。

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器44为与冲泡腔412下部或侧部或底部形状相适应的环形或片形的第二过滤网44,该第二过滤网44环绕刀轴422并铺设在刀片421下侧的冲泡腔412的内底面上或侧部面上,第二过滤网44外周边缘设置有把手441以便清洗第二过滤网44前取出第二过滤网44。如上所述,冲泡腔412底部设有与所述冲泡腔412连通的液体通道411,因此在冲泡腔412内的咖啡液体由于重力流向液体通道411,这使得在冲泡腔412内的咖啡液体能容易地被位于冲泡腔412的内底面上的第二过滤网44过滤并流入液体通道411。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4、图8、图14和图15,如上所述,腔体41包括冲泡腔412和收集腔413。所述收集腔413通过液体通道411与冲泡腔412连通,被第二过滤网44过滤的咖啡液体经液体通道411流入收集腔413。所述收集腔413底部设有收集腔水阀414,所述收集腔水阀414用于控制收集腔413的咖啡液体的排放。为了对咖啡液体进一步过滤,所述收集腔413内设置有第三过滤器415,第三过滤器415竖立设置并在收集腔413内形成包围收集腔水阀414的围墙,该围墙的下部具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一盖体6底部与收集腔413内底面将第三过滤器415夹持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腔体41可以不包括收集腔413,冲泡腔412中的咖啡液体通过第二过滤网44直接液体通道411排出。根据需要在液体通道411上设置液体通道水阀以控制液体的排放。作为一种选择,也可以将第三过滤器设置在液体通道411内对咖啡液体进行再次过滤。

参见图1、图2、图4、图6、图14和图15,所述磨豆的咖啡机还包括所述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通道51和与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可分离地连接的第二导流通道52,第一导流通道51的第一端511与加热装置3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52的具有进水口524和出水口525,出水口525位于与冲泡腔开口416对应的位置以便向冲泡腔412供应热水。所述第一盖体6可分离的与主体开口接合,所述第一盖体6体包括第一上盖体61和第一下盖体62,第一上盖体61与第一下盖体62扣接。相互扣接的第一上盖体61和第一下盖体62之间形成所述空腔523。第一下盖体62向下延伸设置第一管部521和第二管部522,第一管部521和第二管部522分别与空腔523连通。进水口524和出水口525分别位于第一管部521和第二管部522的下端。当第一盖体6覆盖在主体1顶部时,第一管部521被插入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内与第一导流通道51连通。加热装置3位于水箱2下侧,加热装置3一端与水箱2连通,以便水从水箱流入加热装置3加热生成热水,加热装置3与水箱2连接处设有单向阀31以防止加热装置3的热水倒流回水箱。第一导流通道51第一端511与加热装置3的另一端连通,进入的加热装置3在加热水时形成压力推动热水流向第一导流通道51第一端511。热水沿第一导流通道51进入第二导流通道52,即依次即进入第一管部521,空腔523和第二管部522,最后进入冲泡腔412中与咖啡粉混合形成咖啡液体。本实施例中,为了加速咖啡粉溶解于热水中,第二管部522的出水口525处设有喷嘴(图未示出)以便液体通过冲喷嘴中喷射进入冲泡腔412。由于第一管部521与第一盖体6的空腔523连通,从主体1上取下第一盖体6时,第一管部521下端从第一导流通道51内抽离。这种操作在导流装置向冲泡腔412输送热水时可能导致危险,因为由第一导流通道51输送的热水由于水压会将直接喷出主体1外而导致使用者被烫伤。

为了防止上述安全隐患,如图1、图2、图5、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阻挡装置用于阻挡热水喷出主体1外,该阻挡装置为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包括挡板71和扭簧712。为了使被阻挡装置阻挡的至少部分热水可以回流至水箱2中,主体1内部设有回流通道21,回流通道21分别与水箱2上部和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连通。回流通道21垂直于第一导流通道51,其一端连通水箱2上部,另一端为封闭端。回流通道21上侧壁设有与主体开口连通的上开口211,其下侧壁设有与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连通的下开口212。所述扭簧712固定在回流通道21内,挡板71第一端与扭簧712连接,挡板71第二端为可以绕挡板71第一端移动的自由端。上开口211向下设有凸边213,所述凸边213略高于挡板71第一端。当第一盖体6未放置在主体开口上时,所述挡板71在弹力作用下抵顶凸边213处于第一位置使上开口211被封闭。当第二导流通道52的第一管部521插入上开口211与第一导流通道51连通时,第一管部512推动挡板71使其第一端从第一位置(水平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竖直位置)以便第一管部512与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连通。当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与第一管部521分离时,扭簧712提供弹力使挡板71第二端绕其第一端移动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从而关闭上开口211,因此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喷出的热水被挡板71挡住并通过回流通道21回流至水箱2。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盖体6下侧还设有用于与冲泡腔412盖合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第一盖体6和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之间设有弹性件633使得第一盖体6固定于主体1时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中部设有与第二管部522对应的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通孔631,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通过该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通孔631套设在第二管部52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633为弹簧633,该弹簧633套设在第二管部522上并位于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一盖体6底部之间。所述腔体开口向上凸设围壁101,所述围壁101伸出主体开口,第一盖体6侧部设有锁键611和锁扣621,该围壁101具有与锁扣621对应的扣位622,锁键661用于驱动锁扣621与扣位622扣合。使用时,把第一盖体6放置在主体开口上,按下锁键611使锁扣621缩进第一盖体6内部,把第一盖体6向主体1内部按压,第一盖体6底部伸入围壁101包围的空间,第一下盖体62外侧壁与围壁101的内壁接触,锁扣621伸入扣位622卡紧,第一盖体6因此被固定在主体上。另外,按压第一盖体6时,第一盖体6通过弹簧633推动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使其抵接冲泡腔开口416。第一盖体6被锁定在主体1上使弹簧633被压缩在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第一盖体6之间。被压缩的弹簧633提供弹力使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的开口紧密接合,因此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的开口形成相对密封,防止咖啡颗粒随冲泡腔412内的蒸汽从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与冲泡腔412的开口之间的缝隙逸出。

参见图1,图2、图7、图14和图15该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气孔632用于排放冲泡腔412中多余的蒸汽以避免在冲泡腔412形成高压,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632的直径约为0.5mm, 第二排气孔632细密的分布在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上使得第一过滤器或渗漏分洒器63的一部分形成网状结构以防止咖啡粉跟随从第二排气孔632中排出。第一盖体6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601。第一排气孔601与第二排气孔632之间连接有排气通道,冲泡腔412中的气体经过排气通道最终从第一排气孔601排出。

本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入水至水箱2中并加入咖啡豆至研磨过滤装置中;b.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将咖啡豆进行研磨以获得咖啡粉;c.水箱2向加热装置3输送水,加热装置3对水进行加热生成热水,加热装置3通过所述导流装置输送热水至研磨过滤装置,热水与研磨过滤装置中的咖啡粉混合形成咖啡液体;d.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对咖啡液体进行过滤;e.所述研磨过滤装置将过滤后的咖啡液体排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启动电机43,电机43驱动刀轴422和刀片421转动,刀片421对咖啡豆进行研磨;步骤a包括咖啡豆被加入至冲泡腔412;步骤b包括启动电机43,电机43驱动通过刀轴422驱动刀片421转动,刀片421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以获得咖啡粉;c步骤包括热水与冲泡腔412中的咖啡粉混合,咖啡粉溶解于热水形成咖啡液体;d步骤包括第二过滤器44对咖啡液体进行过滤,被过滤的咖啡液体流入液体通道411。

在这个实施例中,d步骤进一步包括流入液体通道411的咖啡液体流入收集腔413;步骤e包括开启收集腔水阀414,咖啡液体从收集腔413流出,关闭收集腔水阀414,咖啡液体停止从收集腔413流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d步骤进一步包括第三过滤器415对所述收集腔413的咖啡液体进行过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导流装置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导流装置类似于图2所示,但是其不具有第二导流通道52,本实施例的磨豆的咖啡机的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通道51,第一导流通道51的第一端511与加热装置3连通,所述冲泡腔412设有与第一导流通道51的第二端512对应的冲泡腔通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的第二端512通过所述冲泡腔通孔插入所述冲泡腔4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阻挡装置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磨豆的咖啡机的整体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磨豆的咖啡机类似。如图9至11所示,阻挡装置为一固定在上开口211的片状的弹性单件72,所述弹性单件72横截面为圆形,与对应上开口211形状相对应。所述变形件72中部设有一个切口。弹性单件72的圆周上设有凸壁722,凸壁722围绕凸边213贴紧并固定在凸边213的外侧壁上。当第二导流通道52的第一管部521插入上开口211时,弹性单件72的切口721被第一管部521撑开,第二导流通道52的第一管部521因此能穿过弹性单件72的切口721插入第二导流通道52内。当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与第一管部521分离时,被撑开的切口721随着第一管部521从弹性单件72的切口721抽出而闭合。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喷出的热水因此被切口721闭合的弹性单件72阻挡而沿回流通道21回流至水箱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大体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弹性单件72的切口721的数目和相对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磨豆的咖啡机的整体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磨豆的咖啡机类似。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单件72中部设有两个相互交叉的切口721。弹性单件72与上开口211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第一管部521与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结构不同以及其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磨豆的咖啡机的整体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磨豆的咖啡机类似。如图13所示,第一管部521的下端具有第二导流通道的进水口524,进水口524的直径小于第一管部521的直径,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第一端512从该进水口524插入第二导流通道52的第一管部52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具有封闭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流通道51第二端512侧壁设有侧壁出水口514,所述侧壁出水口514与第二导流通道52之间设有缝隙以便热水从所述侧壁出水口514流入第二导流通道5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