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矫正坐姿的可调式颈椎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70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矫正坐姿的可调式颈椎支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支撑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可矫正坐姿的可调式颈椎支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由于劳动强度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长期伏案办公人员,由于工作时久坐容易导致坐姿不当,日积月累造成颈肩部酸痛僵硬,严重者则出现颈椎病。现有的坐姿矫正仪主要针对儿童,没有针对成年人的坐姿矫正仪;同时现有的矫正仪存在诸多缺陷,如部件结构复杂,使用时需要临时安装,不使用时需要拆卸;对安装桌面的厚度、形状等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所有桌面,适用范围小;下巴托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顶面为平面设计,不能更好地贴合下颌部;下巴托材质偏硬,无衬垫,舒适性能较差,长期使用增加不适感,且不透气;下巴托位置固定,不可旋转,长时间使用使颈部完全固定于一个位置;支撑杆可以前倾,但前倾会增加颈椎前屈,加速颈椎退变,同时缩短眼睛与桌面或电脑的距离,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现有的颈椎固定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患者,主要包括前托和后托。前托和后托位置固定,不可调节方向,完全限制颈椎转动;而且前后托高度固定,不可调节高度,由于患者的颈部高度各不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颈部高度的患者,容易出现颈部不适等症状;为了增强固定效果,前托通常采用硬质材料,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长时间佩戴不舒适、不透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矫正坐姿的可调式颈椎支撑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作为坐姿矫正仪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底座不需要拆卸,直接通过底座吸盘吸附固定于桌面;而且能作为颈托使用,可以通过高度调节杆调整高度,适用于不同颈部长度的使用者,且下颌托内设有衬垫,舒适度高,下颌托亦可适当左右旋转,从而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酸痛。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坐姿矫正仪和颈托两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矫正坐姿的可调式颈椎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托、支撑杆和底座,所述下颌托的顶面设有衬垫,所述衬垫通过自粘扣与所述下颌托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下颌托的底部相连,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杆为高度升降调节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上下高度的调节手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吸盘。

所述高度升降调节杆为伸缩杆或手动螺杆升降器。

所述转轴上设有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角度限位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限位外壳、设置在转轴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外壳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外壳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转轴的顶部与所述下颌托的底部相连固定,所述转轴在所述限位外壳中的旋转角度为0度~180度。

所述吸盘的底面呈椭圆形或圆形,所述吸盘为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坐姿矫正仪和颈托二种产品的功能于一身,作为坐姿矫正仪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拆卸,适用于任何材质的桌面的优点;作为颈托使用,具有调节装置而可调节高度,适用于不同颈部长度的使用者,且下颌托内设有衬垫,舒适度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主要是用于办公或流水线等低头族工作者和需要颈椎保健者,避免长时间低头导致颈椎退行性变而加速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本实用新型在防止颈椎前屈的同时,并没有完全限制颈椎的正常活动,而是通过转轴允许使用者的颈椎有一定的旋转度,从而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达到适当放松颈部肌肉的目的。尤其是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等伏案工作者,常依靠自身的一只手支撑下颌,本实用新型可解放使用者的一只手,使使用者依靠外力支撑头颈部,缓解头部对颈椎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使用;通过所述下颌托托住患者头部,支撑杆承受使用者头部的重力,减轻头部重量施加给颈椎的压力;所述支撑杆可调节上下高度,适用于不同颈部高度的使用者,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使用范围广;通过支撑杆与转轴之间的配合,使得下颌托可沿支撑杆的轴线向两侧旋转,使使用者颈部肌肉不会长时间僵持在一个姿势,从而达到适当放松颈部肌肉的目的;支撑杆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防止支撑杆前后发生倾斜,有效限制使用者颈椎的屈曲运动,更好地维持颈椎中立位姿势,保护颈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底座底部的吸盘可吸附固定在桌面上,适用于多种不同表面的桌子,不受桌子的厚度限制;所述衬垫通过自粘扣与下颌托顶部相连,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更换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轴与角度限位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颌托;2、支撑杆;3、底座;4、衬垫;5、转轴;6、调节手柄;7、吸盘;8、限位外壳;9、限位块;10、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颌托1、支撑杆2、底座3,所述下颌托1的顶面设有衬垫4,所述衬垫4的底面通过自粘扣与所述下颌托1的顶面相连;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通过转轴5与所述下颌托1的底部相连,所述转轴5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2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杆2为高度升降调节杆,图1中所述高度升降调节杆为伸缩杆,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2上下高度的调节手柄6;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3相连,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吸盘7的底面呈圆形。

所述转轴5上设有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角度限位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顶部的限位外壳8、设置在转轴5上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外壳8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块9相配合的限位凹槽10,所述限位外壳8套接在所述转轴5上,所述限位块9位于所述限位凹槽10内,所述转轴5的顶部与所述下颌托1的底部相连固定,所述转轴5在所述限位外壳8中的旋转角度为0度~180度。

实施例一:

根据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同的是,所述高度升降调节杆为手动螺杆升降器,所述支撑杆2的中下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2上下高度的调节手柄6,通过所述手动螺杆升降器使得支撑杆2的调节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实现微调,其余结构如上所述。

实施例二:

根据图4,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吸盘7的底面呈椭圆形,占用空间小,所述吸盘7为真空吸盘。所述支撑杆2为外部呈方形管的手动螺杆升降器,其余结构如上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