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70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源总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主要适用于解决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背景技术: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车辆须设置手动、电动电源总开关的要求,但现有的机械式、电磁式电源总开关都是单独的总成,若需要同时安装,则必须安装两个独立的总成,不仅体积大、安装费事,而且机械式开关与电磁式开关之间还需要一根粗电源线进行连接,这样无形中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04716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3月11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包括手柄和壳体,壳体包括上盖、底座以及安装腔,手柄连接有推杆,上盖设有可供推杆轴向移动的通道,通道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中设有触点组件,触点组件包括动触板、动触点和静触点,推杆位于安装腔中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底座上开设有气密性检测孔,底座上设有静触板,静触点安装在静触板背离气密性检测孔的一侧。虽然该实用新型便于产品批量检测气密性,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推杆伸入安装腔中的一端通过连接套与动触板连接,连接套的边缘延伸有与动触板贴合固接的沿边,连接套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中嵌设有倒T型的弹簧座,弹簧一端嵌设于弹簧座上,弹簧另一端抵接着推杆径向延伸形成的延伸片上,使得本设计结构较复杂,同时,本设计仅包括机械式开关,使得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包括机械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手柄、壳体、主触点螺栓,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推杆,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外壳与盖板,所述主触点螺栓穿经盖板后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还包括电磁驱动部分,所述电磁驱动部分与主触点螺栓相连接;

所述外壳与盖板构成的安装腔内设置有触点支架、导电板、一号弹簧,所述推杆与触点支架相连接,触点支架与导电板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的一端与盖板相连接,一号弹簧的另一端穿经导电板后与触点支架相连接。

所述电磁驱动部分包括电磁开关本体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一号接头、二号接头,所述主触点螺栓包括一号主触点螺栓与二号主触点螺栓,所述一号主触点螺栓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号主触点螺栓与一号接头相连接,所述二号接头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电磁驱动部分还包括与电磁开关本体相连接的三号接头、四号接头,所述一号接头与点火开关的一端电连接,点火开关的另一端与四号接头电连接,所述二号接头分别与电器、车辆附件电连接后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三号接头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外壳与触点支架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面与触点支架相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钢球,钢球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钢球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活动板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钢球对应的凹槽。

所述机械部分还包括副触点导电板、导电杆、副触点螺栓,所述副触点导电板位于触点支架与导电板之间,副触点导电板的一端通过二号弹簧与触点支架相接触,副触点导电板的另一端与导电板相连接,所述副触点螺栓的一端穿经盖板后通过螺母固定,副触点螺栓的另一端与导电杆的一端相连接,导电杆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导电板、副触点导电板后与触点支架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套设在导电杆的外周面上,所述副触点螺栓与尿素液回收泵的一端电连接,尿素液回收泵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机械部分还包括支架与手柄固定板,所述手柄通过手柄固定板安装在支架的一端面上,所述电磁驱动部分安装在支架的另一端面上,所述推杆的一端依次穿经支架、手柄固定板后与手柄相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经外壳后与触点支架相连接,推杆上位于支架与外壳之间的部位套设有推杆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中电源总开关包括机械部分与电磁驱动部分,且机械部分的输出端与电磁驱动部分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减少了分体结构的连接导线,不仅集机械式、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于一体,提高了可靠性能,而且体积小、安装简便,同时,外壳与盖板构成的安装腔内设置有触点支架、导电板、一号弹簧,一号弹簧的一端与盖板相连接,一号弹簧的另一端穿经导电板后与触点支架相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安装简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体积小、安装简便。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中整车电源由机械部分控制,电磁驱动部分由点火开关控制,车辆的电器、车辆附件等由电磁驱动部分控制,这样的设计不仅可靠性高,而且操作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靠性高,而且操作方便。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中外壳与触点支架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钢球,外壳上设置有与钢球对应的凹槽,确保动触点上下运动时与静触点保持平稳和大面积接触,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4、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中机械部分还包括副触点导电板、导电杆、副触点螺栓,副触点螺栓与尿素液回收泵的一端电连接,尿素液回收泵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通过增设一组副触点来控制尿素液回收泵,这样的设计节约资源,且实用性强。因此,本实用新型节约资源,且实用性强。

5、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中机械部分、电磁驱动部分均固定在支架上,且手柄通过手柄固定板安装在支架上,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性好;推杆上位于支架与外壳之间的部位套设有推杆套,提高了本设计的密封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性好、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机械部分1、手柄11、手柄固定板111、推杆112、推杆套113、壳体12、外壳121、盖板122、凹槽123、主触点螺栓13、一号主触点螺栓131、二号主触点螺栓132、触点支架14、导电板15、副触点导电板16、二号弹簧161、导电杆162、副触点螺栓163、活动板17、钢球171、一号弹簧18、支架19、电磁驱动部分2、电磁开关本体21、一号接头22、二号接头23、三号接头24、四号接头25、蓄电池3、点火开关4、尿素液回收泵5、电器6、车辆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包括机械部分1,所述机械部分1包括手柄11、壳体12、主触点螺栓13,所述手柄11上连接有推杆112,所述壳体12包括相连接的外壳121与盖板122,所述主触点螺栓13穿经盖板122后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还包括电磁驱动部分2,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与主触点螺栓13相连接;

所述外壳121与盖板122构成的安装腔内设置有触点支架14、导电板15、一号弹簧18,所述推杆112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触点支架14与导电板15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8的一端与盖板122相连接,一号弹簧18的另一端穿经导电板15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

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包括电磁开关本体21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一号接头22、二号接头23,所述主触点螺栓13包括一号主触点螺栓131与二号主触点螺栓132,所述一号主触点螺栓131与蓄电池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号主触点螺栓132与一号接头22相连接,所述二号接头23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还包括与电磁开关本体21相连接的三号接头24、四号接头25,所述一号接头22与点火开关4的一端电连接,点火开关4的另一端与四号接头25电连接,所述二号接头23分别与电器6、车辆附件7电连接后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三号接头24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外壳121与触点支架14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一端面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活动板17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钢球171,钢球171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钢球171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活动板17上,所述外壳121上设置有与钢球171对应的凹槽123。

所述机械部分1还包括副触点导电板16、导电杆162、副触点螺栓163,所述副触点导电板16位于触点支架14与导电板15之间,副触点导电板16的一端通过二号弹簧161与触点支架14相接触,副触点导电板16的另一端与导电板15相连接,所述副触点螺栓163的一端穿经盖板122后通过螺母固定,副触点螺栓163的另一端与导电杆162的一端相连接,导电杆162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导电板15、副触点导电板16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8套设在导电杆162的外周面上,所述副触点螺栓163与尿素液回收泵5的一端电连接,尿素液回收泵5的另一端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机械部分1还包括支架19与手柄固定板111,所述手柄11通过手柄固定板111安装在支架19的一端面上,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安装在支架19的另一端面上,所述推杆112的一端依次穿经支架19、手柄固定板111后与手柄11相连接,推杆112的另一端穿经外壳121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推杆112上位于支架19与外壳121之间的部位套设有推杆套113。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满足GB7258-2012对车辆须设置手动、电动电源总开关的要求,具有功能可靠、结构合理、体积小、安装方便的优点,能广泛应用在汽车等机动车领域,在同类产品的基础上,较佳的实现了实用性、可靠性、集成性和节约性;将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式布置,机械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磁式开关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减少了分体结构的连接导线,使整车的布线更加简单、美观,同时大幅度减少占用体积,其中,机械式电源总开关控制整车电源,安全可靠,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由点火开关控制,操作方便;同时,该设计从整体结构上强化了密封设计,防护性能达IP67防护要求,相对原有的手动、电动电源总开关,解决了因使用条件恶劣引起的受潮,锈蚀造成短路,短路导致早期失效的问题。

所述三个钢珠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活动板上(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平面,因为它是唯一的,所以此平面是独立的、稳定的,本设计根据这一原理,将三个钢珠设置在同一平面呈120度),由推杆带动动触点上下平行运动,确保动触点上下运动时与静触点保持平行,触点压力均匀,稳定彻底消除了现有手动开关两点式结构所导致的动静触点点接触、接触瞬间跳动的缺陷;本设计增设一组副触点,可控制其它负载,如尿素液回收泵,驾驶员停车后,关掉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利用驾驶员下车关手动电源开关的时间差,将尿素液回收到尿素液罐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机械式、电磁式一体布置式的电源总开关,包括机械部分1、电磁驱动部分2,所述机械部分1包括手柄11、壳体12、主触点螺栓13、支架19,所述手柄11通过手柄固定板111安装在支架19的一端面上,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安装在支架19的另一端面上,所述手柄11上连接有推杆112,所述壳体12包括相连接的外壳121与盖板122,所述外壳121与盖板122构成的安装腔内设置有触点支架14、导电板15、一号弹簧18,触点支架14与导电板15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8的一端与盖板122相连接,一号弹簧18的另一端穿经导电板15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所述主触点螺栓13穿经盖板122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推杆112的一端依次穿经支架19、手柄固定板111后与手柄11相连接,推杆112的另一端穿经外壳121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推杆112上位于支架19与外壳121之间的部位套设有推杆套113;所述电磁驱动部分2包括电磁开关本体21以及与其相连接的一号接头22、二号接头23、三号接头24、四号接头25,所述主触点螺栓13包括一号主触点螺栓131与二号主触点螺栓132,所述一号主触点螺栓131与蓄电池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号主触点螺栓132与一号接头22相连接,所述二号接头23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一号接头22与点火开关4的一端电连接,点火开关4的另一端与四号接头25电连接,所述二号接头23分别与电器6、车辆附件7电连接后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三号接头24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1、图2,所述外壳121与触点支架14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一端面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活动板17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钢球171,钢球171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钢球171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活动板17上,所述外壳121上设置有与钢球171对应的凹槽123。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1至图3,所述机械部分1还包括副触点导电板16、导电杆162、副触点螺栓163,所述副触点导电板16位于触点支架14与导电板15之间,副触点导电板16的一端通过二号弹簧161与触点支架14相接触,副触点导电板16的另一端与导电板15相连接,所述副触点螺栓163的一端穿经盖板122后通过螺母固定,副触点螺栓163的另一端与导电杆162的一端相连接,导电杆162的另一端依次穿经导电板15、副触点导电板16后与触点支架14相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8套设在导电杆162的外周面上,所述副触点螺栓163与尿素液回收泵5的一端电连接,尿素液回收泵5的另一端与蓄电池3的负极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