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扰流粉碎刀组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料理机的杯体内设置有粉碎刀组,通过粉碎刀组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粉碎。
但是,粉碎刀组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杯体内的食材运动,使得杯体内的食物具有与粉碎刀组的转动方向相同的运动的趋势,不便于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扰流粉碎刀组及具有其的料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机的粉碎刀组不便于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扰流粉碎刀组,包括:刀座;刀轴,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刀座上,且刀轴具有凸出于刀座的安装段;刀片,刀片固定安装在安装段的第一位置处;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包括安装部和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扰流爪,扰流结构通过安装部安装在安装段的第二位置处,且第二位置到刀座的距离小于第一位置到刀座的距离。
进一步地,安装部为底盘,扰流爪为设置在底盘边缘的长条块。
进一步地,长条块为梯形块、长方形块或三角形块。
进一步地,底盘为圆盘,长条块为多个,多个长条块沿圆盘的外周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长条块垂直或倾斜于底盘。
进一步地,长条块所在的平面与刀片的旋转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底盘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L≤100mm。
进一步地,底盘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L≤20mm。
进一步地,扰流结构与刀轴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底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扰流结构通过安装孔套设在刀轴上。
进一步地,底盘上设置有限位翻边、限位套或限位块,限位翻边、限位套和限位块位于底盘和刀片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段上设置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设置有卡簧,底盘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环形卡槽内,卡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底盘和环形卡槽的槽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料理机,包括扰流粉碎刀组和杯体,扰流粉碎刀组安装在杯体的底部,扰流粉碎刀组为上述的扰流粉碎刀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扰流粉碎刀组具有扰流结构,当扰流粉碎刀组工作时,刀轴在电机的带动下在刀座上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刀轴上的刀片转动以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粉碎。在刀片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粉碎的过程中,扰流结构上的扰流爪会对杯体内的食材、尤其是刀片外周的食材施加阻力,扰乱杯体内的食材的运动或流动趋势,便于刀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提高料理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扰流结构,可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充分搅拌,能够进一步加快杯体内的食材的粉碎速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分解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的扰流粉碎刀组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的扰流粉碎刀组的剖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的扰流粉碎刀组的剖视图;以及
图6至图12依次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扰流结构的7种优选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刀座;20、刀轴;21、安装段;22、环形卡槽;30、刀片;40、扰流结构;41、安装部;42、扰流爪;43、安装孔;45、限位翻边;46、限位套;50、杯体;60、机座;70、电机;80、杯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理机。
本实施例中的料理机包括机座60、杯体50、杯座组件80、电机70以及扰流粉碎刀组。其中,杯座组件80安装在机座60上,电机70安装在机座60内,杯体50安装在杯座组件80上,扰流粉碎刀组安装在杯体50的底部,并通过密封结构(图中未示出)进行密封。
工作时,电机70与扰流粉碎刀组驱动连接,驱动扰流粉碎刀组在杯体50的底部转动,进而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粉碎。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料理机还可以设置加热装置等结构,当需要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时,可以通过安装在机座60内的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而无需将杯体50移动至其他加热设备上,结构简单,便于用户使用。
为了便于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提高本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扰流粉碎刀组。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扰流粉碎刀组包括:刀座10、刀轴20、刀片30以及扰流结构40。
其中,刀轴20可转动地安装在刀座10上,且刀轴20具有凸出于刀座10的安装段21;刀片30固定安装在安装段21的第一位置处;扰流结构40包括安装部41设置在安装部41上的扰流爪42,扰流结构40通过安装部41安装在安装段21的第二位置处,且第二位置到刀座10的距离小于第一位置到刀座10的距离。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扰流粉碎刀组具有扰流结构40,当扰流粉碎刀组工作时,刀轴20在电机70的带动下在刀座10上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刀轴20上的刀片30转动以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粉碎。在刀片30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粉碎的过程中,扰流结构40上的扰流爪42会对杯体50内的食材、尤其是刀片30外周的食材施加阻力,扰乱杯体50内的食材的运动或流动趋势,便于刀片30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提高料理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扰流结构40,可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充分搅拌,能够进一步加快杯体50内的食材的粉碎速度。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41为底盘,扰流爪42为设置在底盘边缘的长条块。当电机70驱动刀片30转动时,长条块会对杯体50内的食材施加阻力,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扰流,便于刀片30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长条块可以是梯形块(参见图9所示)、长方形块(参见图6、图10所示)、三角形块或其他四边形块(参见图7、图11所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长条块还可以是顶端呈圆弧形结构的长条块(参见8所示)。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或结合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间。
结合图6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底盘为圆盘,长条块为多个,多个长条块沿圆盘的外周间隔布置,便于对刀片30周围的食材进行充分扰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长条块可以垂直于底盘(参见图6、图8、图9、图10所示),也可以倾斜于底盘(参见图7和图11所示),倾斜设置时,长条块可以向内倾斜也可以向外倾斜。
参见图12所示,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刀片30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的长条块所在的平面与刀片30的旋转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本实施例中的刀片30与长条块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是指刀片30转动的周向的切线方向与长条块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扰流结构40的底盘与刀片30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0<L≤100mm。优选为0<L≤20mm,例如5mm、10mm以及15mm等,便于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扰流,进而便于刀片30对杯体50内的食材进行切削。
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结构40与刀轴20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例如锁扣等结构将扰流结构40固定在刀轴20上。
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41上设置有安装孔43,扰流结构40通过安装孔43套设在刀轴20上,然后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等固定在刀轴20上。
例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底盘上设置限位翻边45,该限位翻边45位于底盘和刀片30之间,当将本实施例的扰流粉碎组件安装在杯体50上时,扰流结构40被限位翻边45支撑限定在刀座10和刀片30之间,防止扰流结构40上下窜动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刀片30和底盘之间的距离。
例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底盘上设置限位套46,该限位套46位于底盘和刀片30之间,当将本实施例的扰流粉碎组件安装在杯体50上时,扰流结构40被限位套46支撑限定在刀座10和刀片30之间,防止扰流结构40上下窜动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刀片30和底盘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限位套46用限位块、限位柱等替换。
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安装段21上设置环形卡槽22,该环形卡槽22内设置有卡簧(图中未示出),安装时,底盘通过安装孔43套设在环形卡槽22内,卡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底盘和环形卡槽22的槽壁上,进而将底盘限定在环形卡槽22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料理机工作时,机座内的电机带动杯体内的扰流粉碎刀组中的刀片转动,然后通过扰流结构及其上的凹槽、通孔、扰流筋等结构进行扰流,便于刀片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快速粉碎,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