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盖,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瓶或水杯在使用时,由于杯盖或者瓶盖缺乏方便的过滤设备,因此,带来很大的饮用不便,而现有的一些简单的杯盖或者瓶盖过滤装置在使用时,过滤效果较差,且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该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过滤隔渣效果好,清洗方便,将塑胶过滤内杯取出,盖上过滤内杯盖,可以当K-CUP直接在K-CUP咖啡机上使用,另外还可以单独使用过滤杯过滤其它茶叶或咖啡之内的产品,本产品密封软胶块、过滤盖、密封圈和连接软胶圈均由食品级原料制成,适合广泛推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包括塑胶过滤内杯、过滤盖盖体和过滤内杯盖,所述过滤盖盖体底部连接连接软胶圈,所述塑胶过滤内杯与过滤盖盖体连接且所述连接软胶圈设置在塑胶过滤内杯外围,所述塑胶过滤内杯外侧设有杯盖过滤内杯五金过滤网以及杯盖过滤内杯五金过滤网底部固定连接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所述过滤盖盖体表层设有出水口以及出水口外侧固定连接出水口密封盖,所述出水口密封盖底部连接有与出水口对应的密封软胶块,所述塑胶过滤内杯与过滤盖盖体之间设有过滤盖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为304不锈钢网片。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盖盖体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过滤内杯盖可与塑胶过滤内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软胶块二次注塑在出水口密封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过滤隔渣效果好,塑胶过滤内杯和过滤盖盖体能够实现可拆卸装配,清洗方便,且过滤盖密封圈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隔渣效果,此多功能过滤水杯盖与保温瓶或杯子配套使用时,只要往保温瓶或杯子加入咖啡粉或其它可冲泡的食物再注入适量的开水,盖上此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然后打开出水口密封盖就可以喝到已过滤好的咖啡或茶水,将塑胶过滤内杯取出,盖上过滤内杯盖,等同于K-CUP过滤杯,装好咖啡粉可以直接在K-CUP咖啡机上冲泡,达到过滤的效果,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的使用功能性,通过设置出水口密封盖以及密封软胶块,能够保证水杯盖的出水端密封效果,进气孔更加便于杯体内液体的流出顺畅,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内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的过滤内杯盖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的塑胶过滤内杯剖面图。
图中:1、杯盖过滤内杯五金过滤网;2、塑胶过滤内杯;3、过滤盖密封圈;4、过滤盖盖体;5、密封软胶块;6、出水口密封盖;7、过滤内杯盖;8、进气孔;9、出水口;10、连接软胶圈;11、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包括塑胶过滤内杯2、过滤盖盖体4和过滤内杯盖7,所述过滤盖盖体4底部连接连接软胶圈10,所述塑胶过滤内杯2与过滤盖盖体4连接且所述连接软胶圈10设置在塑胶过滤内杯2外围,所述塑胶过滤内杯2外侧设有杯盖过滤内杯五金过滤网1以及杯盖过滤内杯五金过滤网1底部固定连接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11,所述过滤盖盖体4表层设有出水口9以及出水口9外侧固定连接出水口密封盖6,所述出水口密封盖6底部连接有与出水口9对应的密封软胶块5,所述塑胶过滤内杯2与过滤盖盖体4之间设有过滤盖密封圈3。
其中,所述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11为304不锈钢网片。保证水杯盖的过滤隔渣效果。
其中,所述过滤盖盖体4上设有进气孔8,所述过滤内杯盖7可与塑胶过滤内杯2连接。进气孔8便于杯子内液体的流出顺畅。
其中,所述密封软胶块5二次注塑在出水口密封盖6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工作时,将过滤盖密封圈3装配在过滤盖盖体4里面之后,装配连接具有内瓶过滤器五金过滤网11的塑胶过滤内杯2,将具有密封软胶块5的出水密封盖6装配在过滤盖盖体4上,然后即可进行对该过滤水杯盖的使用,在此过程中,可将塑胶过滤内杯2取出,盖上过滤内杯盖7,等同于K-CUP过滤杯,装好咖啡粉可以直接在K-CUP咖啡机上冲泡,达到过滤的效果,使用方便,保证该一种多功能过滤水杯盖的使用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