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组合书架,属家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尽管当今世界互联网和电子书已很普及,但对于爱学习、渴求知识的人来说,阅读和藏书仍是一种好办法、好习惯。小户型居家办公族在有限空间内除了必要的办公桌椅、卧具外,就很难再拥有书架了,买的书要么堆放在椅子、床头,要么用纸箱收藏,有的在墙上钉一些横板当书架,使本来就拥挤的空间更显得杂乱无章,需要时找书也很麻烦,不仅影响工作,久而久之还会消磨掉阅读的兴趣。因此,研发一款针对小户型居家办公族阅读需求,不仅可大量藏书,而且可作卧具,占用空间少,布置灵活方便的多功能书架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藏书多,占用空间少,兼具卧具功能,布置灵活方便,满足小户型居家办公族阅读需求的新型组合书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新型组合书架由柜体、书架和床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柜体一侧通过转轴安装连接有书架,书架底部对称安装有滚轮;柜体内装置有床体,床体上安装有床板和床垫,床体隐藏在书架后,床体的一条边上对称、隐蔽安装有滚轮,床体底部安装有可折叠床脚;书架由办公桌板、矩形书格、弧形书格组成;书架中间制作有多个矩形书格,矩形书格两边对称制作有弧形书格;书架下部通过铰链安装有桌板,桌板背面安装有桌腿。
所述的书架通过转轴可做360°轴向旋转开合,书架通过转轴既可以安装在柜体的左侧也可以安装在柜体的右侧。
所述的弧形书格保证书架开合时不会卡住柜体。
所述的桌板通过书架和桌腿支撑构成办公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新型组合书架通过将书架与床体组合成一体及书架下部安装的桌板实现藏书、睡觉、办公的多种功能,书架与床体的转换操作轻松方便,整体占用空间小,达到办公、休息和阅读的完美结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书架两边对称制作的弧形书格,保证开合书架时,书架不会卡住柜体。床体一条边上安装滚轮使得放置或使用床体灵活方便。完善解决了现有分立式书架、床和办公桌占用空间大,导致小户型居家办公族只能根据有限空间舍弃书架,随处堆放图书,需要时找寻困难,既耽误工作和阅读,又影响房内整体布置的整洁美观,难以满足小户型居家办公族对阅读和藏书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组合书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组合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组合书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组合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书架,3、床体, 201、矩形书格,202、弧形书格,203、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新型组合书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新型组合书架由柜体1、书架2和床体3构成,柜体1开口一侧通过转轴4安装连接有书架2,书架2底部对称安装有滚轮;柜体1内装置有床体3,床体3上安装有床板和床垫,床体3隐藏在书架2后面;床体3的一条边上对称、隐蔽安装有滚轮,床体3背部安装有可折叠床脚;书架2由矩形书格201、弧形书格202、桌板203组成;书架2中间制作有多个矩形书格201,矩形书格201两边对称制作有弧形书格202;书架2下部的矩形书格201通过铰链安装有桌板203,桌板203背面通过铰链安装有桌腿。
所述的书架2通过转轴可做360°轴向旋转开合,书架2通过转轴既可以安装在柜体1的左侧也可以安装在柜体1的右侧。书架2与柜体1合闭时可作柜门,打开时方便取出床体3。
所述的弧形书格202保证书架2开合时不会卡住柜体1。
所述的桌板203通过书架2和两条可伸缩桌腿支撑构成办公桌;通过铰链收拢桌板203后可贴合书架2的下部放置。
所述的床体3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折叠支撑脚,通过滚轮拉出床体3、打开折叠支撑脚即可休息。(参见图1~4)
当床体3放入柜体1内时,将床体3的可折叠床腿收拢贴合在床体3的背面固定。
床体3上安装的床板和床垫通过系带固定,在装入柜体1内时,将床垫一面朝向柜体1里面。
该新型组合书架的工作过程为:
办公时,通过铰链打开桌板203,拉出其背面安装的可伸缩桌腿稍加调整后固定稳当即可开始工作。睡觉时,先通过转轴旋转打开书架2,将书架2放到柜体1一边,然后通过床体3底边安装的滚轮轻松将整个床体3拉出柜体1,打开可折叠床腿摆放在地面即可安眠。书架2在床体3旁,睡前看书、取书亦很方便。使用完毕将床体3收入柜体1中再关上书架2使柜体1、书架2和床体3形成一体,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藏书多,占用空间少,兼有卧具、办公功能,布置灵活方便,完全可满足小户型居家办公族的阅读需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