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式吸盘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68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防漏式吸盘挂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挂钩,尤其是能通过防止吸盘漏气,从而避免吸盘挂钩脱落的防漏式吸盘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吸盘挂钩是利用空气负压将吸盘吸附在墙面上,然而吸盘的吸力会因为漏气而逐渐消失,因此传统的吸盘挂钩在使用中其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吸盘挂钩其安全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式吸盘挂钩,该防漏式吸盘挂钩能通过防止吸盘漏气,从而提高吸盘挂钩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杆、注射筒、吸盘、支承环、挂钩、插座、插头、防漏槽、过孔、堵漏剂、活塞和密封圈。

注射筒为桶形结构,挂钩连接在注射筒的下端头上,在注射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上插座,在注射筒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插座,在两个插座中均开设有与注射筒连通的通孔。活塞设置在注射筒中,所述的活塞上设置有若干道密封圈,驱动杆的下端头伸入注射筒中并与活塞的上端头连接。吸盘为盘形结构,所述的吸盘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承环连接在吸盘外侧面的穹顶端头上,在吸盘的内侧面上沿吸盘端口的边沿开设有环形的防漏槽,所述的防漏槽为凹槽式结构。上插头连接在吸盘外侧面的上端位置,下插头连接在吸盘外侧面的下端位置,在上下两个插头中均开设有与防漏槽连通的过孔。注射筒通过支承环与吸盘连接,吸盘上的上下插头分别与注射筒上的上下插座连接,上下插头中的过孔分别与上下插座中的通孔连通。堵漏剂设置在注射筒中,所述的堵漏剂为水溶性胶质液体。

安装时,通过注射筒按压吸盘并使吸盘吸附在墙面上,当吸盘上的防漏槽与墙面共同构成环形的通道时,注射筒、下过孔、防漏槽、上过孔和注射筒即可顺序连通。通过驱动杆推动活塞,活塞即可将注射筒中的堵漏剂通过下过孔注入防漏槽与墙面共同构成的通道中并因此防止吸盘漏气,而多余的堵漏剂将通过上过孔进入注射筒中。拆卸时,用水喷淋吸盘,当防漏槽中的堵漏剂溶化时,即可取下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止吸盘漏气,从而提高吸盘挂钩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6是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图7是图1的实施例图。

图8是图5的实施例图。

图中:1.驱动杆。2.注射筒。3.吸盘。4.支承环。5.挂钩。6.插座。7.插头。8.防漏槽。9.过孔。10.堵漏剂。11.活塞。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注射筒2为桶形结构,挂钩5连接在注射筒2的下端头上,在注射筒2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上插座6,在注射筒2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下插座6,在两个插座6中均开设有与注射筒2连通的通孔。活塞11设置在注射筒2中,所述的活塞11上设置有若干道密封圈12,驱动杆1的下端头伸入注射筒2中并与活塞11的上端头连接。吸盘3为盘形结构,所述的吸盘3由弹性材料制成,支承环4连接在吸盘3外侧面的穹顶端头上,在吸盘3的内侧面上沿吸盘3端口的边沿开设有环形的防漏槽8,所述的防漏槽8为凹槽式结构。上插头7连接在吸盘3外侧面的上端位置,下插头7连接在吸盘3外侧面的下端位置,在上下两个插头7中均开设有与防漏槽8连通的过孔9。注射筒2通过支承环4与吸盘3连接,吸盘3上的上下插头7分别与注射筒2上的上下插座6连接,上下插头7中的过孔9分别与上下插座6中的通孔连通。堵漏剂10设置在注射筒2中,所述的堵漏剂10为水溶性胶质液体。

在图1、图4、图5、图7、图8中,安装时,通过注射筒2按压吸盘3并使吸盘3吸附在墙面上,当吸盘3上的防漏槽8与墙面共同构成环形的通道时,注射筒2、下过孔9、防漏槽8、上过孔9和注射筒2即可顺序连通。通过驱动杆1推动活塞11,活塞11即可将注射筒2中的堵漏剂10通过下过孔9注入防漏槽8与墙面共同构成的通道中并因此防止吸盘3漏气,而多余的堵漏剂10将通过上过孔9进入注射筒2中。拆卸时,用水喷淋吸盘3,当防漏槽8中的堵漏剂10溶化时,即可取下吸盘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