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470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撮箕开口结构固定,在遇到垃圾桶截面直径小于撮箕开口宽度时,直接将撮箕中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容易造成较小的灰尘或其他垃圾由撮箕口两侧漏出,导致需要重复的清理打扫,降低了清洁打扫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能够在倾倒撮箕中的垃圾时,改变撮箕口的宽度,使撮箕口的宽度小于垃圾桶宽度,保证垃圾一次入桶,避免垃圾再次掉落在地上需要二次打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包括调节机构,撮箕的主杆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根调节杆,两根调节杆的一端连接,两根调节杆上套设有滑套,两根调节杆的一端连接的接触端与两根拉绳一端连接,拉绳另一端与撮箕口的铰接侧壁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根调节杆上均设有多个凹槽,滑套能够卡在凹槽内实现滑套在调节杆上的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根调节杆上均设有弹簧固定柱,弹簧固定柱设置在两根调节杆所形成的夹角之间,两根弹簧固定柱之间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铰接侧壁通过活动铰链与撮箕的的固定侧壁铰接,铰接侧壁与拉绳的连接位置位于铰接侧壁的内侧面上。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解决了因为撮箕开口尺寸过大造成垃圾和灰尘由撮箕开口两边掉落的问题,避免了垃圾掉落后的二次清洁,大大提升了清洁效率,省去了重复清洁打扫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收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撮箕的铰接侧壁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撮箕的铰接侧壁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节机构1,滑套2,凹槽3,弹簧4,弹簧固定柱5,活动铰链6,调节杆7,拉绳8,铰接侧壁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可调节开口的撮箕,包括调节机构1,撮箕的主杆上设有调节机构1,调节机构1包括两根调节杆7,两根调节杆7的一端连接,两根调节杆7上套设有滑套2,两根调节杆7的一端连接的接触端与两根拉绳8一端连接,拉绳8另一端与撮箕口的铰接侧壁9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根调节杆7上均设有多个凹槽3,滑套2能够卡在凹槽3内实现滑套2在调节杆7上的固定。所设置的多个凹槽3,用于将滑套2固定在不同位置,实现撮箕开口的铰接侧壁的不同展开程度,以此实现对撮箕开口宽度的调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根调节杆7上均设有弹簧固定柱5,弹簧固定柱5设置在两根调节杆7所形成的夹角之间,两根弹簧固定柱5之间套设有弹簧4。所设置的弹簧4配合滑套2对调节杆7进行固定,保证调节杆7在使用过程中张开程度的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铰接侧壁9通过活动铰链6与撮箕的的固定侧壁铰接,铰接侧壁9与拉绳8的连接位置位于铰接侧壁9的内侧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节滑套2在调节杆7上的位置,实现撮箕开口宽度的调节,以此适应不同截面直径的垃圾桶,保证撮箕中的垃圾能够一次入桶,避免垃圾在倒入垃圾桶的过程中由撮箕开口两侧掉落在地上造成的二次清洁的麻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