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节能保温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采用电加热,在办公室等地方,为了保持热水的供应,需要长时间将饮水机的电源打开,导致了大量的电能消耗,而且在遇到停电的情况下,传统的饮水机也无法及时供应热水,而且现有的饮水机中容易累积污垢滋生细菌,电热管泡在水中也会生满铜锈,而这些细菌铜锈等杂质有时候会随着饮水机的出水口直接进入水杯中,对饮用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保温饮水机,利用暖水瓶与饮水机的结合,一方面解决了饮水机细菌滋生不卫生以及能耗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暖水瓶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慎造成的使用者烫伤的情况发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节能和安全的饮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保温饮水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出水管和出水开关,上壳体下方设有下壳体,上壳体底面一侧与下壳体顶面一侧之间通过合页铰接,上壳体内设有内胆空腔,下壳体内设有出水管,上壳体在与下壳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开口,下壳体在与上壳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内胆空腔,第二开口连通出水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空腔内设有内胆,内胆口设置在第一开口位置且内胆倒立出水,内胆口上设有内胆口塞,内胆口塞上穿过设有塞体滑块,塞体滑块为中空柱状结构,塞体滑块位于内胆中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塞体滑块另一端伸入第二开口中,塞体滑块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口塞朝向内胆外的一面上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设有弹簧固定块,弹簧固定块为带有凹槽的结构体,弹簧固定块的凹槽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弹簧固定块凹槽内底面接触,另一端与内胆口塞的环状凹槽中的内胆口塞面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口塞在塞体滑块穿过的通孔内壁上设有水封,水封设置在内胆口塞通孔内壁靠近塞体滑块设有限位块一端的位置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的一侧上设有接水槽,出水管一端通过第二开口与内胆空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接水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接水槽内设有出水开关,出水开关包括转轴、按压杆、连接杆、内胆口塞连接块和通孔;
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转轴两端固定在接水槽的侧壁上,且转轴能够轴向转动,转轴上设有垂直于转轴轴向的按压杆和连接杆,按压杆和连接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在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上还设有内胆口塞连接块,内胆口塞连接块上设有通孔,内胆口塞连接块套接固定在弹簧固定块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多个,多个下壳体接水槽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在与下壳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强磁体,下壳体在于上壳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强磁体,第一强磁体和第二强磁体在上壳体翻转至下壳体上方时,能够接触吸附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为单数个时,下壳体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进行排列;
当下壳体为双数个时下壳体两排排列,且出水管分别朝向饮水机排列组的两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采用双排排列的方式时,同一排的下壳体设置为一个整体,出水管朝向两侧,且两排上壳体分别与下壳体设有出水管的一侧铰接。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能保温饮水机,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新型所提供的饮水机利用暖水瓶对热水进行保温,使热水的保温时间更长,相比于现有的饮水机来说,避免了现有饮水机遇到停电情况无法供应热水的情况;
(2)相比于传统的暖水瓶使用来说更加安全,无需提起倾斜暖水瓶进行倒水,能够避免因操作不慎导致热水溅在使用者皮肤上造成的对使用者的伤害;
(3)同时,与现有的饮水机相比,本新型更加干净卫生,内胆能够轻松装卸后进行清洁,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现有的饮水机的清洁工作非常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口塞在出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口塞在不出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数个饮水机时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内胆空腔3,接水槽4,出水管5,出水开关6,内胆口塞7,水封8,塞体滑块9,进水口10,限位块11,弹簧固定块12,弹簧13,合页14,第一开口101,第一强磁体102,第二开口201,第二强磁体202,转轴601,按压杆602,连接杆603,内胆口塞连接块604,通孔60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节能保温饮水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出水管5和出水开关6,上壳体1下方设有下壳体2,上壳体1底面一侧与下壳体2顶面一侧之间通过合页14铰接,上壳体1内设有内胆空腔3,下壳体2内设有出水管5,上壳体1在与下壳体2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01,下壳体2在与上壳体1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开口201,第一开口101连通内胆空腔3,第二开口201连通出水管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空腔3内设有内胆,内胆口设置在第一开口101位置且内胆倒立出水,内胆口上设有内胆口塞7,内胆口塞7上穿过设有塞体滑块9,塞体滑块9为中空柱状结构,塞体滑块9位于内胆中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11,塞体滑块9另一端伸入第二开口201中,塞体滑块9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口塞7朝向内胆外的一面上设有环状凹槽15,环状凹槽15内设有弹簧固定块12,弹簧固定块12为带有凹槽的结构体,弹簧固定块12的凹槽内设有弹簧13,弹簧13一端与弹簧固定块12凹槽内底面接触,另一端与内胆口塞7的环状凹槽15中的内胆口塞7面接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内胆口塞7在塞体滑块9穿过的通孔内壁上设有水封8,水封8设置在内胆口塞7通孔内壁靠近塞体滑块9设有限位块11一端的位置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1的一侧上设有接水槽4,出水管5一端通过第二开口201与内胆空腔3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接水槽4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接水槽4内设有出水开关6,出水开关6包括转轴601、按压杆602、连接杆603、内胆口塞连接块604和通孔605;
转轴601沿水平方向设置,转轴601两端固定在接水槽4的侧壁上,且转轴601能够轴向转动,转轴601上设有垂直于转轴601轴向的按压杆602和连接杆603,按压杆602和连接杆603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在连接杆603远离转轴601的一端上还设有内胆口塞连接块604,内胆口塞连接块604上设有通孔605,内胆口塞连接块604套接固定在弹簧固定块12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为多个,多个下壳体2接水槽4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1在与下壳体2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强磁体102,下壳体2在于上壳体1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强磁体202,第一强磁体102和第二强磁体202在上壳体1翻转至下壳体2上方时,能够接触吸附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2为单数个时,下壳体2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进行排列;
当下壳体2为双数个时下壳体2两排排列,且出水管5分别朝向饮水机排列组的两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2采用双排排列的方式时,同一排的下壳体2设置为一个整体,出水管5朝向两侧,且两排上壳体1分别与下壳体2设有出水管5的一侧铰接。
本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
首先将暖水瓶装满热水,利用内胆口塞将暖水瓶口封紧,然后将暖水瓶内胆放入内胆空腔内,之后将上壳体沿合页翻转至上壳体位于下壳体上方,此时需保证内胆口塞上的塞体滑块正好位于第二开口中的内胆口塞连接块凹槽中,即完成上水工作;
在需要进行接水的时候,手动向下按压出水开关的按压杆,由于杠杆作用,在按压杆向下运动的同时,内胆口塞连接块向上运动并挤压弹簧,此时塞体滑块侧壁上的进水口由原本位于内胆口塞内部变为连通内胆的状态,此时内胆中的水又塞体滑块侧壁上的进水口进入,并通过塞体滑块位于第二开口中的一端进入出水管,然后由出水管流至接水槽内的出水管端,完成接水动作,接水完成之后,松开按压杆,由于弹簧的弹力和弹簧固定块重力原因,弹簧固定块带动塞体滑块向下移动,此时进水口进入内胆口塞内部,进水口封闭,不在出水,而按压杆由于杠杆原理再次复位,完成一次接水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