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煮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96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煮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家用煮蛋器。



背景技术:

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4.7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即,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因此,如若少年儿童能够每天定量进食鸡蛋,则极其有益。

为了较好的保留鸡蛋的营养价值,鸡蛋多采用蒸煮的方式。目前市面上出售一种专门用来煮鸡蛋的机器,但这种机器中,各零部件一般均是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导致整个机器不仅不美观,而且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家用煮蛋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螺栓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家用煮蛋器,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容器,容器呈圆桶状且其顶部开口、底部封闭,容器的开口处设有盖子,且盖子上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上套有均呈圆筒状的电加热丝层和隔热筒,电加热丝层位于隔热筒和容器之间,且电加热丝层的内、外侧壁分别与容器的外侧壁和隔热筒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的容器的底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所述的隔热筒的下端套有定位桶,定位桶的内侧壁为圆柱面且该内侧壁与隔热筒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的定位桶的底部具有向内凸出且呈筒状的连接部,所述的定位部插在连接部内且两者通过螺纹结构相连,容器的上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座一,所述的定位桶的内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座二,且电加热丝层和隔热筒的两端均分别与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相抵,所述的连接座二沿定位桶的轴向贯穿有多个通气孔,且每个通气孔均与电加热丝层正对,所述的定位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且透气孔与通气孔连通,电加热丝层的电源线依次穿过其中一个通气孔和其中一个透气孔并与一插头连接,定位桶上固定有能控制电源线与插头通断的开关,所述的隔热筒由保温材料制成。

使用时,插头插在插头上,向容器内倒入水以及放入鸡蛋,然后盖上盖子,在然后合上开关以使电加热丝层得电发热,并在容器的导热下以加热水,从而使煮蛋的目的稳定实现。其中,透气孔和通气孔组合在一起来实现进气和排气的目的,以提高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通过设置隔热筒由保温材料制成,既减少热气外泄,来提高煮蛋的效率,又可以减少煮蛋器外表面的稳定,以避免使用者烫伤,使本煮蛋器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

在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的夹持下,同时限制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的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在容器外侧壁和定位桶的内侧壁的夹持下,同时限制了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的前后移动,从而将电加热丝层和隔热筒完全限位,使本煮蛋器的组装不需要借助任何螺栓,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在维修时,只需要将定位桶完全旋出,便可使电加热丝层、隔热筒和容器这三者完全独立,从而有效提高了维修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家用煮蛋器中,所述的隔热筒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与隔热筒同轴,所述的隔热筒的下端面上设有使通气孔和环形凹槽连通的气道,气道的数量与通气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通过在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凹槽,这样即可以减少传递到隔热筒外表面上的热量,又可以避免电加热丝层过度发热,从而有效提高了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家用煮蛋器中,所述的连接座一和容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隔热筒的上端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且环形密封垫的两端面分别与密封槽的底壁和连接座一相抵。

在环形密封垫的作用下,使连接座一和隔热筒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同时又由于连接座一和容器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对电加热丝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电加热丝层与水接触,从而提高了本煮蛋器的寿命。

在上述的家用煮蛋器中,所述的电加热层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且呈螺旋状的碳纤维发热丝,且碳纤维发热丝套在容器上。

碳纤维发热丝通过粘结或焊接的方式与壳体相固定均是可以的;壳体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相抵,且壳体的外侧壁与隔热筒的内侧壁相抵;碳纤维发热丝的内壁与容器的外侧壁相抵。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上述的家用煮蛋器中,所述的隔热筒的外侧壁以及定位桶的底壁上均具有防滑纹。

在隔热筒上设置防滑纹,有利于操作者握持;而在定位桶上设置防滑纹,使煮蛋器平稳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家用煮蛋器具有以下优点:

1、在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的夹持下,同时限制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的转动以及上下移动;在容器外侧壁和定位桶的内侧壁的夹持下,同时限制了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的前后移动,从而将电加热丝层和隔热筒完全限位,使本煮蛋器的组装不需要借助任何螺栓,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性。

、维修时,只需要将定位桶完全旋出,便可使电加热丝层、隔热筒和容器这三者完全独立,从而有效提高了维修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

、通过在隔热筒和电加热丝层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凹槽,这样即可以减少传递到隔热筒外表面上的热量,又可以避免电加热丝层过度发热,从而有效提高了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家用煮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1a、定位部;1b、连接座一;2、盖子;2a、排气孔;3、隔热筒;3a、环形凹槽;3b、气道;4、定位桶;4a、连接部;4b、连接座二;4c、通气孔;4d、透气孔;5、开关;6、插头;7、电加热丝层;7a、壳体;7b、碳纤维发热丝;7c、电源线;8、环形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家用煮蛋器由容器1、盖子2、隔热筒3、定位桶4、开关5、插头6、电加热丝层7等组成。其中,容器1由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可以为黄铜、不锈钢等;隔热筒3由保温材料制成,比如保温岩棉、硅酸铝板等。

具体来说,容器1呈圆桶状,且其顶部开口、底部封闭。容器1的开口处设有盖子2,且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呈圆桶状并套在容器1上,此时,盖子2的内侧壁与容器1的外侧壁相抵。盖子2上设有排气孔2a,用于连通容器1内部和外界。

电加热丝层7呈圆筒状且套在容器1上。如图1所示,电加热丝层7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7a和固定在壳体7a内且呈螺旋状的碳纤维发热丝7b。其中,碳纤维发热丝7b通过粘结或者是焊接的方式与壳体7a相固定均是可以的;碳纤维发热丝7b套在容器1上,其该碳纤维发热丝7b的内壁与容器1的外侧壁相抵。隔热筒3呈圆筒状且套在壳体7a上。隔热筒3的内侧壁与壳体7a的外侧壁相抵。

如图1所示,容器1的底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1a,且定位部1a和容器1为一体式结构。隔热筒3的下端套有定位桶4,定位桶4的内侧壁为圆柱面且该内侧壁与隔热筒3的外侧壁相抵。定位桶4的底部具有向内凸出且呈筒状的连接部4a,定位部1a插在连接部4a内且两者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容器1的上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座一1b,且连接座一1b和容器1同轴;定位桶4的内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连接座二4b,连接座二4b和定位桶4同轴,且电加热丝层7和隔热筒3的两端均分别与连接座一1b和连接座二4b相抵,从而将电加热丝层7和隔热筒3同时定位住。

连接座二4b沿定位桶4的轴向贯穿有多个通气孔4c,且每个通气孔4c均与电加热丝层7正对。定位桶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4d,且透气孔4d与通气孔4c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孔4c沿连接座二4b的周向均布;多个透气孔4d沿定位桶4的周向均布。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隔热筒3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3a,且环形凹槽3a与隔热筒3同轴。隔热筒3的下端面上设有使通气孔4c和环形凹槽3a连通的气道3b,气道3b的数量与通气孔4c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采用上述的结构,即可以减少传递到隔热筒3外表面上的热量,又可以避免电加热丝层7过度发热,从而有效提高本煮蛋器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气道3b呈直孔状,以方便加工。

如图1所示,电加热丝层7的电源线7c依次穿过其中一个通气孔4c和其中一个透气孔4d并与一插头6连接,定位桶4上固定有能控制电源线7c与插头6通断的开关5。如图1和图2所示,隔热筒3的上端面上设有呈环状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垫8,且环形密封垫8的两端面分别与密封槽的底壁和连接座一1b相抵,以使连接座一1b和隔热筒3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从而对电加热丝层7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隔热筒3的外侧壁以及定位桶4的底壁上均具有防滑纹(未图示)。

使用时,插头6插在插头6上,向容器1内倒入水以及放入鸡蛋,然后盖上盖子2,在然后合上开关5以使电加热丝层7得电发热,并在容器1的导热下以加热水,从而使煮蛋的目的稳定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