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型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90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型升降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型升降桌,属于办公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办公桌是固定的高度,人们在工作时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产生疲劳,影响健康。升降桌可以实现坐着或者站着办公等各种高度办公切换需求。现有升降桌有二种:一种档位单一,无法调节高度,很难适应身高不一样的人群。第二种升降桌,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价格昂贵,少数人才能买得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型的一种手动型升降桌。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型升降桌,包括下支座,上支座,X组型升降机构,左支杆,右支杆,滑轨,转轴,弹簧,多档自动卡扣装置,销子,卡扣,手柄,扭转弹簧,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有X组型升降机构,所述X组型升降机构设置有左支杆,右支杆和转轴,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左支杆与上支座和下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杆两端连接有滑轨,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两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上支座两侧设置有多档自动卡扣装置,所述多档自动卡扣装置设置有卡扣和手柄,所述左支杆一端设置有销子,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扭转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长度一样;

进一步的,所述X组型升降机构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多档自动卡扣装置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型升降桌,其设置有X组型升降机构,这样通过改变两个支杆的夹角即可实现升降,其设置有多档位自动卡扣装置,这样能够稳定地固定两个支杆之间的夹角,整个桌子也变得更加稳固,并且采取导轨后装置弹簧,增加上升启动辅助推理,方便了使用者的快捷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型升降桌投入使用时,右支杆随着滑轨移动,调节左右2根支杆的夹角来实现升降,两端用弹簧连接,弹簧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通过弹簧来提供支撑力,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这样可以将工作台停留在任意高度。左右两侧装有多档位自动卡扣装置,支杆一头装有销子,默认情况下销子会卡在卡扣内,无法升降。按下手柄,卡扣打开,支杆会随着导轨滑动,实现升降。放开手柄,扭转弹簧会把手柄转到默认位置,自动上扣。由于最低点上升启动的时候受力最大,导轨后部装有辅助弹簧,为上升启动瞬间提供辅助的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多档自动卡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1-下支座;2-上支座;3-X组型升降机构;4-左支杆;5-右支杆;6-滑轨;7-转轴;8-弹簧;9-多档自动卡扣装置;10-销子;11-卡扣;12-手柄;13-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手动型升降桌,包括下支座1,上支座2,X组型升降机构3,左支杆4,右支杆5,滑轨6,转轴7,弹簧8,多档自动卡扣装置9,销子10,卡扣11,手柄12,扭转弹簧13,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之间设置有X组型升降机构3,所述X组型升降机构3设置有左支杆4,右支杆5和转轴7,所述左支杆4和右支杆5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左支杆4与上支座1和下支座2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杆5两端连接有滑轨6,所述上支座1和下支座2固定设置有滑轨6,所述左支杆4和右支杆5两端通过弹簧连接8,所述上支座1两侧设置有多档自动卡扣装置9,所述多档自动卡扣装置9设置有卡扣11和手柄12,所述左支杆4一端设置有销子10,所述手柄12上设置有扭转弹簧13。

所述左支杆4和右支杆5长度一样;

所述X组型升降机构3设置有两个;

所述多档自动卡扣装置设置9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型升降桌,其设置有X组型升降机构,这样通过改变两个支杆的夹角即可实现升降,其设置有多档位自动卡扣装置,这样能够稳定地固定两个支杆之间的夹角,整个桌子也变得更加稳固,并且采取导轨后装置弹簧,增加上升启动辅助推理,方便了使用者的快捷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型升降桌投入使用时,右支杆随着滑轨移动,调节左右2根支杆的夹角来实现升降,两端用弹簧连接,弹簧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通过弹簧来提供支撑力,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支座承重,这样可以将工作台停留在任意高度。左右两侧装有多档位自动卡扣装置,支杆一头装有销子,默认情况下销子会卡在卡扣内,无法升降。按下手柄,卡扣打开,支杆会随着导轨滑动,实现升降。放开手柄,扭转弹簧会把手柄转到默认位置,自动上扣。由于最低点上升启动的时候受力最大,导轨后部装有辅助弹簧,为上升启动瞬间提供辅助的推力。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