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90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书桌只能坐着使用,且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桌面高度的调节一般采用的是柱式升降方式,升降桌面时使用者需要到桌面下反复进行调整,操作不方便而且其高度调节范围受限,儿童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不能站立使用,若使用者长时间坐着工作,会使坐骨神经长期受到压迫。虽然有些桌面的角度可调,但可调的角度有限,而且这些书桌不能进行折叠,所占的空间比较大,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面的高度、角度可调、易于操作、适用人群广泛、使用方式多样化的可折叠的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包括桌面、分别位于所述桌面的底部两端的两个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以及与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相对应的两个控制装置,两个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桌面之间均设置为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之间设置有三个协调轴,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与所述桌面之间均设置为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控制装置上均设置有两组控制绳,两组所述控制绳分别与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手柄和设置在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上的四个插销组,所述控制绳分别与所述控制手柄和四个所述插销组相连。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控制装置均设置有四个开启档位,所述四个开启档位分别对应四个插销组的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底座、角度调整装置以及首尾相连的底部升降机构、中间升降机构和顶部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和所述底部升降机构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和所述顶部升降机构之间通过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升降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杆、底部首端法兰和底部末端法兰,所述底部首端法兰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首端通过第一转动轴相连,所述底部末端法兰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末端通过第二转动轴相连,所述插销组中的第一插销组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首端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升降机构包括中间支撑杆、中间首端法兰和中间末端法兰,所述中间首端法兰与所述中间支撑杆的首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所述中间末端法兰与所述中间支撑杆的末端通过第三转动轴相连,所述插销组中的第二插销组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杆的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升降机构包括顶部支撑杆、顶部首端法兰和顶部末端法兰,所述顶部首端法兰与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首端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相连,所述顶部末端法兰与所述顶部支撑杆的末端通过第四转动轴相连,所述插销组中的第三插销组设置在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杆和所述顶部支撑杆之间,所述中间支撑杆的首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末端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杆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首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支杆和角度控制法兰,所述支杆与所述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手柄设置在所述支杆的端部,所述插销组中的第四插销组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首端,所述支杆的首端与所述角度控制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法兰与所述顶部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通过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能对桌面的角度和高度瞬间随意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群体和不同的使用姿态,如儿童、成人的站姿或坐姿,使用更方便舒适,并能实现更多 的功能,如办公、读书、练字和画画等。

通过所述两个所述控制装置交互的对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进行控制,使两个所述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能够进行协调一致的联动,避免了单独操作其中一个所述控制装置造成桌面的不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面;2、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1、底座;22、顶部升降机构;222、顶部支撑杆;223、顶部首端法兰;224、顶部末端法兰;23、中间升降机构;232、中间支撑杆;233、中间首端法兰;234、中间末端法兰;24、底部升降机构;242、底部支撑杆;243、底部首端法兰;244底部末端法兰;25、角度调整机构;251、支杆;252、角度控制法兰;3、控制装置;32、控制手柄;33、插销组;331、第一插销组;332、第二插销组;333、第三插销组;334、第四插销组;4、第一转动轴;5、第二转动轴;6、第三转动轴;7、第四转动轴;8、协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书桌,包括桌面1、分别位于桌面1的底部两端的两个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以及与两个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相对应的两个控制装置3,两个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与桌面1之间均设置为固定连接,控制装置3能方便进行控制且保证操作有效。两个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之间设置有三个协调轴8,三个协调轴8分别与两个底部支撑杆242的首端、两个中间支撑杆232的首端以及两个顶部支撑杆222的首端固定连接,达到同步升降的目的;每个控制装置3上均设置有两组控制绳,且两组控制绳分别与两个高度角度调整装置2的插销组相连,使每个控制装置3均能控制两个高度角度调整装置2上的插销组,使两个高度角度调整装置2插销组协调联动,保证只有正确的操作才能调整桌面的高度和角度,避免了误操作导致的桌面倾斜。

控制装置3包括控制手柄32和设置在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上的四个插销组33,控制绳分别与控制手柄31和四个插销组33相连,每组控制绳均由八根控制绳组成,每个插销组33均由两个插销组成,其中的一根控制绳分别与一个插销相连,且每根控制绳均与控制手柄32相连,每个控制手柄32均设置有四个开启档位:即“1”、“2”、“3”和“4”以及一个关闭档位:“0”,四个开启档位分别对应四个插销组的开启状态,关闭档位对应四个插销组的关闭状态,当其中一个控制手柄32处于开启档位“1”、“2”、“3”或“4”时,只能打开对应的第一插销组331、第二插销组332、第三插销组333或第四插销组334中的一个插销,只有当两个控制手柄同时处于相同的开启档位时,对应的第一插销组331、第二插销组332、第三插销组333或第四插销组334中的两个插销才会全部开启。因此通过四个插销组33能够实现对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的定位,从而使桌面的角度和高度得到同步调整。

如图2所示,高度和角度调整装置2包括底座21、角度调整机构25以及首尾相连的底部升降机构24、中间升降机构23和顶部升降机构22,底座21和底部升降机构24之间通过轴连接,角度调整机构25和顶部升降机构22之间通过轴连接。底座21、顶部升降机构22、中间升降机构23以及底部升降机构24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整,使桌面的高度和角度能够随意改变。

底部升降机构24包括底部支撑杆242、底部首端法兰243、底部末端法兰244,底座21的首端和底部支撑杆242的末端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4相连,底座21设置于底部支撑杆242的下方,插销组33中的第一插销组331设置在底部支撑杆242的首端。控制手柄32通过控制绳31控制第一插销组331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一插销组331处于开启状态时,底部首端法兰243可以转动,使底部支撑杆242和底座21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当第一插销组33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插销组331插入到底部首端法兰243上,使底部首端法兰243无法转动,随之底部支撑杆242和底座21之间的角度不能发生改变。

底部首端法兰243和底部末端法兰244均设置在底部支撑杆242之上,底部首端法兰243与底部支撑杆242的首端通过第一转动轴4相连,底部末端法兰244与底部支撑杆242的末端通过第二转动轴5相连,当底部支撑杆242的 末端和底座21的首端相对高度发生改变时,能实现底部升降机构24的升降。

中间升降机构23包括中间支撑杆232、中间首端法兰233、中间末端法兰234,插销组33中的第二插销组332设置在中间支撑杆232的首端。控制手柄32通过控制绳31控制第二插销组332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二插销组332处于开启状态时,中间末端法兰234可以转动,使中间支撑杆232和底部支撑杆222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当第二插销组33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插销组332插入到中间末端法兰234上与其配合的孔中,使中间末端法兰234无法转动,随之中间支撑杆232和底部支撑杆222之间的角度不能发生改变。

中间支撑杆的首端232通过第二转动轴5与底部支撑杆242的末端连接,中间首端法兰233和中间末端法兰234均设置在中间支撑杆232之上,中间首端法兰233与中间支撑杆232的首端通过第二转动轴5相连,中间末端法兰234与中间支撑杆232的末端通过第三转动轴6相连,中间支撑杆232和底部支撑杆242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当中间支撑杆232的末端和底部支撑杆242的首端相对高度发生改变时,能实现中间升降机构23的升降。

顶部升降机构22包括顶部支撑杆222、顶部首端法兰223、顶部末端法兰224,插销组33中的第三插销组333设置在顶部支撑杆222的首端。控制手柄32通过控制绳31控制第三插销组33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三插销组333处于开启状态时,顶部首端法兰223可以转动,使顶部支撑杆222和中间支撑杆232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当第三插销组333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三插销组333插入到顶部首端法兰223上,使顶部首端法兰223无法转动,随之顶部支撑杆222和中间支撑杆232之间的角度不能发生改变。

顶部支撑杆222的首端通过第三转动轴6与中间支撑杆的末端232连接,顶部首端法兰223和顶部末端法兰224均设置在顶部支撑杆222之上,顶部首端法兰223与顶部支撑杆222的首端通过第三转动轴6相连,顶部末端法兰224与顶部支撑杆222的末端通过第四转动轴7相连,顶部支撑杆222和中间支撑杆232之间的角度可以而改变,当顶部支撑杆222的末端和中间支撑杆232的首端相对高度发生改变时,能实现顶部升降机构22的升降。

角度调整机构25包括支杆251和角度控制法兰252,支杆251与桌面1的 底部固定连接,控制手柄32设置在支杆251的端部,通过控制手柄32能够控制支杆251与顶部支撑杆222之间的角度。支杆251的首端与角度控制法兰252固定连接,角度控制法兰252与顶部支撑杆222通过第四转动轴7相连,插销组33中的第四插销组334设置在支杆251的首端。当第四插销组334处于开启状态时,角度控制法兰252可以转动,使角度调整机构25和顶部支撑杆222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当第四插销组334处于关闭状态时,第四插销组334插入到角度控制法兰252上,使角度控制法兰252无法转动,使角度调整机构25和顶部支撑杆222之间的角度不变,从而达到调整桌面1角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