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头可折合的拖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拖把的拖把头通常是长条形的,这种长条形拖把头的拖把拖地的效果较好,但此形状的拖把也通常不能直接用脱水桶进行脱水,因为脱水桶一般都是圆形截面的,因此每次脱水都要手动,存在使用不便、不卫生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拖把不能折叠、使用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力的拖把头可折合的拖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拖把头可折合的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动滑轮、拉紧钢丝、左拉绳和右拉绳;
所述拖把头包括主拖把头、左拖把头和右拖把头,所述主拖把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左拖把头的右端和右拖把头的左端铰接,所述铰链的铰链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左扭簧和右扭簧,所述左扭簧位于所述左拖把头的后侧,所述右扭簧位于所述右拖把头的前侧;
所述拖把杆包括上拖把管和下拖把管,所述上拖把管的下端可上下滑动的套装在所述下拖把管的上端,所述下拖把管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主拖把头上;
所述动滑轮位于所述下拖把管内,所述拉紧钢丝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拖把管的内壁上,所述拉紧钢丝的上端绕过动滑轮穿过上拖把管的下端固定在上拖把管的上端内壁上,所述左拉绳的上端和右拉绳的上端均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动滑轮上,所述左拉绳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左拖把头的前侧,所述右拉绳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右拖把头的后侧。
进一步,所述上拖把管通过内拖把管与所述下拖把管连接,所述内拖把管的下端套装在所述下拖把管的上端内,所述内拖把管的上端可上下滑动的套装在所述上拖把管的下端内。
再进一步,所述拉紧钢丝的下端通过钢丝下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下拖把管的内壁上,所述左拉绳的上端和右拉绳的上端均通过拉绳压紧螺丝固定在滑轮支架上。
再进一步,所述左拉绳的下端和右拉绳的下端分别通过弧形定位片固定在左拖把头和右拖把头上,所述弧形定位片包括左弧形定位片和右弧形定位片,所述左弧形定位片和右弧形定位片分别位于左拖把头的前侧和右拖把头的后侧,所述左弧形定位片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拖把头上,所述左弧形定位片的右端延伸至所述主拖把头的左端,所述右弧形定位片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拖把头的右端,所述右弧形定位片的左端延伸至所述主拖把头的右端;
所述左弧形定位片上设有左定位孔,所述右弧形定位片上设有右定位孔,所述左拉绳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拖把管的下端、左定位孔固定在所述左弧形定位片上,所述右拉绳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拖把管的下端、右定位孔固定在所述右弧形定位片上;
再进一步,所述拖把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主拖把头的前侧中部,所述定滑轮包括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所述左拉绳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绕过左定滑轮固定在左弧形定位片上的左端,所述右拉绳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绕过右定滑轮固定在右弧形定位片上的右端。
再进一步,所述拖把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上拖把管的上端内并固定在上拖把管上,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螺母位于所述上拖把管内;
所述拉紧钢丝的上端绕过动滑轮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下拖把管的上端、内拖把管和上拖把管的下端固定在调节螺杆上。
再进一步,所述内拖把管的上端右侧与第一弹丝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弹丝的左端与第一定位珠固定连接;所述上拖把管的左侧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第一定位珠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上拖把管的左侧外壁上开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滑槽连通。
再进一步,所述内拖把管的下端通过第二定位珠与下拖把管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珠与第二弹丝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丝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内拖把管的下端右侧,所述下拖把管的上端外壁上开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珠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再进一步,述内拖把管的上端右侧与第一弹丝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弹丝的左端与第一定位珠固定连接,所述上拖把管的左侧外壁上开有用以第一定位珠定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内拖把管的外壁上沿着上下长度方向设有凸棱,所述上拖把管的内壁上沿着上下长度方向开有与凸棱对应的滑槽,所述凸棱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滑槽形成上下滑动副。
更进一步,所述拉紧钢丝的上端通过钢丝上压紧螺丝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拖把头可折叠,利于脱水;卫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拖把头折叠状态图。
图3是拖把杆在拖把头伸展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拖把杆在拖把头折叠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6,一种拖把头可折合的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动滑轮31、拉紧钢丝32、左拉绳33和右拉绳34;
所述拖把头包括主拖把头21、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所述主拖把头2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左拖把头22的右端和右拖把头23的左端铰接,所述铰链的铰链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左扭簧51和右扭簧52,所述左扭簧52位于所述左拖把头22的后侧,所述右扭簧52位于所述右拖把头23的前侧;所述拖把杆包括上拖把管11和下拖把管12,所述上拖把管11的下端可上下滑动的套装在所述下拖把管12的上端,所述下拖把管12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主拖把头21上;
所述动滑轮31位于所述下拖把管12内,所述拉紧钢丝3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拖把管12的内壁上,所述拉紧钢丝32的上端绕过动滑轮21穿过上拖把管11的下端固定在上拖把管11的上端内壁上,所述左拉绳33的上端和右拉绳34的上端均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动滑轮31上,所述左拉绳33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1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左拖把头22的前侧,所述右拉绳34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1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右拖把头23的后侧。
进一步,所述上拖把管11通过内拖把管13与所述下拖把管12连接,所述内拖把管13的下端套装在所述下拖把管12的上端内,所述内拖把管13的上端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上拖把管11的下端内。
再进一步,所述拉紧钢丝32的下端通过钢丝下压紧螺丝81固定在所述下拖把管12的内壁上,所述左拉绳33的上端和右拉绳34的上端均通过拉绳压紧螺丝82固定在滑轮支架上。
再进一步,所述左拉绳33的下端和右拉绳34的下端分别通过弧形定位片固定在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上,所述弧形定位片包括左弧形定位片41和右弧形定位片42,所述左弧形定位片41和右弧形定位片42分别位于左拖把头22的前侧和右拖把头23的后侧,所述左弧形定位片41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拖把头22上,所述左弧形定位片41的右端延伸至所述主拖把头21的左端,所述右弧形定位片42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拖把头23的右端,所述右弧形定位片4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主拖把头21的右端;
所述左弧形定位片上设有左定位孔,所述右弧形定位片上设有右定位孔,所述左拉绳33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拖把管12的下端、左定位孔固定在所述左弧形定位片41上,所述右拉绳34的下端依次穿过下拖把管12的下端、右定位孔固定在所述右弧形定位片42上。
再进一步,所述拖把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主拖把头21的前侧中部,所述定滑轮包括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所述左拉绳33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12绕过左定滑轮固定在左弧形定位片41的左端,所述右拉绳34的下端穿过下拖把管12绕过右定滑轮固定在右弧形定位片42的右端。
再进一步,所述拖把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91和螺母92,所述螺母92位于所述上拖把管11的上端内并固定在上拖把管11上,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螺母92位于所述上拖把管11内;
所述拉紧钢丝32的上端绕过动滑轮31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下拖把管12的上端、内拖把管13和上拖把管11的下端固定在调节螺杆91上。
再进一步,所述内拖把管13的上端右侧与第一弹丝61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弹丝61的左端与第一定位珠71固定连接;所述上拖把管11的左侧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第一定位珠71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上拖把管11的左侧外壁上开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滑槽连通。
再进一步,所述内拖把管13的下端通过第二定位珠72与下拖把管12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珠72与第二弹丝6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丝62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内拖把管13的下端右侧,所述下拖把管12的上端外壁上开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珠72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更进一步,所述内拖把管3的上端右侧与第一弹丝61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弹丝61的左端与第一定位珠71固定连接,所述上拖把管11的左侧外壁上开有用以第一定位珠71定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内拖把管13的外壁上沿着上下长度方向设有凸棱8,所述上拖把管11的内壁上沿着上下长度方向开有与凸棱8对应的滑槽,所述凸棱8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滑槽形成上下滑动副。凸棱8的设计使得内拖把管13在周向上定位。
更进一步,所述拉紧钢丝32的上端通过钢丝上压紧螺丝83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91上。
所述调节螺杆91的上端设有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帽的外径与所述上拖把管11的外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弧形定位片的弧度刚好可以使得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分别与主拖把头21进行折叠;左拉绳33和右拉绳34均为钢丝绳,所述左扭簧51的上端与主拖把头2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扭簧51的下端与左拖把头2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扭簧52的上端与主拖把头2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扭簧52的下端与右拖把头23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珠71在不被按下时,是卡在第一定位孔内定位的,当第一定位珠71被按下时,由于第一弹丝61的弹力作用使得其沿着滑槽运动,等再次运动的第一定位孔时被弹入孔内进行定位;第二定位珠72和第二定位孔的作用用于内拖把管13与下拖把管12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正常状态下,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通过扭簧是与主拖把头21折叠的,即左拖把头22向主拖把头21的后侧折叠,右拖把头23向主拖把头21的前侧折叠;此时的第一定位珠71在第一弹丝的作用下顶触在滑槽内,左拉绳33和右拉绳34均处于松懈状态;当拖把脱完水后需要拖地时,将第一定位71珠按下同时将上拖把管11向上拉,第一定位珠71缩回沿着滑槽向下滑动,同时上拖把管11带动调节螺杆91,调节螺杆91通过钢丝上压紧螺丝83带动拉紧钢丝32向上运动,拉紧钢丝32带动动滑轮31也向上运动,当第一定位珠71卡在第一定位孔内,此时的左拉绳33和右拉绳34在动滑轮31的作用下拉直,在左拉绳33和右拉绳34的作用下,分别将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伸展开与主拖把头21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便于拖地;在拖完地需要脱水或是收纳时,将第一定位珠71再次按下同时将上拖把管11向下拉,第一定位珠71便沿着滑槽向上运动,从而使得上拖把管11与内拖把管13重叠,进而使得左拖把头22和右拖把头23折叠。
当需要调节拉紧钢丝32的张紧度时,可通过调节调节螺杆91的上下运动,即将调节螺杆91向上运动使得拉紧钢丝32更加紧绷,若将调节螺杆91向下运动使得拉紧钢丝32稍微松懈,可根据情况来具体调节,如拉紧钢丝32在使用后长度发生了变化等。
本实用新型在普通的拖把头上进行可折叠设计,使得普通的横杆类型的拖把也可以使用一般的脱水桶轻松脱水,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通过拖把杆的相互套装的设计,使得拉紧钢丝32隐藏在拖把杆内,利用拖把杆的拉伸来实现展开;通过设计动滑轮31,实现了省力;通过调节螺杆91可以调节拉紧钢丝32的张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