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柜,尤其涉及一种变型组合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变化,灵活利用空间布局、结构变化、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板式家具将会引领板式家具的改革潮流。
传统的各种组合柜多为固定结构,不可随意组合改动,当消费者选购该类组合柜时,需要以自家居室的装饰结构来确定欲购买组合柜的形状和大小,这导致了消费者选择组合柜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特别是对于所容纳的物品存在增多或减少情况的柜体而言,固定结构的柜体的缺陷尤为明显,例如书柜,书柜是书房家具中的主要家具之一,专门用来存放书籍、报刊、杂志、资料等书物。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书柜有一字形、L形和U形,一般而言,书房面积较小的家庭比较适合购买一字形的书柜,面积适中的家庭可以选择L形书柜,面积较大的家庭可以选择U形书柜。由于现有固定结构的书柜无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形,即书柜的储书量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增大或者减少,若消费者家里的书籍较少,通常会买小型(储书量小)的书架,若书籍较多,会买大型(储书量大)的书架。但是,书籍一般会慢慢增多或者减少,使得原有的书架不再适合使用了,因此,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灵活利用空间、储存量可变化的变型组合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变型组合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侧柜体、右侧柜体及设于左侧柜体和右侧柜体之间的从左向右排列的第一组合柜体、第二组合柜体和第三组合柜体,左侧柜体和右侧柜体分别主要由竖板和间隔设置在竖板内表面上的横向的隔板组成以使相邻的隔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组合柜体、第二组合柜体和第三组合柜体均由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和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在竖向上交替连接而成,即同一组合柜体上的相邻的两个格状空间的开口相反,相邻的组合柜体上的格状空间相对应插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组合柜体的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插入所述左侧柜体的容纳腔中,且所述左侧柜体的隔板插入第一组合柜体的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内;所述第三组合柜体的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插入所述右侧柜体的容纳腔中,且所述右侧柜体的隔板插入第三组合柜体的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物品储存量的多少而变化储存空间,当需要储存的物品较少时,可以仅使用同一柜体上的部分格状空间或容纳腔,而其余的柜体组合在一起,从而节省占用的空间,当需要储存的物品较多时,可将组合在一起的柜体通过滑动连接结构展开使展开的容纳腔或格状空间盛放增加的物品,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利用空间,而且储存量可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对于所容纳的物品存在增多或减少的情况而言,优势十分显著,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消费者选择组合柜的范围限制。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组合柜体、第二组合柜体和第三组合柜体最底部的格状空间是与其相邻的格状空间的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腔,相邻的组合柜体最底部的格状空间插合在一起;左侧柜体最底部的容纳腔是与其相邻的容纳腔的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腔,所述第一组合柜体最底部的格状空间插入左侧柜体最底部的容纳腔中;右侧柜体最底部的容纳腔的底板是隔板,该隔板插入所述第三组合柜体最底部的格状空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组合柜体、第二组合柜体和第三组合柜体最顶部的格状空间的顶板一侧设有挡板构成插槽,相邻的组合柜体上的插槽插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组合柜体的插槽插入所述左侧柜体的竖板向上伸出最顶部的隔板构成的插槽中,所述右侧柜体最顶部的隔板插入第三组合柜体的插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侧柜体最顶部的容纳腔和最底部的容纳腔与其相对应插合的第一组合柜体的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相邻组合柜体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分别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所述右侧柜体最顶部的容纳腔和最底部的容纳腔与其相对应插合的第三组合柜体的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物品储存量的多少而变化储存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利用空间,而且储存量可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使用。
⑵本实用新型对于所容纳的物品存在增多或减少的情况而言,优势十分显著。
⑶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消费者选择组合柜的范围限制。
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书柜、陈列柜和展示柜,也适用于其它柜体,因此,本实用新型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型组合柜,它包括左侧柜体1、右侧柜体2及设于左侧柜体1和右侧柜体2之间的从左向右排列的第一组合柜体3、第二组合柜体4和第三组合柜体5,左侧柜体1和右侧柜体2分别主要由竖板6和间隔设置在竖板6内表面上的横向的隔板7组成以使相邻的隔板7之间形成容纳腔8,第一组合柜体3、第二组合柜体4和第三组合柜体5均由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和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在竖向上交替连接而成,即同一组合柜体上的相邻的两个格状空间的开口相反,相邻的组合柜体上的格状空间相对应插合在一起,第一组合柜体3的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插入左侧柜体1的容纳腔8中,且左侧柜体1的隔板7插入第一组合柜体3的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内;第三组合柜体5的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插入右侧柜体2的容纳腔8中,且右侧柜体2的隔板7插入第三组合柜体5的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内使变型组合柜收拢,反之,将变型组合柜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柜体1的隔板7是4块,形成3个容纳腔8,右侧柜体2的隔板7是5块,形成4个容纳腔8;第一组合柜体3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0是3个,而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1是4个,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1较小,用于容纳左侧柜体1的隔板7,第一组合柜体3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0较大,用于插入左侧柜体1的容纳腔8中,并用于容纳第二组合柜体4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2;第二组合柜体4的各格状空间大小相同,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3为4个,用于容纳第一组合柜体4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1,第二组合柜体4的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2为3个,用于容纳第三组合柜体5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4;第三组合柜体5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5为4个,朝右开口的格状空间14为3个,用于容纳右侧柜体2的隔板7,而第三组合柜体5朝左开口的格状空间15插入右侧柜体2的容纳腔8中。
第一组合柜体3、第二组合柜体4和第三组合柜体5最底部的格状空间16是与其相邻的格状空间的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腔,相邻的组合柜体最底部的格状空间16插合在一起;左侧柜体1最底部的容纳腔8是与其相邻的容纳腔8的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腔,第一组合柜体3最底部的格状空间16插入左侧柜体1最底部的容纳腔8中;右侧柜体2最底部的容纳腔8的底板是隔板,该隔板插入第三组合柜体5最底部的格状空间16中。
第一组合柜体3、第二组合柜体4和第三组合柜体5最顶部的格状空间的顶板一侧设有挡板9构成插槽,相邻的组合柜体上的插槽插合在一起;第一组合柜体3的插槽插入左侧柜体1的竖板6向上伸出最顶部的隔板7构成的插槽中,右侧柜体2最顶部的隔板7插入第三组合柜体5的插槽中。
左侧柜体1最顶部的容纳腔8和最底部的容纳腔8与其相对应插合的第一组合柜体3的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相邻组合柜体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分别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右侧柜体2最顶部的容纳腔8和最底部的容纳腔8与其相对应插合的第三组合柜体5的最顶部的格状空间和最底部的格状空间通过滑轨连接且设有用于限制滑动行程的阻尼。
本实用新型通过柜体顶部和底部的滑轨实现各滑动连接部分的抽插,即实现各柜体收拢和展开,并通过阻尼限位滑动行程以避免相邻柜体脱开。参见图2,所有柜体收拢后形成一长方形的柜体,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参见图1,显示了所有柜体展开后的结构,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储存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