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520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机械式的电饭煲以其售价较低得到较多消费者认同,占有电饭煲市场较大的份额。为了降低机械式电饭煲的生产成本,机械式电饭煲一般采用磁钢进行烹饪控制,而不会根据温度进行烹饪的实时控制,只要锅胆的温度达到磁钢的触动温度,机械式电饭煲就会跳闸,进入保温状态。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误指示的机械式电饭煲,该电饭煲的加热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煲体、煲盖、磁钢、接入电源的加热电路和工作状态显示电路,加热电路包括烹煮电路和保温电路,所述烹煮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加热器H1、半功率二极管D1和磁钢控制的选择开关S1,所述保温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加热器H1、半功率二极管D1和保温用温控器T1,所述工作状态显示电路包括保温显示电路和加热显示电路;所述选择开关S1包括输入端、第一选择端和第二选择端,输入端连接半功率二极管D1,输入端与第一选择端导通使选择开关S1串联到烹煮电路中,输入端与第二选择端导通使半功率二极管D1短接;所述保温显示电路并联在温控器T1的两端,所述加热显示电路并联在加热器H1与半功率二极管D1的两端。

机械煲进入保温时,如未到保温温度,则第二指示灯亮,如已到保温温度,则第一指示灯亮。解决了保温时存在两灯同时亮的指示情况。

当S2闭合时,为煮饭模式,此时S1开关常开,L2第二指示灯亮。煮饭完成后,S1开关常闭,L1第一指示灯亮(温度点低于保温温度,T1闭合,L2第二指示灯亮,循环动作)。

当S2断开时,为汤粥模式,此时S1开关常开,L2第二指示灯亮。汤粥完成后,S1开关常闭,L1第一指示灯亮(温度点低于保温温度,T1闭合,L2第二指示灯亮,循环动作)

在实现和使用上述机械式电饭煲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磁钢未被按下时,会存在加热灯和保温灯交替亮的情况。工作状态没有直观的区分,当消费者煮饭磁钢没有按下时看到加热灯亮会误以为已经开始煮饭了。

现有技术还提供另一种电饭煲控制电路,能够明确地指示电饭煲是否处于加热状态,以提示使用者注意。该电饭煲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发热盘、第二指示灯、限流电阻、第一开关、第一指示灯、加热开关等,其中第二指示灯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后再与发热盘并联,形成加热电路,而第一指示灯与另一个限流电阻串联后再与第一开关并联,形成保温电路,加热开关设置于加热电路上,它同时控制着发热盘和第二指示灯的电流通断;保温电路与发热盘串联,形成一个回路。本控制电路可以避免使用者因操作不到位而误认处于电饭煲加热状态的现象发生,确保电饭煲的正常使用。当S1闭合时,全功率加热,HL1第二指示灯亮。当S1断开时,HL1被短接,第二指示灯不会亮。如果此时锅底温度高于保温温度,S2断开,HL2第一指示灯亮;如果此时锅底温度低于保温温度,S2闭合,半功率加热进行,加热灯及保温灯都不亮。

在实现和使用上述电饭煲控制电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磁钢未被按下时,会存在加热灯和保温灯都不亮的情况。消费者可能误以为机器出现故障了。

现有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单独发热丝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通过磁钢控制的选择开关4’,加热电路以及保温电路。其中,加热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加热元件10’以及第二指示灯9’;保温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加热丝7’以及第一指示灯6’。该加热丝7’的功率一般设定在50-100W,保温后持续小功率保证锅内温度在60-80℃。

在实现和使用上述电饭煲控制电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单独保温加热丝方案虽然可以解决指示灯的显示问题,但是保温用单独加热丝需要增加成本,而且保温时,加热丝7是一直加热,使用寿命也会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状态指示更清晰,工作状态及保温状态下的指示灯能明确进行区分,并且实现保温半功率,避免保温全功率加热,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机械式加热电路,包括:

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包括第一选择端、第二选择端以及输入端,所述第一选择端连接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选择端连接到第二节点,所述输入端连接到第三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串联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串联保温指示电路,所述保温指示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指示灯与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设有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第一路包括加热指示电路,所述加热指示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指示灯与第二二极管,第二路包括被复用的加热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同,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同;

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指示灯共同工作时,形成保温电路,所述加热元件被配置为与第二指示灯共同工作时,形成加热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选择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串联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二并联电路的第一路包括一第二开关,第二路包括第四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四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还串联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是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阀值时闭合的保温温控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优选地,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节点之间串联电源、热熔断器以及常闭式温控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串联第一电阻;

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串联第二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三二极管是功率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四二极管是功率二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磁钢以及如上述的机械式加热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的状态指示更清晰,工作状态及保温状态下的指示灯能明确进行区分,并且实现保温半功率,避免保温全功率加热,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电饭煲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电饭煲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保温单独发热丝的电饭煲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4’ 选择开关

6’ 第一指示灯

7’ 加热丝

9’ 第二指示灯

10’ 加热元件

1 电源

2 热熔断器

3 常闭式温控器

4 选择开关

41 第一选择端

42 第二选择端

43 输入端

5 第一电阻

6 第一指示灯

7 加热丝

8 第二电阻

9 第二指示灯

10 加热元件

11 第一二极管

12 第二二极管

13 第三二极管

14 第一开关

15 第二开关

16 第四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机械式加热电路,包括:一选择开关4。选择开关4包括第一选择端41、第二选择端42以及输入端43,第一选择端41连接到第一节点A,第二选择端42连接到第二节点B,输入端43连接到第三节点C。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之间串联第三二极管13与第一开关14。第一开关14是一个保温温控器开关。第二节点B和第三节点C之间串联一保温指示电路,保温指示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指示灯6(即保温指示灯)与第一二极管11。第一节点A和第三节点C之间设有第一并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的第一路包括加热指示电路,加热指示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指示灯9(即加热指示灯)与第二二极管12,第二路包括被复用的加热元件10,相对于第二节点B,第一二极管11与第三二极管13的导通方向相同,相对于第一节点A,第二二极管12与第三二极管13的导通方向相同。加热元件10被配置为与第一指示灯6共同工作时,形成保温电路,加热元件10被配置为与第二指示灯9共同工作时,形成加热电路。输入端43与第三节点C之间串联电源1(交流电)、热熔断器2以及常闭式温控器3。第一指示灯6与第一二极管11之间串联第一电阻5。第二指示灯9与第二二极管12之间串联第二电阻8。在一个优选例中,选择开关4可以是磁钢微动开关或其他限温开关,但不以此为限。第三二极管13是功率二极管,第四二极管16是功率二极管,以增大电流的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仅仅通过一个加热元件10来进行保温和加热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11的正极连接第二节点B,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连接第一节点A,第三二极管13的负极连接第一节点A,第四二极管16的正极连接第一节点A,但不以此为限。这种电路结构(二极管的导通特性的限制)使得加热元件10(发热)可以与第一指示灯6(亮起)共同工作,或者加热元件10(发热)可以与第二指示灯9(亮起)共同工作,但是第一指示灯6串联的二极管和第二指示灯9串联的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第一指示灯6无法与第二指示灯9同时亮起,保证了机械式加热电路显示工作状态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加热状态可以包括煮饭和煲汤/粥两种加热状态,第一选择端41与第一节点A之间串联第二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主要用于切换煲汤/粥的两种加热状态。其中,第二并联电路的第一路包括第二开关15,第二开关15是一个功能切换开关,第二路包括第四二极管16,相对于第一节点A,第四二极管16与第三二极管13的导通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磁钢以及如图4所示的机械式加热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14是一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阀值时闭合的保温温控开关,所述第二开关15是一功能切换开关,该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机械式加热电路的工作状态如下:

继续参见图4,当第二开关15(功能切换开关)闭合时,为煮饭模式,此时选择开关4(磁钢微动开关)常开,第二指示灯9(加热指示灯)常亮。

煮饭完成后,选择开关4常闭,第一指示灯6(保温指示灯)常亮(温度点低于保温温度,作为保温温控器的第一开关14闭合,半功率加热进行保温)。

当第二开关15断开时,为煲汤/粥模式,此时选择开关4常开(图示状态),第二指示灯9(加热指示灯)常亮。

煲汤/粥完成后,选择开关4常闭,第一指示灯6(保温指示灯)常亮(温度点低于保温温度,作为保温温控器的第一开关14闭合,半功率加热进行保温)。

第二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例,第二实施例中的机械式加热电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机械式加热电路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所有二极管的导通方向都与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所有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即: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连接第二节点B,第二二极管12的正极连接第一节点A,第三二极管13的正极连接第一节点A,第四二极管16的负极连接第一节点A。这种电路结构的在不同状态下,电流流向的管理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能够实现加热元件10(发热)可以与第一指示灯6(亮起)共同工作,或者加热元件10(发热)可以与第二指示灯9(亮起)共同工作,但是第一指示灯6串联的二极管和第二指示灯9串联的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第一指示灯6无法与第二指示灯9同时亮起,保证了机械式加热电路显示工作状态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磁钢以及如图5所示的机械式加热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14是一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阀值时闭合的保温温控开关,所述第二开关15是一功能切换开关,该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例,在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的基础上去除了第二开关15和第四二极管16,也就是去除了煲汤/粥的加热功能,其他技术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磁钢以及如图6所示的机械式加热电路,其中,第一开关14是一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阀值时闭合的保温温控开关,该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四实施例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例,在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的基础上去除了第二开关15和第四二极管16,也就是去除了煲汤/粥的加热功能,其他技术特征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磁钢以及如图7所示的机械式加热电路,其中,第一开关14是一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阀值时闭合的保温温控开关,该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的状态指示更清晰,工作状态及保温状态下的指示灯能明确进行区分,并且实现保温半功率,避免保温全功率加热,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