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8478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睡眠是恢复疲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人们在日常使用时,对床垫的柔软度要求不一样,现有常见的床垫主要是单面使用,最外层用装饰布料进行整体包裹后再缝制而成,它的缺点是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不同柔软度的选择,床垫内多层整体包裹后,长期封闭的里面各层容易产生细菌和蜡虫,不易清洗,而且不易于弯折,使得搬运不方便,搬运需要较多的人力,因此研发一直可以提供使用者两种不同柔软度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具有可供人们日常对床垫柔软度的选择,良好的透气性,睡感舒适,人睡在上面身体各肌肉松弛有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包括床垫主体及包覆于所述床垫主体外的柔性罩体,所述床垫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床体、透气支撑结构与下床体;上床体由上至下包依次括乳胶层、3D网布层与高弹性透气棉层;下床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高弹性透气棉层和硬质棉层;所述透气支撑结构包括外框体与内支撑板,所述外框体分为左框体与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并列设置,左框体的右侧壁与右框体的左侧壁抵触,且上端通过折叠件连接;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内设置若干内支撑板,内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框体或右框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床垫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床体、透气支撑结构与下床体,上床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乳胶层、3D网布层、高弹性透气棉层,乳胶层较为柔软,不易变形且无噪声,使我们睡觉的时候整个床垫都很贴身,且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3D网布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缓冲性、结构牢固不易分层便于清洗;高弹性透气棉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弹性;乳胶层、3D网布层与高弹性透气棉层相结合使得床垫较为柔软,睡感舒适,人睡在上面身体各肌肉松弛有度,让脊椎处在最佳的放松状态;下床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高弹性透气棉层和硬质棉层,硬质棉硬度较大,变形回弹率高且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高弹性透气棉层和硬质棉相结合是得床垫硬度较大,透气性能好,改善腰椎关节间的功能,增强腰椎间的稳定性;所述外框体分为左框体与右框体,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并列设置,左框体的右侧壁与右框体的左侧壁抵触,且上端通过折叠件连接,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内设置若干内支撑板,内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框体与右框体;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得床垫便于折叠,同时增强支撑床垫的结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做出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的内支撑板纵向或横向设置,互相平行且均匀等间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左框体、右框体与内支撑板上均设有通气孔。

采用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使得透气支撑结构,内外相通,保证热气能够及时排出,透气效果显著。

优选地,所述柔性罩体为防螨纯棉面料。

采用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保证本实用新型床垫的卫生状况和透气性能。

优选地,所述柔性罩体上设有拉链。

采用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便于通过拉链及时拆卸更换柔性罩体,保证床垫使用的卫生状况。

优选地,所述高弹性透气棉层的厚度为3cm~5cm。

优选地,所述高弹性透气棉层的厚度为1cm~1.5cm。

采用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提供适度的弹性,同时保证床垫的透气效果。

优选地,所述折叠件数量为3个以上,且均匀等间距分布。

采用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保证透气支撑结构的折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气支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罩体;20、乳胶层;30、3D网布层;40、高弹性透气棉层;50、透气支撑结构;60、硬质棉层;70、高弹性透气棉层;51、外框体;52、内支撑板;53、左框体;54、右框体;55、折叠件;5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使用的折叠床垫,包括床垫主体及包覆于所述床垫主体外的柔性罩体10,所述柔性罩体10为防螨纯棉面料,所述柔性罩体10上设有拉链,如此可保证本实施例床垫良好的卫生状况,可及时拆卸更换。所述床垫主体包括上床体、透气支撑结构50与下床体;上床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乳胶层20、3D网布层30、高弹性透气棉层40,下床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高弹性透气棉层70和硬质棉层60;所述床垫提供两面不同硬度给使用者选择。所述透气支撑结构50包括外框体51与内支撑板52,所述外框体51分为左框体53与右框体54,所述左框体53与右框体54并列设置,左框体53的右侧壁与右框体54的左侧壁抵触,且上端通过折叠件55连接;所述折叠件55数量为3个以上,且均匀等间距分布;所述左框体53与右框体54内设置若干内支撑板52,内支撑板5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框体53与右框体54。所述内支撑板52纵向或横向设置,互相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所述透气支撑结构50可以使得床垫易于折叠,方便搬运。所述的外框体51与内支撑板52上均设有通气孔56。所述上床体的高弹性透气棉层40的厚度为3cm~5cm。所述下床体的高弹性透气棉层70的厚度为1cm~1.5c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