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门,主要应用在建材装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折叠门,主要适用于车间、商场、办公楼、展示厅和家庭装潢等场所的隔断用途,屏风用途,内门、外门均可安装使用。可有效起到隔温、防尘、降噪隔音、遮蔽等作用。折叠门为多扇折叠,可推移到侧边,占空间较少。分侧挂式折叠门和推拉式折叠门两种。适用于各种大小洞口,尤其是宽度很大的洞口,五金复杂,安装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门,在频繁的折叠展开过程中较为稳固,不易发生变形等物理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折叠门,包括两个门边单元、两个折叠单元、一个门锁单元、四块中空玻璃,上述门边单元位于最两侧,其包括由转动机构连接的门边框与门内扇,并且门边框位于外侧,门内扇位于内侧,两个折叠单元相邻设置并且通过一块中空玻璃相连,上述折叠单元包括由转动机构相连接的两个门内扇,其中一个门边单元通过一块中空玻璃连接其中一个折叠单元,另一个折叠单元通过一块中空玻璃连接门锁单元,连接折叠单元的门边单元以及两个折叠单元的相邻之间的折叠方向相反,上述门锁单元包括由门锁扣板连接的两个门内扇,上述门锁单元通过一块中空玻璃连接另一个门边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转动机构包括扭环、两个铰接链板、密封胶条,上述扭环的两个端处为两个铰接链板,上述两个铰接链板分别固定连接门内扇或门边框内侧的一端,门内扇或门边框内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胶条的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铰接链板的固定连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端面设置有能够卡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固定块。
进一步地,上述铰接链板的固定连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端面设置有锯齿纹。
进一步地,上述门内扇的外端设置有玻璃卡压线机构,上述玻璃卡压线机构呈咬合状,上述玻璃卡压线机构固定中空玻璃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折叠门设置的转动机构,能较好地完成交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功能,使得折叠门在频繁的折叠展开过程中较为稳固,不易发生变形等物理损伤,较好地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门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单元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门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单元的俯视剖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折叠门,包括两个门边单元100、两个折叠单元200、一个门锁单元300、四块中空玻璃400,上述门边单元位于最两侧,包括由转动机构连接的门边框2与门内扇1,并且门边框2位于外侧,门内扇位于内侧,两个折叠单元200相邻设置并且通过一块中空玻璃400相连,折叠单元包括由转动机构相连接的两个门内扇1,其中一个门边单元通过一块中空玻璃连接其中一个折叠单元,另一个折叠单元通过一块中空玻璃连接门锁单元300,连接折叠单元200的门边单元以及两个折叠单元200的相邻之间的折叠方向相反,上述门锁单元300包括由门锁扣板6连接的两个门内扇1,上述门锁单元300通过一块中空玻璃400连接另一个门边单元。
其使用时拉开门锁单元,门锁单元的两个门内扇分离,则两个折叠单元与一个门边单元即可折叠收拢。
对于转动机构,上述转动机构包括扭环3、两个铰接链板4、密封胶条5,上述扭环3的两个端处为两个铰接链板4,上述两个铰接链板4分别固定连接门内扇2或门边框1内侧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胶条5的两侧。
通过设置扭环3,以扭环3为铰接点,实现带动两侧进行转动折叠,而设置的密封胶条5由于其韧性既能起到辅助张开的功能,同时确保不会有异物进入从而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上述铰接链板4的固定连接门内扇2或门边框1的端面设置有能够卡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固定块40。
通过设置固定块40,加强了铰接链板4与门内扇2或门边框1的连接牢固度。
进一步地,上述铰接链板4的固定连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端面设置有锯齿纹42。
设置的锯齿纹42进一步提高连接牢固度。
进一步地,上述门内扇1的外端设置有玻璃卡压线机构10,上述玻璃卡压线机构10呈咬合状,上述玻璃卡压线机构10固定中空玻璃400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门设置,通过转动机构能较好地完成交接门内扇或门边框的功能,使得折叠门在频繁的折叠展开过程中较为稳固,不易发生变形等物理损伤,较好地延长了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