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温度可调节的即热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482阅读:35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热饮水机,特别是一种出水温度可调节的即热饮水机。



背景技术:

即热饮水机是一种即按即出热水,无需用户等待的饮水机,因其提供热水便捷高效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公告号为CN20506617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水泵、平衡水箱、管B、管C、管D、加热器、水位传感器、控制电路板、温控开关、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平衡水箱包括箱体和管A;箱体内设有加热腔、出水腔、平衡腔和排水腔。其能保证出水温度始终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受环境、水源温度的干扰,且控制电路板的设计制造成本低,整机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但这种即热饮水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出水温度不可调,始终为沸水。2、余水在壳体内不能通过水路进入水泵的进水端,而是排出回到水源,即余水不能循环利用。3、两根连通至水源的管道使整机显得不够简洁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出水温度可调节的即热饮水机,其出水温度可调,控制器的设计制造成本低,整机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出水温度可调节的即热饮水机,包括平衡水箱、三通接头、水泵、电磁阀、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电热器、水源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

平衡水箱内设有出水腔、加热腔、进水腔及排水腔;出水腔、加热腔、进水腔及排水腔均处在同一大气压下;出水腔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腔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排水腔底部设有排水口;加热腔与进水腔在下端相互连通;进水腔达到最高水位而溢出的水流入排水腔;加热腔内的水沸腾时翻滚越过加热腔的腔壁进入出水腔;

三通接头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源连通,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水泵进水端连通,第三端通过管道与电磁阀出水端连通;

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与进水腔的进水口连通;

电磁阀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排水腔的排水口连通;

第一水位传感器设在加热腔的腔壁上以检测加热腔的水位;

第二水位传感器设在排水腔的腔壁上以检测排水腔的水位;

电热器设在加热腔下端或底部;

水源温度传感器设在水泵进水端之前的水路管道中或水源内,以检测水源温度;

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其具有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电磁阀和电热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平衡水箱内设有排气腔,排气腔的上端与出水腔的上端连通,排气腔的下端与大气相通;出水腔、加热腔、进水腔和排水腔在上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腔壁与平衡水箱顶壁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加热腔所能达到的的最高水位与加热腔的腔壁之间的高度差为s,s=1~5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调压器,其串连在电热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路上,以调节电热器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位于平衡水箱外部的沸水出水键、停止键、温水出水键及及加减调温键,沸水出水键、停止键、温水出水键及加减调温键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机仅设置一条连通至水源的进水管,外观简洁美观。

2、排水腔的余水通过电磁阀和三通接头回到了水泵的进水端,在即热饮水机的壳体内实现了余水的循环利用。

3、用户可手动选择需要的出水温度。平衡水箱的容积是确定的,在水泵流量设定为定值的情况下,关闭电磁阀,通过调压器调节电热器的功率即可实现出水温度的调节。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出水温度可调节的即热饮水机,包括平衡水箱、三通接头2、水泵3、电磁阀4、第一水位传感器5、第二水位传感器6、电热器7、水源温度传感器8、调压器9及控制器10。

平衡水箱内设有出水腔11、加热腔12、进水腔13及排水腔14;出水腔11、加热腔12、进水腔13及排水腔14均处在同一大气压下;出水腔11下部设有出水口111,进水腔13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31,排水腔14底部设有排水口141;加热腔12与进水腔13在下端相互连通;进水腔13达到最高水位而溢出的水流入排水腔14;加热腔12内的水沸腾时翻滚越过加热腔12的腔壁进入出水腔11。

三通接头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源连通,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水泵3进水端连通,第三端通过管道与电磁阀4出水端连通。

水泵3出水端通过管道与进水腔13的进水口131连通。

电磁阀4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排水腔14的排水口141连通。电磁阀4为常闭电磁阀。

第一水位传感器5设在加热腔12的腔壁上以检测加热腔12的水位。

第二水位传感器6设在排水腔14的腔壁上以检测排水腔14的水位。

电热器7设在加热腔12下端。

水源温度传感器8设在水泵3进水端之前的水路管道中,以检测水源温度。

控制器10包括微处理器,其具有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第一水位传感器5、第二水位传感器6及水源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电磁阀4和电热器7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

调压器9串连在电热器7与控制器10之间的电路上,以调节电热器7的功率。

水泵3、控制器10及调压器9均设在平衡水箱下端的壳体105内。壳体105外部设有沸水出水键101、停止键102、温水出水键103及加减调温键104,沸水出水键101、停止键102、温水出水键103及加减调温键104分别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接口电连接。

优选,平衡水箱内设有排气腔15,排气腔15的上端与出水腔11的上端连通,排气腔15的下端与大气相通;出水腔11、加热腔12、进水腔13和排水腔14在上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腔壁与平衡水箱顶壁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

优选,加热腔12所能达到的的最高水位与加热腔12的腔壁121之间的高度差为s,s=1~5mm。

优选,出水腔11内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检测出水温度。控制器10根据出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对电热器7功率进行微调。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产生余水的前提条件是,水泵3的泵出流量大于单位时间内从加热腔12中翻滚而出的沸水量。满足该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在水泵3工作期间,进水腔13持续的溢出水进入排水腔14,称为余水。

用户需要沸水时:按下沸水出水键101,控制器10控制水泵3启动,水泵3通过管道将水源处的水泵入进水腔13,进水腔13的水再进入加热腔12,当加热腔12的水位漫过第一水位传感器5后,控制器10控制电热器7启动加热,加热腔12达到最高水位后,距离腔壁121仍有s的高度差,待加热腔12的水沸腾后,翻滚越过腔壁121进入出水腔11,通过出水口111排出。随后,按下停止键102,控制器10控制电热器7和水泵3断电,停止出水。

即热饮水机在上述工作过程中,进水腔13持续的溢出余水进入排水腔14,当排水腔14的水位漫过第二水位传感器6后,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4打开,在水泵3的吸力作用下,排水腔14的水通过排水口141、电磁阀4、三通接头2,进入水泵3的进水端,再通过水泵3的出水端排出,再进入进水腔13,实现余水循环利用。

用户需要温水时:按下温水出水键104(此时若不按加减调温键104选择出水温度,则控制器10控制出水温度为50°。),控制器10控制水泵3启动,并根据水源温度(来自水源温度传感器8)与用户选择的出水温度(通过加减调温键104进行选择)的差值动态调节电热器7功率及水泵3泵出流量,进而实现出水温度的调节。

即热饮水机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电磁阀4处于关闭状态,加热腔12水位逐渐抬升,直至漫过腔壁121进入出水腔11,以实现出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