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族箱底柜。
背景技术:
水族箱,是用来饲养鱼类的透明容器,它包括缸体和位于缸体下方的底柜。底柜主要用来安装水族箱的水处理装置,也可防止其他与水族箱有关或无关的物品。
目前,公开号为CN2013285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族箱底柜,它包括立柱、板面、横档、门扇等,所述构成水族箱底柜的材料都是塑料,其中立柱和横档是长条型材,门和板皆是板材。
这种水族箱底柜虽然设有门扇,但是门扇仅被设置在横档的槽内,滑移进行开闭。开闭时,即便开到最大程度,门扇仍会将柜内物品有所遮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族箱底柜,其具有能够完全开启,开启面积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族箱底柜,包括侧板、横档、位于横档上的柜门,所述柜门包括与侧板铰接的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若干门扇。
如此设置,柜门有滑移开启、转动开启两种开合方式。当需要打开水族箱底柜进行操作时,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选择开合方式;需要的操作空间小时,仅需要将门扇滑移;当需要的操作空间大、滑移门扇得到的操作空间不够充裕时,将门框绕铰接处转动,使门框与其上的门扇均绕铰接处转动,从而使水族箱底柜的整个柜内空间均暴露于空气中,开启面积大,不遮蔽柜内物品,便于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与侧板交接处设有合页。
如此设置,合页在满足相对转动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够将门框与侧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开合过程中保持门框、侧板等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精准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上设有开闭组件,所述开闭组件包括位于门框背离合页一侧的第一限位环、靠近限位环的侧板上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内设有销轴。
如此设置,当门框闭合时,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处于同一直线上,销轴穿设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内后,将二者完全限位,柜门在此时完全关闭,对水族箱底柜内的物品进行保护。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槽为相互平行设置,相邻门扇分别滑移连接于相邻两条滑槽内。
如此设置,门扇在滑移过程中,由于处在不同的滑槽内,故能够灵活滑移,而不会发生两扇门扇相互撞击抵触的情况,从而增大了门扇在滑槽内的滑移运动范围,增大操作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扇上设有把手。
如此设置,在开启滑移连接的门扇时,把手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施力点,使得门扇在开合过程中所需的力变小,操作省力。同时,把手作为施力点后,所施加的力不会传递至门扇其他部位而导致门扇松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凹陷于门扇所在平面。
如此设置,当对门扇施力使其滑移时,凹陷设置的把手不会对门扇的滑移运动造成阻碍,以保证门扇滑移时的顺畅。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的边缘处贴设有缓冲条。
如此设置,当开合门框时,总会产生震动,缓冲条能够有效将震动进行缓冲,减少其对水族箱底柜的冲击力,防止底柜上的水族箱因受到冲击而发生震动,保护了水族箱的安全,以及鱼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档包括靠近地面一侧的下档、背离地面一侧的上档,所述上档背离地面一侧设有缓冲层。
如此设置,水族箱放置于底柜上,当开合底柜时,门扇或门框与柜体之间产生的冲击易使玻璃质水族箱发生震动,缓冲层能够有效减少这类震动对水族箱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水族箱的玻璃壳体安全、箱内环境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层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条。
如此设置,防滑条能够增大水族箱与底柜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水族箱在底柜开合的过程中受到震动而发生轻微位移,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与防滑条一体设置。
如此设置,当水族箱需要更换搬动,或与底柜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水族箱与防滑条之间的摩擦力使水族箱在运动时易将防滑条带动,一体设置的缓冲层与防滑条能够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防滑条被水族箱带离缓冲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两种开启方式将水族箱底柜打开,选择性多,且打开方式能够根据所需操作空间来确定,灵活性强。同时缓冲垫和防滑条能够有效限位置于底柜上的水族箱,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门框与侧板铰接的水族箱底柜结构示意图;
图2是门扇与门框滑移连接示意图;
图3是门框与上档铰接的水族箱底柜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框与下档铰接的水族箱底柜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门框与缓冲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横档;21、下档;22、上档;3、柜门;31、门框;32、滑槽;33、门扇;4、合页;5、开闭组件;51、第一限位环;52、第二限位环;53、销轴;6、把手;7、缓冲条;8、缓冲层;9、防滑条;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水族箱底柜,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水族箱底柜两侧的侧板1、连接于两侧板1之间的门框31,门框31通过合页4与其中一块侧板1铰接。门框31的上下两处还设有与侧板1连接的横档2,横档2包括靠近地面一侧的下档21、背离地面一侧的上档22。下档21用于支承柜内物品,上档22用于支承水族箱,故上档22与下档21的相对位置必须稳固。
如图1所示,上档22背离地面的一侧还设有缓冲层8,缓冲层8上设有与缓冲层8一体设置的防滑条9。缓冲层8与防滑条9均采用橡胶制成。防滑条9线性阵列于缓冲层8表面,以起到对水族箱均匀施力的效果。
如图2所示,门框31设置为中空矩形,此处令门框31朝向中空部分处称为门框31内侧,令门框31背离中空部分处称为门框31外侧。如图1所示,门框31外侧设有缓冲条7,缓冲条7采用橡胶制成,在门框31抵触侧板1和上档22、下档21时,能够有效减轻刚性冲击。
门框31内侧靠近上档22的一面、靠近下档21的一面均设有两条滑槽32,两条滑槽32相互平行,深度与宽度均相等。
如图2所示,滑槽32内嵌设有门扇33,门扇33共有三扇,分别交错布置在两条滑槽32内。即其中一条滑槽32内嵌设有两块门扇33,另一条滑槽32内嵌设有一块门扇33。三块门扇33的总长度之和为门框31内侧的长度,三块门扇33的宽度与门框31内侧的宽度相等。即当三块门扇33一字排开时,能够将门框31完全布满,门框31两侧的空间被门扇33完全阻隔。
如图1所示,门扇33上设有把手6,把手6设置为凹陷于门扇33所在平面的结构,防止门扇33相互移动时阻碍门扇33的运动。
如图1所示,门框31和侧板1上还设有开闭组件5,开闭组件5包括位于门框31上的第一限位环51、位于侧板1上的第二限位环52,第一限位环51和第二限位环52处于同一根轴线上,两者的外径与内径也相同,仅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即第一限位环51高于第二限位环52。
第一限位环51和第二限位环52通过销轴53连接,如图1所示,销轴53设置为垂直段。
销轴53的两段相互垂直的部分之一限位于第一限位环51和第二限位环52内,该部分的长度长于第一限位环51与第二限位环52之间的距离;相互垂直的部分之二抵触于第一限位环51上,便于取放,同时防止销轴53掉落。
开合柜门3时,既能够通过滑移门扇33进行小范围的开合,又能通过撤去销轴53,从安装有第二限位环52的侧板1处对门框31施力,使门框31绕合页4转动,从而将整个水族箱底柜内的空间完全暴露于空气中,便于维修或使用。
实施例2:一种水族箱底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门框31与上档22铰接,合页4安装于上档22和门框31的连接处,开闭组件5安装于门框31靠近下档21一侧以及下档21上,即下档21和门框31上均设有限位环。
如图3所示,当需要开合门框31时,将销轴53撤去,将门框31自下档21处抬起,绕合页4旋转打开底柜。
实施例3:一种水族箱底柜,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门框31与下档21铰接,合页4安装于下档21和门框31的交接处,开闭组件5安装于门框31靠近上档22一侧以及上档22上,即上档22和门框31上均设有限位环。
如图4所示,当需要开合门框31时,将销轴53撤去,将门框31自上档22处下放,绕合页4旋转打开底柜。
实施例4:一种水族箱底柜,与实施例1或2或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门框31设有缓冲条7的一面设有用于嵌设缓冲条7的凹槽10,缓冲条7嵌设于凹槽10内的部分设置为楔形,凹槽10设置为与楔形相对应的燕尾槽,如此便能够有效防止缓冲条7在开合门框31的过程中受到刮擦或震动而脱落。
如图5所示,缓冲条7背离凹槽10的一面设置为圆弧状,以便在开合时,缓冲条7与水族箱底柜之间的摩擦力沿圆弧面减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