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5756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扇构件,尤其涉及门扇上设置的带有通风栅功能的逃生口的结构改进,适用于在各类门扇上使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通风栅的逃生口,在门扇下方直接开口安装,开口四周带有毛边,使用包覆件进行装饰包覆,逃生口与门扇采用可见的铆钉连接或明插销连接,逃生口与门扇表面不平齐,美观性很差,而且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安装不便利,无法实现门扇配件的互换性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制作简单且通用性强的带通风栅的逃生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通风栅的逃生口,安装在门扇的开口处,包括外面板和内面板;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上均设有通风功能的百叶片。

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由钢板弯折而成,且两者组装成一盒子状结构的逃生口主体,该逃生口主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与所述门扇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平齐。

所述逃生口主体内表面的四个角部为直角结构并正好嵌入所述门扇开口内;该逃生口主体外表面的四个角部为倒圆角结构,且该外表面的长和宽大于所述门扇开口,由此形成封挡于该门扇开口周边的挡边。

所述外面板上设置的百叶片和内面板上设置的百叶片分别位于逃生口主体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逃生口主体上部设有一把推杆锁固定于所述门扇开口的左右两侧;该推杆锁包括:突出于该逃生口主体表面的执手、与该执手固定连接的转板、分别连接所述转板两端的左右两根推杆、以及对所述推杆保持向外推力的弹簧;所述门扇开口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锁孔,通过转动所述执手可带动所述转板和两根推杆运动,使该两根推杆进入或退出所述锁孔。

所述逃生口主体底部通过固定销轴固定于所述门扇开口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逃生口主体内腔与所述百叶片位置对应的固定通风板和活动通风板;该固定通风板和活动通风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该活动通风板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固定通风板的内侧,一调节开关穿过开设于所述内面板上的一个水平长孔固定连接该活动通风板。

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固定通风板和活动通风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由钢板弯折而成一盒状结构并与门扇内外表面平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制作方便,通用性强;内外面板上的百叶片上下错开,在保证门扇通风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隔声性能;逃生口主体与门扇之间采用推杆锁和固定销轴锁固于门扇上,方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通风栅的逃生口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上述图3的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带通风栅的逃生口安装在门扇8的开口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外面板1、内面板2、固定通风板3、活动通风板4、调节开关5、推杆锁6以及固定销轴7。

所述外面板1和内面板2均由钢板弯折而成。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外面板1弯折成水平截面和竖向截面大致呈“π”形,如图4所示,其弯折后的端部为垂直于其外侧垂直面板的折边13,而外面板1外侧垂直面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门扇8开口的长度和宽度,由此形成封挡于该门扇8开口周边的一圈挡边12,且该外面板1外侧垂直面板的四个角部为倒圆角结构,更加美观。

所述内面板2则弯折成水平截面和竖向截面大致呈“[”形,其弯折后的端部为垂直于其外侧垂直面板的折边23,该内面板2外侧面板的长度和宽度稍小于门扇8开口并正好可嵌入所述门扇8开口内,该内面板2外侧面板的四个角部为直角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外面板1的下部冲有至少两排具有通风功能的百叶片11,而所述内面板2则在上部冲有至少两排具有通风功能的百叶片21,该外面板1和内面板2上的百叶片11和21为上下内外错开布置,在保证门扇8通风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隔声性能。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外面板1的端部折边13和内面板2的端部折边23相互搭接后用螺钉固定,由此组装成一个盒子状结构的逃生口主体9。所述门扇8外表面81位于开口的四周设有一圈凹位83,所述外面板1周边的挡边12正好搭在该圈凹位83外,且逃生口主体9外表面(也即外面板1外表面)与门扇8外表面81平齐,逃生口主体9内表面(也即内面板2外表面)与门扇8内表面82平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逃生口的外部更加美观整齐,而且逃生口主体9以及设置在其内腔的部件可以整体拆出并安装于其他门扇的开口处,由此可多次重复使用,其通用性非常好。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通风板3和活动通风板4设置在逃生口主体9的内腔中,其中,固定通风板3固定安装于外侧,而活动通风板4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固定通风板3的内侧。固定通风板3和活动通风板4上均设有一定数量的腰型的通风孔31和41。所述内面板2上开设有一个水平长孔22(如图1),所述调节开关5穿过该水平长孔22与活动通风板4固定连接,通过左右移动该调节开关5可带动活动通风板4与固定通风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由此可调节固定通风板3和活动通风板4上的通风孔31和41重合或者错开的面积,从而调节门扇通风量的大小。

如图4所示,在逃生口主体9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固定通风板3和活动通风板4连接处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32,可起到减震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逃生口主体9上部设有一把推杆锁6用来锁定于门扇8开口的左右两侧,该推杆锁6包括:的执手61、与该执手61固定连接的转板62、分别连接所述转板62两端的左右两根推杆63、以及对左右两根推杆63保持向外推力的弹簧64。所述转板62、推杆63和弹簧64均设在逃生口主体9内腔中,所述执手61则突出于该逃生口主体9表面方便操作。门扇8开口的左右两侧与左右两根推杆63对应的位置处各开设有一锁孔。通过转动所述执手61可带动所述转板62和两根推杆63运动,使该两根推杆63进入或退出所述锁孔。如图4所示,所述逃生口主体9底部通过至少两个固定销轴7固定于所述门扇8开口的下部。采用以上结构使得逃生口主体9可以很方便地被开启,便于火灾时人员能迅速将门扇的逃生口打开。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