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68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大小便应急承接处置用品,具体为一种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通过设置鞍状弹性圈和专用特制处置袋,可解决旅行途中或堵车时无法如厕情况下的应急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因伤病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卧床便盆,其特点是体积小巧、易于携带、操作便捷、使用舒适。



背景技术:

出门旅行,上高速开车,或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时内急找不到厕所,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不出远门,在家日常上班,遭遇堵车,无法如厕也是常事,尤其是女性,更会遭遇这类尴尬和烦恼,以致许多人出门甚至常常不敢喝水。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诸如便携马桶、车用应急尿袋之类商品,但现有产品或体积较大,不易携带,或设计不合理,使用不便捷,体验性不好,或功能过于简单,且造价较高,大多存在实用性不强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携带、使用便捷、经济实用的多功能产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包括鞍状弹性圈、专用特制处置袋,其特征是:所述鞍状弹性圈采用高弹性材料,设置固定连接的锁扣凸卡、操作把手、边护条和侧边挂耳、后挂耳,并通过侧边挂耳、后挂耳与特制处置袋活动连接;所述锁扣凸卡一侧设置卡锁弹条和活动槽,并通过卡锁弹条和活动槽与特制处置袋活动连接;所述特制处置袋设置弹性袋口、锁扣管状夹层、束缚自锁扎带、锁扣拉绳;所述弹性袋口内置弹力松紧带,并经鞍状弹性圈圈内上穿外翻下挂,与侧边挂耳和后挂耳活动连接;所述束缚自锁扎带抽拉端穿过锁扣管状夹层环绕特制处置袋外侧,并穿过锁扣头形成扣环,同时,其抽拉端与锁扣拉绳固定连接;实施中所述束缚自锁扎带抽拉端与锁扣拉绳连接处通过拨开卡锁弹条卡入活动槽与鞍状弹性圈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鞍状弹性圈设置一次性使用、重复性使用和尺寸大小及弹力大小不同的多种型号,并针对伤病卧床人群使用需求设计护理型号,其鞍状弹性圈不设置边护条,以适应伤病卧床人群使用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边护条富有弹性,外侧面有弧度,使用中抵扣在大腿内侧增强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鞍状弹性圈通过特制处置袋和锁扣拉绳的缠绕可最小化压缩,便于收存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特制处置袋采用柔软防水材料,并在弹性袋口内侧外翻部位铺衬设置柔和透气吸水材料,以利皮肤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特制处置袋设置的锁扣管状夹层在袋体与束缚自锁扎带之间衬垫弹性材料;针对伤病卧床人群使用需求设计的护理型号,其特制处置袋适当加长。

进一步的,所述束缚自锁扎带在锁扣头穿入口一侧设置活动连接的启用限位卡,以防使用前误操作收缩束缚自锁扎带的锁扣环。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拉绳设置防脱限位卡,并自连接形成环状,便于抽拉锁紧特制处置袋操作。

本实用新型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设置鞍状弹性圈和专用特制处置袋,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场合的应急需求,具有设计精巧、操作便捷、使用舒适等特点,既适用多种场合和不同人群在出门旅行或堵车时的应急使用,可文明、有效地解决特殊情境下无法如厕的难题,避免尴尬和苦恼,因其可折叠且扁平放置,又可作为伤病行动不便人群的卧床便盆,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易于携带、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应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件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6是图2的部件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示意图;

图8图2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图7 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包括鞍状弹性圈1-1、专用特制处置袋1-8,其特征是:所述鞍状弹性圈1-1采用高弹性材料,设置固定连接的锁扣凸卡1-5、操作把手1-2、边护条3-1和侧边挂耳3-2、后挂耳3-3,并通过侧边挂耳3-2、后挂耳3-3与特制处置袋1-8活动连接;所述锁扣凸卡1-5一侧设置卡锁弹条1-3和活动槽1-4,并通过卡锁弹条1-3和活动槽1-4与特制处置袋1-8活动连接;所述特制处置袋1-8设置弹性袋口2-4、锁扣管状夹层6-1、束缚自锁扎带2-1、锁扣拉绳1-7;所述弹性袋口2-4内置弹力松紧带,并经鞍状弹性圈1-1圈内上穿外翻下挂,与侧边挂耳3-2和后挂耳3-3活动连接;所述束缚自锁扎带2-1抽拉端穿过锁扣管状夹层6-1环绕特制处置袋1-8外侧,并穿过锁扣头2-2形成扣环,同时,其抽拉端与锁扣拉绳1-7固定连接;实施中所述束缚自锁扎带2-1抽拉端与锁扣拉绳1-7连接处通过拨开卡锁弹条1-3卡入活动槽1-4与鞍状弹性圈1-1活动连接。

所述鞍状弹性圈1-1设置一次性使用、重复性使用和尺寸大小及弹力大小不同的多种型号,并针对伤病卧床人群使用需求设计护理型号,其鞍状弹性圈1-1不设置边护条3-1,以适应伤病卧床人群使用的需要。

所述边护条3-1富有弹性,外侧面有弧度,使用中抵扣在大腿内侧增强舒适度。

所述鞍状弹性圈1-1通过特制处置袋1-8和锁扣拉绳1-7的缠绕可最小化压缩,便于收存携带。

所述特制处置袋1-8采用柔软防水材料,并在弹性袋口2-4内侧外翻部位铺衬设置柔和透气吸水材料,以利皮肤的舒适性。

所述特制处置袋1-8设置的锁扣管状夹层6-1在袋体与束缚自锁扎带2-1之间衬垫弹性材料;针对伤病卧床人群使用需求设计的护理型号,其特制处置袋1-8适当加长。

所述束缚自锁扎带2-1在锁扣头2-2穿入口一侧设置活动连接的启用限位卡2-3,以防使用前误操作收缩束缚自锁扎带2-1的锁扣环。

所述锁扣拉绳1-7设置防脱限位卡1-6,并自连接形成环状,便于抽拉锁紧特制处置袋1-8操作。

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承接排泄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般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首先将已配有设置好束缚自锁扎带2-1的特制处置袋1-8从鞍状弹性圈1-1上穿并外翻弹性袋口2-4,并挂套在四个侧边挂耳3-2和后挂耳3-3上,然后推压卡锁弹条1-3,将束缚自锁扎带2-1抽拉端与锁扣拉绳1-7连接处卡入活动槽1-4后,锁扣拉绳1-7设置的防脱限位卡1-6受到锁扣凸卡1-5的阻挡限制,从挂住特制处置袋1-8,接着拔下启用限位卡2-3。

使用者松开内裤略向下褪脱,稍稍张开双腿,再捏住鞍状弹性圈1-1两侧边护条3-1前端部位,并向中间挤压,相应缩小鞍状弹性圈1-1宽度后置放两腿之间,随后,抓握操作把手1-2适当调整上移鞍状弹性圈1-1及特制处置袋1-8接近大腿根部。

车上使用,使用者臀部前挪,略抬起身体并稍稍后倾,更便于置放和使用。

病床上使用,护理人员帮助使用者略抬起臀部,将护理型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设置的鞍状弹性圈1-1及特制处置袋1-8放入使用者身下,特制处置袋1-8悬挂卧床一侧。

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便后处置实施例

便后处置,一手抓握操作把手1-2鞍状弹性圈1-1及特制处置袋1-8,一手套扣锁扣拉绳1-7,并拉动其自连接形成的环套,带动束缚自锁扎带2-1抽出,在锁扣头2-2和锁扣管状夹层6-1内设置的衬垫弹性材料共同作用下,收缩并扎紧特制处置袋1-8。

如属重复性使用型号,再次推压卡锁弹条1-3,拉开特制处置袋1-8的弹性袋口2-4,使之脱离四个侧边挂耳3-2和后挂耳3-3,随后,将束缚自锁扎带2-1抽拉端与锁扣拉绳1-7连接处拉出活动槽1-4,选择合适处所丢弃特制处置袋1-8。

取出新的特制处置袋1-8,按照前述方法套接鞍状弹性圈1-1,并通过锁扣拉绳1-7将折叠后的特制处置袋1-8连同套接鞍状弹性圈1-1一起捆扎,最小化缩小体积后存放备用。

如属一次性使用型号,选择合适处所,连同特制处置袋1-8连同套接鞍状弹性圈1-1一起丢弃。

本实用新型随身应急多用途袋状折叠便盆,设置鞍状弹性圈1-1和专用特制处置袋前期1-8,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场合的应急需求,具有设计精巧、操作便捷、使用舒适等特点,既适用多种场合和不同人群在出门旅行或堵车时的应急使用,可文明、有效地解决特殊情境下无法如厕的难题,避免尴尬和苦恼,因其可折叠且扁平放置,又可作为伤病行动不便人群的卧床便盆,且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易于携带、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应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具体实施例举方式,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所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精神和设计构思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某种修改、补充或类似的等同替换,而仅在形式上的修改、补充和替代,其均应被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