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6731阅读:1555来源:国知局
蒸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炊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蒸煮食物的新型蒸笼。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用于肠粉加工的蒸笼,结构包括蒸笼本体、设于蒸笼本体内的多层蒸格以及架设于蒸格上的蒸盘,其蒸笼本体由多块金属板拼焊而成,就如图1所示的蒸笼本体1,其正面的面板2由六块金属板拼焊而成,六块金属板拼焊连接后的空缺形成容置抽屉式蒸盘进出的长孔3。这种通过多块金属板拼焊而成的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会造成生产的金属板的下料多,为防止混淆,量产时,管理成本增高;2.多块金属板拼焊,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不易量产;3.所制造出来的蒸笼拼接口多,使用时,拼接口位置容易堆积用于制作肠粉的粉浆、调味料等,很难冲洗干净,严重影响蒸笼的卫生和外观美感。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拼接口少且易于进行清洗的蒸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接合口少、易于进行清洗且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新型蒸笼,具体是本蒸笼主体为由一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弯折并两端接合而成的四方框体,整个蒸笼主体的表面只有一个接合口,蒸笼主体的正面冲压有若干个长方形长孔,改变了现有的蒸笼本体由多块金属板拼焊而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这种整板冲压弯折成型的蒸笼主体整体美观,易于清洗,简化了蒸笼的制造工艺,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蒸笼,包括架设于蒸炉上的底座、焊接于底座上的蒸笼主体、密封焊接于蒸笼主体上的顶盖以及架设于蒸笼主体内的抽屉式蒸盘,所述蒸笼主体为由一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弯折并两端接合而成的四方框体。该整板冲压弯折而成的蒸笼主体只有一个接合口;为了使蒸笼主体的外观美感更好,可将接合口设于蒸笼主体的背面或侧面,如此,可保证蒸笼主体的正面没有任何接合口,使用时,蒸笼主体不会堆积粉浆等东西,易于清洗。最后,接合口位置采用焊接或铆接等方式接合,以最终完成蒸笼主体的加工。与现有技术采用多块金属板进行拼焊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整板冲压弯折形成的蒸笼主体的制造工艺简单,不需多次拼焊,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且整个蒸笼主体的表面只有一个接合口,易于进行清洗,易于保持蒸笼的卫生洁净,蒸笼主体的整体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蒸笼主体的正面冲压有若干个长方形长孔,每个长孔内的原不锈钢板分成左右上下四部分并分别形成沿长孔边缘向蒸笼主体内翻折的折边,其中左、右折边各固定一纵固定条,纵固定条的另一端固定于蒸笼主体的背板内表面。本实用新型这种通过整板冲压弯折成型的蒸笼主体的接合口只有一个,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蒸笼主体需用多块金属板拼焊连接的繁琐工序,本实用新型的蒸笼主体正面的长孔也是在冲压时形成,整体美观,易于清洗,改善了现有蒸笼主体的正面面板至少需用六块金属板进行拼焊且拼接口众多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折边与纵固定条配合实现抽屉式蒸盘于蒸笼主体内的平稳架设。

进一步地,所述左折边和右折边分别呈三角形,上折边和下折边分别呈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下折边焊接有前边缘高于后边缘的刮水槽,刮水槽长于抽屉式蒸盘的宽度。在蒸煮过程中,抽屉式蒸盘的下表面会积聚水蒸汽冷凝水;当拉出抽屉式蒸盘时,下折边起刮刀作用,将抽屉式蒸盘下表面的水蒸汽冷凝水刮掉,由刮水槽收集并导流至蒸笼主体的两侧,沿着蒸笼主体的两侧壁流进蒸炉的底座中,避免水蒸汽冷凝水漏落到下层蒸盘上,影响下层蒸盘食物的口感。为了防止刮水槽水满而溢出,所述刮水槽的外形为两端低、中间高,如此,刮水槽中的水蒸汽冷凝水可迅速从刮水槽两端排走。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内面板为导流板,导流板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导流板可迅速将积聚于其表面的水蒸汽冷凝水从两边导流至顶盖边缘滑落,从而流进蒸炉的底座中,避免水分滴落到最上层的蒸盘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蒸笼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提手。提手可方便人们搬动蒸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蒸笼主体为由一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弯折并两端结合而成的四方框体,与现有技术采用多块金属板拼焊而成的蒸笼本体相比,本实用新型这种整板冲压弯折成型的蒸笼主体的表面只有一个接合口,蒸笼主体正面的长孔为整板冲压弯折时形成,不需拼焊,整体美观,易于进行清洗,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蒸笼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蒸笼主体在弯折成框体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蒸笼主体在弯折成框体后的正面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蒸笼主体固定有纵固定条后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刮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蒸笼的顶盖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新型蒸笼,如图1和图8所示,包括架设于蒸炉上的底座4、焊接于底座上的蒸笼主体5、密封焊接于蒸笼主体上的顶盖6以及架设于蒸笼主体内的抽屉式蒸盘7,该蒸笼主体为由一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弯折并两端接合而成的四方框体。该整板冲压弯折而成的蒸笼主体只有一个接合口;为了使蒸笼主体的外观美感更好,本实施例将接合口设于蒸笼主体的背面,如此,可保证蒸笼主体的正面没有任何接合口,使用时,蒸笼主体不会堆积粉浆等东西,易于清洗。最后,接合口位置采用电焊的方式接合,以最终完成蒸笼主体的加工。与现有技术采用多块金属板进行拼焊的结构相比,本实施例采用整板冲压弯折形成的蒸笼主体的制造工艺简单,不需多次拼焊,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且整个蒸笼主体的表面只有一个接合口,易于进行清洗,易于保持蒸笼的卫生洁净,蒸笼主体的整体美观。

本实施例中,蒸笼主体的正面冲压有若干个长方形长孔8,每个长孔内的原不锈钢板分成左右上下四部分并分别形成沿长孔边缘向蒸笼主体内翻折的折边9,其中左、右折边各固定一纵固定条10,纵固定条的另一端固定于蒸笼主体的背板内表面。本实施例这种通过整板冲压弯折成型的蒸笼主体的接合口只有一个,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蒸笼主体需用多块金属板拼焊连接的繁琐工序,本实施例的蒸笼主体正面的长孔也是在冲压时形成,整体美观,易于清洗,改善了现有蒸笼主体的正面面板至少需用六块金属板进行拼焊且拼接口众多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折边与纵固定条配合实现抽屉式蒸盘于蒸笼主体内的平稳架设。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左折边11和右折边12分别呈三角形,上折边13和下折边14分别呈梯形。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下折边焊接有前边缘高于后边缘的刮水槽15,刮水槽长于抽屉式蒸盘的宽度。在蒸煮过程中,抽屉式蒸盘的下表面会积聚水蒸汽冷凝水;当拉出抽屉式蒸盘时,下折边起刮刀作用,将抽屉式蒸盘下表面的水蒸汽冷凝水刮掉,由刮水槽收集并导流至蒸笼主体的两侧,沿着蒸笼主体的两侧壁流进蒸炉的底座中,避免水蒸汽冷凝水漏落到下层蒸盘上,影响下层蒸盘食物的口感。为了防止刮水槽水满而溢出,所述刮水槽的外形为两端低、中间高,如此,刮水槽中的水蒸汽冷凝水可迅速从刮水槽两端排走。

本实施例的顶盖的内面板为导流板16,导流板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导流板可迅速将积聚于其表面的水蒸汽冷凝水从两边导流至顶盖边缘滑落,从而流进蒸炉的底座中,避免水分滴落到最上层的蒸盘上。

此外,蒸笼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提手17。提手可方便人们搬动蒸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