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351阅读:5594来源:国知局
陶瓷筷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筷子,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古称箸,一种由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大家都知道筷子,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它。我们最熟悉的是竹筷子和木筷子。可以说筷子是我们的一生中非常亲密的朋友,也因为这样,人们对筷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好用,实用,还要健康环保。而竹筷子和木筷子由于疏松的材质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变形,不易清洗,还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另外,现有的一些筷子用料单一,有的采用多段组合而成,但普遍存在组合不紧密,固定不牢固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筷子,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易于清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陶瓷筷子,包括筷子本体,筷子本体包括琉璃握柄和陶瓷筷体,琉璃握柄的底端设有槽孔,陶瓷筷体的上端设有与槽孔相适应的插柄,插柄通过粘接剂插接到槽孔中,陶瓷筷体与琉璃握柄相接处的外侧设置包边,所述陶瓷筷体的中部设有过渡体,过渡体的上部为方形筷体,过渡体的下部设有柱形筷体,方形筷体、柱形筷体与过渡体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优选,琉璃握柄的底端设有三个槽孔,槽孔呈三角形分布,陶瓷筷体的上端设有与槽孔相适应的三个插柄。

进一步优选,琉璃握柄与陶瓷筷体长度的比例为1:1.5~1:2。

进一步优选,琉璃握柄为方形琉璃握柄。

进一步优选,包边为金属包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筷子采用陶瓷和琉璃制成,内部结构致密,不会滋生细菌,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易于清洁,使用更安全,更健康,还非常耐用;琉璃握柄与陶瓷筷体长度的比例适中,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手握琉璃握柄,在提高了舒适度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在使用时的艺术享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另外,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连接牢固,不易松动,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琉璃握柄;2、包边;3、过渡体;4、柱形筷体;5、陶瓷筷体;6、插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筷子,包括筷子本体,筷子本体包括琉璃握柄1和陶瓷筷体5,陶瓷筷体5经过高温烧制,内部结构致密,不会滋生细菌,琉璃握柄1的底端设有槽孔,陶瓷筷体5的上端设有与槽孔相适应的插柄6,插柄6通过粘接剂插接到槽孔中,陶瓷筷体5与琉璃握柄1相接处的外侧设置包边2,包边2主要起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所述陶瓷筷体5的中部设有过渡体3,过渡体3的上部为方形筷体,过渡体3的下部设有柱形筷体4,柱形筷体4自上向下直径逐渐减小;方形筷体、柱形筷体4与过渡体3呈一体结构,过渡体3主要是实现陶瓷筷体5由方形筷体向柱形筷体4处的平稳过渡,过渡体3的上端呈方形,下端呈柱形,中部由方形向柱形渐变,使人们使用起来不会有违和感,方形筷体便于抓握,不会滑动。

其中,琉璃握柄1的底端设有三个槽孔,槽孔呈三角形分布,陶瓷筷体5的上端设有与槽孔相适应的三个插柄6,三角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琉璃握柄1和陶瓷筷体5连接牢固,不会转动;琉璃握柄1与陶瓷筷体5长度的比例为1:1.5~1:2,比例适中,便于抓握;琉璃握柄1为方形琉璃握柄;包边2为金属包边,固定效果好,并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

使用时,手持琉璃握柄1,使用柱形筷体4夹持菜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