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床,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收起的组合沙发床。
背景技术:
沙发床作为一种可拓展功能的家具广泛用于普通家庭生活,特别是在一些小户型的居室中体现出突出的价值。称之为沙发床,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它都是以收折的状态放置在客厅中,当需要作为床使用时,它又可以展开成床的形态。
目前,关于沙发床的收折方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523065A的中国发明专利(以下称为对比文件1)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由支撑底座和移动底座组成的底座,支撑底座成型有支撑框,移动底座成型有支撑台,支撑框包围支撑台侧面,支撑框与支撑台相邻面之间连接有滑轨,滑轨沿移动底座运动方向平行设置,底座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扶手,底座的后侧铰接有靠背,且靠背由相互铰接的前靠背和后靠背组成,在支撑台上铺设有可以拆卸的坐垫,使用时,首先将坐垫拆下,然后把支撑台沿滑轨滑出,将铰接的两块靠背沿铰接轴线展开铺设至底座上,最后将坐垫与靠背相对和铺设在移动底座上,形成沙发床。
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中,参照其说明书附图2和图3,展开的沙发床的整体长度受限于支撑块与支撑台的展开长度,当两块靠背再加上坐垫的长度超过这个展开长度时,就会出现图3中所示的状况:坐垫的一部分是悬在滑动底座上表面的。由于坐垫、靠背等本身质地较软,悬空的部分由于底部支撑,因此实际展开后的沙发床的这个部分,是无法承受重量的,因此,展开后的沙发床本身的支撑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沙发床,其通过对支撑底座和地移动底座的结构的改变,使展开后的沙发床的每个部分均可靠支撑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沙发床,包括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沙发,所述沙发包括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坐垫,所述支撑底座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滑动设置有一沙发床,所述沙发床包括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滑动框、海绵垫,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海绵垫上升至与坐垫的顶面齐平,或者下降至地面贴合所述滑动框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有: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框上的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框上的第二连杆;由互成钝角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成的折杆,且第一支杆的两端转动连接至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端部;第三连杆,其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杆的端部;第四连杆,其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另一端转动连接至滑动框上;所述海绵垫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上,当所述海绵垫上升至与坐垫的顶面齐平时,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滑动框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沙发本身独立支撑于地面上,其支撑本身不受沙发床的设置的影响;而对于沙发床而言,其上设置的海绵垫不会直接压在沙发上,因此,沙发床的展开并不会增加沙发的支撑负担;沙发床本身的支撑强度只取决于连杆机构,而在连杆机构中,固定于海绵垫底部的第三连杆相当于整个连杆机构的机架,折杆相当于驱动整个连杆机构动作的主动件,而第一连杆本身为折杆的从动件,作用类似于连杆机构中的曲柄,而第四连杆与滑动框的转接点,以及第一连杆与滑动框之间的转接点之间相当于整个连杆机构的连杆,而当海绵垫上升至与坐垫的顶面齐平时,第一连杆与滑动框的共线,相当于连杆机构中的曲柄与连杆共线,连杆机构在这个状态下处于死点位置,因此,海绵垫向上齐平于坐垫的顶面的状态被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所保证,其支撑可靠度高;综上,无论是沙发还是滑动连接的沙发床,均具有独立且可靠的支撑,那么整个组合沙发床的支撑就变得极为可靠。
优选地,所述沙发的支撑底座上还转动连接有一个可以翻转至于所述坐垫的顶面齐平的靠背,所述靠背上背离支撑底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靠背向外翻转,使其与沙发的顶面齐平,可以在沙发床、支撑底座的组合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放平后的组合沙发床的面积,而支撑腿则用于支撑放平的靠背,使这部分的面积具有可靠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靠背与所述支撑底座的转接点处还设置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可以实现两个极限位置的自动锁定,而靠背恰好需要两个位置的固定:竖起时以及放平时,因此,增设的扭簧可以使靠背在竖直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满足倚靠的需要;在放平时可以保持水平的翻转状态,使展开后的床面不会意外弹起。
优选地,所述滑动框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框需要向外滑动以展开成床的结构或者滑入沙发的支撑底座下的收纳空间内,因此,向外拉出或者向内滑入沙发床的过程耗力较大,增加万向脚轮可以将滑动框与地面之间的滑动形式以万向脚轮的滚动替代,以使收起和展开沙发床的过程轻便。
优选地,所述滑动框包括有一平行于所述支撑底座的矩形边框,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矩形边框上,所述矩形边框上首先滑出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向上延伸有一前边框,且所述前边框的上边缘与所述海绵垫的边缘齐平,所述前边框外包设有海绵包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边框与沙发的支撑底座之间滑动,带动沙发床相对于沙发的滑动展开或者收折,并且,海绵垫在向下收起时会支撑于矩形边框上;而在收起沙发床时,包有海绵包层的前边框可以直接挡住沙发床的外侧边,即收折后沙发床不会外露,不影响组合沙发床作为单独的沙发使用。
优选地,所述收纳腔内滑动框滑动连接的两侧壁上还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有固定至收纳腔的侧壁上的转轴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滚子,所述滑动框与所述滚子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框与支撑底座之间滑动连接,则两者至少有两边要相互接触并相对滑动,增加的滚子可以使滑动框与支撑底座之间的摩擦形式变成滚动摩擦,使其与支撑底座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磨损更小。
优选地,所述转轴外还套设有以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收纳腔的侧壁上,另一端抵于所述滚子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子完全固定于转轴上时,一旦滑动框滑动的轨迹发生偏移,就可能造成滚子卡死,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当滑动框偏斜时,滚子可以以自身的移动以适应该轨迹误差,当误差消失后,复位弹簧的弹性力可以再次推动滚子复位。
优选地,所述滑动框上朝向收纳腔侧壁的方向还延伸形成有一折边,所述滚子与所述万向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折边的上下两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边的上表面为滚子滚过的滚道,而其下表面受到万向脚轮的支撑,因此,折边的滑动轨迹是位移确定的,因此,与之相固定的滑动框的运动轨迹也是唯一确定的,那么,滑动框相对于支撑底座的滑动方向就是固定的,则沙发床的滑出过程更加平稳。
优选地,所述沙发的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对扶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合沙发床收起作为沙发使用时,扶手可以使沙发的舒适性提高;当沙发床滑出支撑底座并拼接形成整个床面时,扶手又可以作为床的挡边,防止床上的人翻身时掉落。
优选地,所述海绵垫上还固定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沙发床的上升和回落过程,都需要依赖于连杆机构的动作实现,上升之前,海绵垫贴合于滑动框上,通过拉环可以方便地给连杆机构施加一个拉力,使其带动海绵垫上升并固定于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当收起海绵垫时,连杆机构要通过死点位置,则必然要在第四连杆上施加驱动力,增加的拉环可以带动海绵垫动作并将驱动力传递至第四连杆上,使其通过死点并回收至滑动框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沙发本身独立支撑于地面上,其支撑本身不受沙发床的设置的影响;而对于沙发床而言,其上设置的海绵垫不会直接压在沙发上,因此,沙发床的展开并不会增加沙发的支撑负担;沙发床本身的支撑强度只取决于连杆机构,而在连杆机构中,固定于海绵垫底部的第三连杆相当于整个连杆机构的机架,折杆相当于驱动整个连杆机构动作的主动件,而第一连杆本身为折杆的从动件,作用类似于连杆机构中的曲柄,而第四连杆与滑动框的转接点,以及第一连杆与滑动框之间的转接点之间相当于整个连杆机构的连杆,而当海绵垫上升至与坐垫的顶面齐平时,第一连杆与滑动框的共线,相当于连杆机构中的曲柄与连杆共线,连杆机构在这个状态下处于死点位置,因此,海绵垫向上齐平于坐垫的顶面的状态被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所保证,其支撑可靠度高;综上,无论是沙发还是滑动连接的沙发床,均具有独立且可靠的支撑,那么整个组合沙发床的支撑就变得极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沙发床收起呈沙发状的示意图;
图2是沙发床以及靠背均展开成整个床体的示意图;
图3是连杆机构支撑海绵垫处于死点位置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图4是为显示靠背与沙发之间的扭簧以及沙发底部结构所做的三维结构图;
图5是自靠背方向观察展开沙发床的示意图;
图6是为显示滚动组件的具体结构所做的图5中的局部放大视图A。
图中,1、沙发;10、支撑底座;11、坐垫;12、收纳腔;2、沙发床;20、滑动框;200、矩形边框;2000、折边;201、前边框;202、滚动组件;2020、转轴;2021、滚子;2022、复位弹簧;21、海绵垫;210、拉环;22、连杆机构;220、第一连杆;221、第二连杆;222、折杆;2220、第一支杆;2221、第二支杆;223、第三连杆;224、第四连杆;23、万向脚轮;3、靠背;30、扭簧;4、扶手;5、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组合沙发床,如图1中所示,包括有沙发1和可以收起至沙发1底部的沙发床2。具体来说:
如图2和4中所示,沙发1包括有固定支撑与地面上的支撑底座10,支撑底座10的下方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前端开口的收纳腔12,以容纳收折的沙发床2,支撑底座10上表面上设置有坐垫11,在支撑底座10的两端还设置有一对扶手4;
沙发床2包括有可以滑入或者滑出收纳腔12的滑动框20、海绵垫21以及连接于海绵垫21底部与滑动框20上表面之间的连杆机构22,海绵垫21底部设置有一定硬度的硬质板,并且,连杆机构22固定至硬质板上,以防止海绵垫21过软导致的支撑不可靠的问题;
其中:如图3中所示,连杆机构22包括有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21、折杆222、第三连杆223、第四连杆224以及若干转动副。第一连杆220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于滑动框20上,第二连杆221的一端也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至滑动框20上,且这个转动点与第一连杆220的转接点间隔一段距离,折杆223包括有弧形钝角设置的第一支杆2220和第二支杆2221,第一支杆2220的两端转动连接至第一连杆220和第二连杆221的端部,第二折杆2221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三连杆223的一端,第三连杆2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第四连杆224的一端,第四连杆2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滑动框20上,第三连杆223的杆面与海绵垫21贴合并固定,用于带动海绵垫21升降运动。
连杆机构22从原理上可以简化为一个具备死点位置的曲柄连杆机构,由机械原理可知,当曲柄为机构的从动件,且曲柄与机构中的连杆共线时,机构在这个状态下具有死点位置,无外力施加至特定位置,机构会保持这个状态并锁紧。在连杆机构22中,第三连杆223固定至海绵垫21的底部,可以看作整个机构的机架;而第四连杆224在滑动框20的铰接点与第一连杆220在滑动框20的铰接点之间的滑动框20部分为连杆部分,而第一连杆221为机构中的曲柄,且折杆222为整个连杆机构的主动件,此时,第一连杆221为折杆222的从动件,且为机构的中曲柄,因此,如图3中所示的状态,当第一连杆221与连杆共线时,也就是它与滑动框20重合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而此时,第三连杆223将海绵垫21举升至于沙发1上的坐垫11齐平的高度处,此后,机构的死点位置将其保持在这个位置不变动,那么,海绵垫21将保持与坐垫11齐平且不发生自动下降,使连杆机构22对海绵垫21的支撑可靠。
在海绵垫21的最外边上缝合固定有一拉环210,用于驱动连杆机构22通过死点位置并使海绵垫21下降。
滑动框20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中所示,其包括有一矩形边框200、设置于矩形边框200上首先滑出沙发1底部的一边的前边框201,其中,矩形边框200为整个沙发床2的滑动支撑部分,连杆机构22就设置在矩形边框200上平行于沙发床2滑动方向的两侧。在矩形边框200的四角上设置有将其滑动支撑于地面上的万向脚轮23,以便利于拉出或者收回沙发床2的过程;矩形边框200朝向收纳腔12的侧壁方向伸出两个折边2000,在滑动框20滑过的收纳腔12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四组滚动组件202,每个侧边分别有两组,滚动组件202与折边2000配合,这样,折边2000上表面与滚动组件202配合,下表面被万向脚轮23支撑于地面,以限定沙发床2的滑动轨迹。
具体地说,如图5至6中所示,滚动组件202包括有固定于收纳腔12侧壁上的转轴2020、转动配合与转轴2020上的滚子2021以及压缩于滚子2021与侧壁之间且套设于转轴2020外表面的复位弹簧2022,滚子2021上的孔径略大于转轴2020的轴径,以使其可以稍稍沿转轴2020滑动或者小角度摆动,复位弹簧2022给予其复位至于转轴2020同轴线的弹性力,当矩形边框200向外滑动发生轻微偏斜时,滚子2021以自身的偏移或者沿转轴2020的滑动适应其偏移,防止滚子2021卡死,当偏移回复后,复位弹簧2022完成滚子2021的复位。
实施例2
一种组合沙发床,如图4中所示,包括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在支撑底座10上相对于沙发床2滑出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靠背3,其与支撑底座10转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扭簧30,扭簧30的两个极限位置为靠背3竖直立起和翻转至于坐垫11齐平两处。并且,为了保证由靠背3表面增加的面积可靠支撑于地面上,在靠背3背面的上端设置有两根支撑腿5,这样,翻转放平的靠背3会受到支撑腿5的支撑力,从而可靠支撑于地面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