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降噪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28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降噪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多级降噪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种类繁多,但是使用多级降噪的吸尘器很少,尤其是采用多个或辅助的出风口进行降噪功能的吸尘器。传统吸尘器的出风降噪结构十分简单,采用的是单腔向上的出风方式,传统方式的出风口结构使用的是简单的网状小圆形,降噪能力不理想,出风口的空气分子碰撞频率很大,产生的噪声很大,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吸尘器结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多级降噪式吸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多级降噪式吸尘器,包括电机、桶盖、集尘桶,所述的集尘桶顶端内部设置有桶盖,桶盖内部通过密封圈设置有电机;电机底部外侧设置有电机内罩,电机内罩设置于桶盖内;同时,电机内罩顶端设置有电机外罩,电机外罩顶端设置有顶盖,顶盖底部与桶盖相连接;其中,集尘桶底部设置有底座;此外,电机外罩上设有出风板,出风板上设置有消音海绵,同时,出风板出风口方向为向下结构;

所述的电机外侧与桶盖内壁构成第一级风腔,第一级风腔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海绵;

所述的电机外罩与电机内罩通过各自内部结构分别构成第二级风腔、第三级风腔,其中,第二级风腔底部设置有通孔与第一级风腔相连接,第二级风腔上设置有两个空区与第三级风腔相连接;

所述的顶盖内部底端与电机外罩顶端构成冷却总进风道,同时,冷却总进风道通过电机外罩、电机、电机内罩分别形成冷风进风道、冷风出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采用多级风道方式进行降噪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吸尘器的运行产生的噪声;出风口设计在吸尘器的侧面,采用侧下吹风的方式,避免将灰尘吹向使用者的脸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级降噪式吸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3、桶盖5、集尘桶7,所述的集尘桶7顶端内部设置有桶盖5,桶盖5内部通过密封圈设置有电机3;电机3底部外侧设置有电机内罩4,电机内罩4 设置于桶盖5内;同时,电机内罩4顶端设置有电机外罩2,电机外罩2顶端设置有顶盖1,顶盖1底部与桶盖5相连接;其中,集尘桶 7底部设置有底座8;此外,电机外罩2上设有出风板6,出风板6 上设置有消音海绵,同时,出风板6出风口方向为向下结构。在专利实际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首先,所述的电机3外侧与桶盖5内壁构成第一级风腔9,第一级风腔9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海绵,形成第一级降噪结构;其次,所述的电机外罩2与电机内罩4通过各自内部结构分别构成第二级风腔10、第三级风腔11,其中,第二级风腔10 底部设置有通孔与第一级风腔9相连接,第二级风腔10上设置有两个空区与第三级风腔11相连接,第二级风腔10、第三级风腔11构成第二级与第三级降噪结构;最后。所述的顶盖1内部底端与电机外罩2顶端构成冷却总进风道12,同时,冷却总进风道12通过电机外罩2、电机3、电机内罩4分别形成冷风进风道13、冷风出风道14,充分对吸尘器自身进行散热。在专利实际安装过程中,如图1、图2 所示,首先,需要将桶盖5安放在集尘桶上,把电机3连同密封圈安放在桶盖5的内部卡槽中,构成第一级的主风道;其次,将电机内罩 4安放在电机3上,再把电机外罩2安放在电机内罩4上,这里形成第二级风腔10、第三级风腔11;第二级风腔10底部通过两个孔与第一级风腔连通,第二级风腔10的后侧面设置的两个空区与第三级风腔11相通;其中,第二级降噪是由电机内罩4将第一级风平均分成两路从电机外罩2带有出风板6的出风口排出,出风口装有海绵进行降噪;此外,将顶盖1安装并形成冷风降温结构,这一级为辅助的冷却总进风道12;通过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电机外罩2内,冷却总进风道12冷风腔的空间被中间挡板分成两部分,即冷风进风道13、冷风出风道14;其中,顶盖1的对称两侧有两个凸起的部分将冷风引向下排出;最后,通过集尘桶7和底座8构成整个静音系统。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