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滤芯的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水污染日趋严重,饮用水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过滤水杯因其内部设有过滤装置,相比于普通水杯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过滤水杯的杯体大多一体成型,过滤装置固装在杯体内壁中,拆卸和清洗都比较麻烦。且大多仅在上杯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喝水时需要拧开杯盖并倾斜过滤水杯,使水流出,但已被过滤的水会再次通过过滤装置,可能会将少量杂质或有害物质带出,使净化过的水被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具有滤芯的水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滤芯的水杯,通过内外杯的结构设置,创新地采用下压式过滤方式对原水进行过滤,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水质净化,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滤芯的水杯,具有一外杯和一内杯,所述内杯插入所述外杯内,其中,一滤芯设置于所述内杯的底部,并且所述滤芯的出口端与所述内杯的底部流体连接,用于使经所述滤芯过滤后的净水经由所述滤芯的出口端及所述内杯的底部,进入所述内杯内。
优选地,所述滤芯为可更换式滤芯,便于用于按需要定期更换滤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杯的长度小于所述外杯的长度,使得所述内杯插入所述外杯内时,所述内杯的底部与所述外杯的底部内侧之间形成一间距。所述间距提供了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可以放置茶叶或其他冲泡用品,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杯靠近其底部的内表面上设置一第一凸肋,所述滤芯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肋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的外周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一第一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杯底部的外表面上套设一第一密封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夹设于所述外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杯的外表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面向所述外杯内表面的表面上设置至少一第二凸肋,使得所述内杯与所述外杯之间形成一空隙。所述空隙可以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具有保温功能,同时还可以避免结露现象,防止渗水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杯的杯口由所述内杯杯体向外延伸形成凸缘,在所述凸缘外套设一第二密封元件,使得所述内杯的所述凸缘经由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外杯的杯口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杯还包括一上盖,所述上盖通过螺纹与所述外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水杯中,通过所述内杯中的滤芯设置,使得在原水进入所述外杯后,通过装入所述内杯实现下压式过滤,在实现结构简单的同时确保了水质的净化质量。同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中,所述内杯底部与外杯底部内侧之间的间距提供了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可以放置茶叶或其他冲泡用品,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而所述内杯杯壁与所述外杯杯壁之间的空隙则可以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具有保温功能,同时还可以避免结露现象,防止渗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杯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所述水杯底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杯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知道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杯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所述水杯底侧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的,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滤芯的水杯10,具有一外杯12和一内杯14,所述内杯14插入所述外杯12内。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所述内杯14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在所述内杯14的底部设置一滤芯141,在所述内杯14靠近其底部的内表面上设置一第一凸肋142,所述滤芯141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肋142上。如图所示的,所述滤芯141的出口端1412与所述内杯14的底部流体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经所述滤芯141过滤后的净水经由所述滤芯的出口端1412及所述内杯的底部,进入所述内杯14内。
所述滤芯14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凹槽1414,在所述凹槽1414内设置一第一密封圈1416,用于使所述滤芯141与所述内杯14密封连接。
请参见图2,如图2所示的,在所述内杯14底部的外表面上套设一第一密封元件143,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夹143设于所述外杯12的内表面与所述内杯14的外表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143面向所述外杯12内表面的表面上设置至少一第二凸肋1432,使得所述内杯14与所述外杯12之间形成一空隙。
请参见图1,如图1所示的,所述内杯14的杯口由所述内杯杯体向外延伸形成凸缘144,在所述凸缘144外套设一第二密封元件145,使得所述内杯14的所述凸缘144经由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45与所述外杯12的杯口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45使所述内杯14与所述外杯12的杯壁之间的密封空隙形成一密封空间,可以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10具有保温功能,同时还可以避免结露现象,防止渗水现象。
请继续参见图1,所述水杯10还包括一上盖16,所述上盖16通过螺纹与所述外杯12连接。
使用时,请参见图3A~3C,首先向所述外杯12内灌入原水20,接着,将所述内杯14插入所述外杯12内。此时,在所述内杯14的插入过程中,由于下压力的作用,使所述外杯12内的原水经由所述滤芯141的过滤后,净水30进入所述内杯14内,可以直接饮用。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由于所述内杯14的长度小于所述外杯12的长度,并且结合所述内杯14杯口上的所述凸缘144,使得所述内杯14插入所述外杯12内时,所述内杯14的底部与所述外杯12的底部内侧之间形成一间距146。用户可以实际需要在向所述外杯12灌入原水前向所述外杯12内放置诸如茶叶等冲泡用品,随后再灌入原水并向所述外杯12内插入所述内杯14,由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143的设置,使得诸如茶叶等冲泡用品最终聚集在所述间距146中。这样,既能按照实际需要冲泡饮品,又不用担心冲泡饮品时所产生的杂质混入饮用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水杯中,通过所述内杯中的滤芯设置,使得在原水进入所述外杯后,通过装入所述内杯实现下压式过滤,在实现结构简单的同时确保了水质的净化质量。同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中,所述内杯底部与外杯底部内侧之间的间距提供了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可以放置茶叶或其他冲泡用品,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而所述内杯杯壁与所述外杯杯壁之间的空隙则可以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杯具有保温功能,同时还可以避免结露现象,防止渗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