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酒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酒杯中,比较常用的是高脚酒杯,由于高脚酒杯的外观十分美观,因此,目前市面上高脚酒杯不仅仅是用在酒桌上,也可以用作装饰用途,即作为装饰品使用,目前的高脚酒杯,在运输时,由于杯身是大于杯底的,这样杯子码放在一起的时候,杯身容易发生晃动,容易导致酒杯相互碰撞,继而打碎杯子,此外,由于酒杯会左右晃动,这样杯底容易将杯身内壁划伤,杯身的内壁存在刮痕之后,作为观赏使用的酒杯就失去了商品价值。
另外,现有的高脚酒杯一般都是无盖酒杯,当酒杯内放有盛装的酒后,容易导致灰尘落入酒中,这样的酒水人们就没办法再次服用了,这样也就导致了酒水的浪费。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杯,旨在解决现有的酒杯无法在码放时使相邻酒杯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酒杯,其中,包括杯身以及杯底,所述杯身与所述杯底之间设置有杯杆,所述杯身为正方体结构,所述杯身上设置有杯口,所述杯口为圆 弧形结构,所述杯口上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杯口相适配,所述杯盖内设置有杯底固定卡槽,所述杯身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杯底相适配,所述凹槽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杯底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杯底的低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防滑垫内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身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个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杯杆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适配。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身的一侧设置为透明,另外三侧设置为非透明,所述透明的一侧上设置有刻度。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杆上设置有手握区域。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盖的边缘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
所述酒杯,其中,所述杯底为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圆形凹部,所述圆形凹部内设置有水晶球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酒杯,通过凹槽结构的设计,使酒杯在码放时,可固定相邻两个酒杯的位置,防止磕碰,造成破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酒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酒杯中杯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酒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酒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酒杯中杯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杯身100以及杯底200,所述杯身100与所述杯底200之间设置有杯杆300,所述杯身100为正方体结构,所述杯身100上设置有杯口101,所述杯口101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杯口101上设置有杯盖400,所述杯盖400上设置有卡槽401,所述卡槽401与所述杯口101相适配,所述杯身10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结构102,所述凹槽结构102与所述杯底200相适配,所述凹槽结构102内设置有第一磁铁103,所述杯底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201,所述杯底200的低端设置有容纳腔202,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防滑垫203,所述防滑垫203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防滑垫203内设置有减重孔204。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身1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杯杆300,所述杯杆300与所述杯底200为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身100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4,所述底座104内设置有一个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杯杆300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适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身100的一侧设置为透明,另外三侧设置为非透明,所述透明的一侧上设置有刻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杆300上设置有手握区域。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盖400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盖400的边缘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403。
更进一步的,所述杯底200为实心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圆形凹部205,所述圆形凹部205内设置有水晶球结构206。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