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拉窗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853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拉窗帘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高校宿舍和各居民住房等等的门锁,都主要采用遥控的或需要亲自手动拉窗帘的。特别在各高校大学生宿舍,学生在学习、玩电脑或躺在床上的时候都懒得起来拉窗帘,这是造成了许多麻烦。如今流行各种无线智能拉窗帘系统,可以想象该系统的成本需要增加多少,而且也不利于密集的安装,密集安装会造成各种干扰信号,导致出错,降低的安全的可靠性;此外现有的智能的拉窗帘系统都设计单片机模块或某种微处理器,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拉窗帘装置,能对墙体电线实时检测,通过显示模块提醒人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拉窗帘装置包括PWM产生模块1、单刀多掷开关S2、放大器模块3、H桥模块4、电机5;其中PWM产生模块1与单刀多掷开关S2一端相连,单刀多掷开关S2另一端与放大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模块3的输出口与H桥模块4相连,H桥模块4再与电机5相连,由电机5控制窗帘的移动。

所述PWM产生模块1包括555定时器、电阻R1、R3、R4、电容C1、C2、滑动变阻器R2和二极管D1;其中,555定时器的4脚和8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其4脚和8脚并联后依次通过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的1脚和3脚、电阻R3连接在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通过电容C1接地,滑动变阻器R2的2脚与555定时器的7脚连接,555定时器的7脚连接着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4与555定时器的6脚和2脚连接,555定时器的5脚与电容C2串联后与1脚一起接地;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端连接着单刀多掷开关S2的一端连接,单刀多掷开关S2的1端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后与电机M的一端连接,电机M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后,通过依次电阻R9、R7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6连接在单刀多掷开关S2的2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PWM产生模块1产生PWM信号通过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1端,使三极管Q1导通,导致三极管Q2和Q5导通,从电机M正转,拉起窗帘;当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2端时,使三极管Q3导通,导致三极管Q3和Q4导通,从电机M反转,拉开窗帘;当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0端时,电机M停止工作。

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第一步:PWM产生模块1产生PWM信号;

第二步:当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1端时,使三极管Q1导通,导致三极管Q2和Q5导通,从电机M正转,拉起窗帘;

第三步:当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2端时,使三极管Q3导通,导致三极管Q3和Q4导通,从电机M反转,拉开窗帘;

第四步:当单刀多掷开关S接通0端时,电机M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及智能拉窗帘;

(2)成本低,安全性高;

(3)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电路结构框图;

图中:1-PWM产生模块,2-单刀多掷开关S,3-放大器模块,4-H桥模块,5-电机;R1、R3、R4、R5、R6、R7、R8、R9、R10-定值电阻,R2-滑动变阻器;C1、C2-无极电容, D1 -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拉窗帘装置包括PWM产生模块1、单刀多掷开关S2、放大器模块3、H桥模块4、电机5;其中PWM产生模块1与单刀多掷开关S2一端相连,单刀多掷开关S2另一端与放大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模块3的输出口与H桥模块4相连,H桥模块4再与电机5相连,由电机5控制窗帘的移动。

所述PWM产生模块1包括555定时器、电阻R1、R3、R4、电容C1、C2、滑动变阻器R2和二极管D1;其中,555定时器的4脚和8脚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其4脚和8脚并联后依次通过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的1脚和3脚、电阻R3连接在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555定时器的2脚和6脚通过电容C1接地,滑动变阻器R2的2脚与555定时器的7脚连接,555定时器的7脚连接着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4与555定时器的6脚和2脚连接,555定时器的5脚与电容C2串联后与1脚一起接地;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端连接着单刀多掷开关S2的一端连接,单刀多掷开关S2的1端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后与电机M的一端连接,电机M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后,通过依次电阻R9、R7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6连接在单刀多掷开关S2的2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