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坐姿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26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矫正坐姿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矫正坐姿座椅。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通常比较紧张,在上课读书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注意坐姿,时间长了很多学生都有近视和驼背的现象。而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办公室白领都有或多或少的肩颈问题,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坐姿不良导致的肩颈乳酸堆积,经络不通,气血循环不畅,轻微的是肩颈酸痛,稍微严重的是有偏头痛,头晕的症状。而臀部的毛囊炎同样是困扰广大学生及办公室人员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夏天,夏天天气干燥炎热,加上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该病主要是坐着时间太长,导致压迫屁股那边无法通风和潮湿引起的,进而发生汗毛孔堵塞无法通气。一般的座椅,其结构通常包括靠背、坐板和支腿,上面没有设置矫正坐姿和调节座椅温度的装置。据生理学知识,人体落坐后,脊柱被强制改变自然的曲度,由此形成的椎间压力使人在久坐之后感到腰酸背疼。而坐椅设计需综合考虑功能、结构、造型、色彩、材料、生产等多方面因素并要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及人体活动规律,最大限度地减轻“坐疲劳”,同时达到安全、方便、舒适、美观之目的。

申请号为201220360547.9的实用新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矫正坐姿的座椅,其结构包括靠背、坐板和支腿,所述的靠背上设有弹性带,所述的弹性

带一端固定在靠背一个上角,另一端固定在对角 ;所述的靠背上中间位置还固定设有一个凸起。 该种可矫正坐姿的座椅,由于弹性带易变形,导致矫正效果不好,在弹性带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会产生局部高温,提高了发生皮肤病的机率,且使得座椅舒适度下降,而且这样的设计无法调节座椅椅座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矫正坐姿且可以调节椅座处温度的座椅。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矫正坐姿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椅背侧部的若干盲孔以及与所述盲孔活动连接的矫正机构,所述座椅本体的椅座处设置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矫正机构包括U型杆以及与所述U型杆两端部铰接且能够与所述盲孔锁定的锁紧件。

所述矫正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杆前端的柔性带以及贯穿所述两根支撑杆后端且与所述盲孔锁定的紧锁件,所述柔性带一端设置安全扣,另一端与其中一根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铆钉连接。所述安全扣7与另一根支撑杆采用卡环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上部的导热椅面、设置在所述导热椅面下部的导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热管端部与尾部的循环模块。

所述座椅椅座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

所述座椅椅背上设置镂空花纹。

所述座椅椅座设置座椅椅面,所述座椅椅面表面设置若干孔洞。

所述循环模块包括设置在座椅本体下部的水箱、设置在所述水箱处的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出水口与所述导热管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口沉入所述水箱下部,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箱处。

所述微型水泵与设置在座椅本体侧部的微型水泵开关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开关与设置在其旁边的移动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矫正坐姿座椅,使用时,先将座椅放置在距离写字桌或电视机适当的位置,然后根据人体坐高调整U型杆或者支撑杆的高度。座椅椅座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座椅椅背上设置镂空花纹,采用这样的设计后座椅的通风透气功能更佳。座椅椅面与座椅采用卡入式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椅面可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另外座椅本体的椅座处设置的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为水循环模式,运行时通过水体流动带走椅面传来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椅面处的局部湿热程度,且非常环保。本矫正坐姿学生座椅构造简单,方便实用,矫正作用明显,并且可以实现降低椅面处的局部湿热程度的功能,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使用过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座椅第一种实施方式锁紧件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座椅第二种实施方式紧锁件件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椅座横剖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5、7、9、10对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矫正坐姿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椅背3侧部的若干盲孔12以及与所述盲孔12活动连接的矫正机构,所述座椅本体的椅座2处设置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矫正机构包括U型杆11以及与所述U型杆11两端部铰接且能够与所述盲孔12锁定的锁紧件13。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上部的导热椅面6、设置在所述导热椅面6下部的导热管15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热管15端部与尾部的循环模块。

所述座椅椅座2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4。

所述座椅椅背3上设置镂空花纹9。

所述座椅椅面6与椅座2为卡入式连接。

所述循环模块包括设置在座椅本体下部的水箱17、设置在所述水箱17处的微型水泵16、所述微型水泵16出水口与所述导热管15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6的进水口沉入所述水箱17下部,所述导热管15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箱17处。

所述微型水泵16与设置在座椅本体侧部的微型水泵开关5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开关5与设置在其旁边的移动电源18相连接。

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方案,首先要根据人体坐高通过改变盲孔12的选择来调整U型杆11的高度,然后用锁紧件13固定U型杆11的位置,所述锁紧件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螺钉。人坐下时将U型杆11旋转到胸前位置,以防止人体不自觉前倾,起身前将U型杆旋转到背后。座椅椅座2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4;座椅椅背3上设置镂空花纹9,采用这样的设计后座椅的通风透气功能更佳。座椅椅面6与椅座2采用卡入式连接,方便椅面6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另外座椅本体的椅座处2设置的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为水循环模式,运行时,打开微型水泵开关5,水体流动带走椅面6传来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椅面6处的局部湿热程度,且非常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3、4、6、8、9、10对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二:一种矫正坐姿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椅背3侧部的若干盲孔12以及与所述盲孔12活动连接的矫正机构,所述座椅本体的椅座2处设置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矫正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10、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杆10前端的柔性带8以及贯穿所述两根支撑杆10后端且与所述盲孔12锁定的紧锁件14,所述柔性带8一端设置安全扣7,另一端与其中一根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铆钉连接。所述安全扣7与另一根支撑杆采用卡环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上部的导热椅面6、设置在所述导热椅面6下部的导热管15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热管15端部与尾部的循环模块。

所述座椅椅座2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4。

所述座椅椅背3上设置镂空花纹9。

所述座椅椅面6与椅座2为卡入式连接。

所述循环模块包括设置在座椅本体下部的水箱17、设置在所述水箱17处的微型水泵16、所述微型水泵16出水口与所述导热管15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6的进水口沉入所述水箱17下部,所述导热管15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箱17处。

所述微型水泵16与设置在座椅本体侧部的微型水泵开关5相连接,所述微型水泵开关5与设置在其旁边的移动电源18相连接。

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首先要根据人体坐高通过改变盲孔12的选择来调整两根支撑杆10的高度,然后用紧锁件14固定两根支撑杆10的位置,所述紧锁件14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螺栓。人坐下时将安全扣7扣上,柔性带8便置于胸前,以防止人体不自觉前倾,起身前将安全扣7打开,柔性带8置于座椅椅面6上。座椅椅座2周侧设置若干通气孔4;座椅椅背3上设置镂空花纹9,采用这样的设计后座椅的通风透气功能更佳。座椅椅面6与椅座2采用卡入式连接,方便椅面6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更换。另外座椅本体的椅座处2设置的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机构为水循环模式,运行时,打开微型水泵开关5,水体流动带走椅面6传来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椅面6处的局部湿热程度,且非常环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