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407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杯。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保温杯结构众多。如中国专利200920191656.0提出了“一种保温杯”。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的杯口上旋有杯肩,杯肩与杯口接合处垫有第一密封圈,杯盖旋于杯肩内。该技术方案的保温杯只要旋下杯肩后,便可对杯体和杯肩进行清洗,清洗十分方便。

但其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保温杯放置在桌面上时,容易出现滑动,固定不牢。2、上述保温杯中没有标示区,丢失了不易找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温杯,该保温杯在放置时与接触面牢固接触,而且保温杯上设有信息记录标记,可防止丢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由上层盖和下层盖组成,上层盖和下层盖均为中空的圆柱筒结构,下层盖的截面内径为上层盖的截面外径的1.02~1.05倍,上层盖的顶端设有盖板,上层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下层盖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均设有内螺纹,上层盖的下端可部分旋入下层盖的上端,杯体的杯口外侧设有外螺纹,下层盖的下端可旋转盖合在杯体的杯口上,下层盖的内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信息记录板。

根据上述的保温杯,所述上层盖的外侧壁上纵向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穿线孔。

根据上述的保温杯,所述杯体的外侧底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外侧底端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真空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由上层盖和下层盖组成,上层盖和下层盖均为中空的圆柱筒结构,下层盖的截面内径为上层盖的截面外径的1.02~1.05倍,上层盖的顶端设有盖板,上层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下层盖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均设有内螺纹,上层盖的下端可部分旋入下层盖的上端,杯体的杯口外侧设有外螺纹,下层盖的下端可旋转盖合在杯体的杯口上,下层盖的内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信息记录板;由于上述结构的设计,上层盖和下层盖之间方便拆卸,同时信息记录板便于记录信息,防止丢失,而且可以使得信息记录板防水防潮,造成信息不清晰,难以辨认。

2.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上层盖的外侧壁上纵向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便于穿线,方便携带。

3.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所述杯体的外侧底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外侧底端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的设计便于保温杯与接触面牢固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保温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体1的外侧底端设有底座3,底座3的外侧底端中心开设有弧形凹槽4,弧形凹槽4内设有真空吸盘5;所述杯盖2由上层盖21和下层盖22组成,上层盖21和下层盖22均为中空的圆柱筒结构,下层盖22的截面内径为上层盖21的截面外径的1.02~1.05倍,上层盖21的顶端设有盖板6,上层盖21的外侧壁上纵向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有穿线孔8,上层盖21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下层盖22的上下两端的内表面均设有内螺纹,上层盖21的下端可部分旋入下层盖22的上端,杯体1的杯口外侧设有外螺纹,下层盖22的下端可旋转盖合在杯体1的杯口上,下层盖22的内侧中部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信息记录板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