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9580阅读:4712来源:国知局
地铁屏蔽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铁屏蔽门。



背景技术:

根据公开专利号为CN 205259833 U专利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铁安全屏蔽门,属于地铁安全设备领域,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门体、安装在固定门体上且可沿固定门体移动的平移门体、及安装在屏蔽门下部用于控制平移门体移动的驱动机箱;所述固定门体、平移门体分别由铝材和玻璃组成;所述驱动机箱包括安装在固定门体下端的驱动电机及安装在平移门体下端的皮带传送装置,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皮带传送装置传动使平移门体沿固定门体移动。

该地铁安全屏蔽门响应控制室开关指令及时,且屏蔽电流效果好、安全性高,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好。但是屏蔽门的门锁采用发动机控制滑动门锁的开闭,发动机设备需要一直有人进行维护和维修,尤其教学时门锁更是需要经常性的开关,一旦发动机维护或者维修的时候,不能很好给人们演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屏蔽门,其在于解决屏蔽门需要电机或者其他发动机进行控制的问题,减少了对这些电机的维护和维修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屏蔽门,包括滑动门、门机梁,滑动门与门机梁滑动连接,门机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电磁铁,门机梁上装有门锁,门锁包括有锁体,锁体上连接有铁芯,铁芯外包裹着电磁铁,电磁铁设有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铁芯与电磁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体采用电磁铁,芯部采用铁芯,通过电磁铁通断电,来控制铁芯在电磁体内部的滑动,从而来控制铁芯在电磁铁内的运动,近一步控制门锁的开闭,不需要电机或者其他发动机进行控制,减少了对这些电机的维护和维修费用,作为教学用更为经济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滑动门的端头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锁槽,锁体下方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锁槽相匹配的侧锁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体下方连接有侧锁芯,可以通过铁芯在电磁铁内部的上下滑动,使得侧锁芯和锁槽进行卡接和分开,结构和原理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锁体两侧固定的侧锁芯之间设有中芯,中芯的长度大于侧锁芯的长度,当滑动门紧锁时,中芯抵在滑动门上,锁体上方的锁芯一部分露出且卡接在锁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中芯的长度比侧锁芯的长度要长,且抵在滑动门上,当锁紧时,不会因为中芯长度过短,受到重力作用,导致铁芯从电磁铁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滑动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抵住中芯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片挡住中芯,减少了中芯直接抵在滑动门上对滑动门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门机梁上固定有螺杆轴承座,螺杆轴承座内部是轴承结构,内部穿过有螺杆,螺杆连接有螺母连接座,螺母连接座和滑动门之间连接有连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杆的转动带动滑动门的运动,结构简单,易于故障时,采用手动转动螺杆打开滑动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滑动门为中心对称的双向移动的双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门结构便于两边候车上车,中间区域下车,在人流量大的站台更易上下列车,便于快速上下列车,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双向对称的滑动门接触面上固定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门正常工作时,会经常性的开门以及关门动作,当关门时通过橡胶垫来缓冲关门时的受力,减少导致滑动门使用的变形,而且闭合时橡胶垫之间密闭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滑动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门以及应急门,所述应急门、滑动门以及固定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柱把屏蔽门的各个门体固定,固定门可以起到封闭列车各个车厢之间空隙及站台部空间的作用;列车正常运行时,应急门当做固定门使用,起到隔离公共区域和隧道的作用,当列车进站且无法对准滑动门时,应急门可作为乘客的疏散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应急门或者固定门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端头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头门一般是供工作人员进出站台公共区域的通道,也可在列车发生区间隧道火灾或故障时作为乘客疏散通道,正常情况下,端头门的功能和及结构和应急门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端头门使用绝缘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端头门位于站台的端部,由于应急使用在列车发生区间隧道火灾或者故障时作为乘客疏散通道,使用了绝缘材料更好的避免了由于火灾或者故障引起的漏电对人们造成的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地铁屏蔽门由感应自动控制,不需要电机或者其他发动机进行控制,减少了对这些电机的维护和维修费用,作为教学用更为经济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铁屏蔽门的立体效果图;

图2为地铁屏蔽门的正视图;

图3为正视图中的门锁局部图。

附图标记:1、滑动门;11、橡胶垫;12、挡片;2、固定门;3、应急门;4、门机梁;5、门锁;51、中芯;52、侧锁芯;53、锁体;54、锁槽;55、铁芯;551、感应装置;56、电磁铁;57、固定支架;6、螺杆;61、螺杆轴承座;62、螺母连接座;63、连接片;64、固定块;7、端头门;8、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地铁屏蔽门的一种实施方式,地铁屏蔽门包括滑动门1、固定门2、应急门3、端头门7以及门机梁4;滑动门1左右两侧连接有固定门2和应急门3,端头门7通常连接在站台端部的固定门2旁。滑动门1用于打开和关闭连接用于乘客下上列车所用,滑动门1是由一对中心对称、能够自由开合的门体组成,在一对中心对称的滑动门1接触面上装有橡胶垫11,起到保护滑动门的使用,缓冲了关门时的受力,而且更好的起到了密闭作用。

固定门2用于封闭列车各个车厢之间空隙的作用,固定门2机构的设计时,尽量统一单元模板,使其连接简单、方便,方便拆卸、安装和维护。

应急门3是在列车门与滑动门1不能对齐时,疏散乘客的门,正常运营状态下,应急门3保持关闭并紧缩,当做固定门2使用,起到隔离公共与隧道区间的作用,当列车进站且无法对准时,应急门3可作为乘客紧急疏散通道。

端头门7位于通向轨道旁区域的站台端部,是供工作人员进出站台公共区域的通道,也可在列车区间发生区间隧道火灾或者故障时作为乘客的疏散通道,端头门7的功能与结构和应急门基本相同,但端头门7位于站台端部,在施工及测试的过程中,其绝缘功能很难得到保证,因而一般情况下,端头门7与站台侧的屏蔽门进行绝缘设计,使用绝缘材料,在发生事故漏电情况下,当做疏散通道时,保障人身安全。应急门3和端头门7都装有安全锁,平时紧闭安全锁,达到隔离轨道和候车区域,当需要使用应急门3或者端头门7时,打开安全锁,使应急门3和端头门7达到应急的目的。

滑动门1、固定门2、应急门3以及端头门7的上方固定连接着门机梁4,滑动门2与门机梁4可滑动连接,门机梁4中间装有门锁5,门锁5包括有锁体53,锁体53上方连接有铁芯55,铁芯55外包裹着电磁铁56,铁芯55在电磁铁56内可滑动连接,电磁铁56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7上,固定支架57上粘接有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固定有感应装置551,感应装置551为微动传感器,电磁铁56通电,铁芯55向上移动触动微动开关。由于锁体采用电磁铁56,芯部采用铁芯55,通过电磁铁56通断电,来控制铁芯55在电磁体56内部的滑动,从而来控制铁芯55在电磁铁内56的运动,近一步控制门锁的开闭,不需要电机或者其他发动机进行控制,减少了对这些电机的维护和维修费用,作为教学用更为经济方便。

门机梁4上固定有螺杆轴承座61,螺杆轴承座61内部是轴承结构,内部穿过有螺杆6,螺杆6连接有螺母连接座62,螺母连接座62和滑动门1之间连接有连接片63,利用螺杆6的转动带动滑动门1的运动,结构简单,故障时,可以采用手动转动螺杆6打开滑动门1,采取紧急措施。

滑动门1的端头焊接有连接块64,连接块64上开设有锁槽54,锁体53下方的两侧通过焊接接有与锁槽54相匹配的侧锁芯52。锁体53下方中部固定焊接有中芯51,中芯51的长度大于侧锁芯52的长度,滑动门1上焊接有挡片12,当紧锁时,中芯51抵在挡片12上,锁体54上方的锁芯52一部分露出且卡接在锁体上53;当打开时,中芯51远离挡片12。

铁芯55内有感应装置551,感应装置551对列车感应,当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通过感应装置551对电磁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控制了门锁5的开关;门机梁4上有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塑料,信号接收装置内部固定有信号接收雷达,通过信号雷达的接收的信号来进行控制。信号接收装置能够接收站台发出的信号以及列车上的控制装置发出的信号,正常情况下站台发出信号,当控制滑动门1打开或者闭合的站台信号出现问题故障时,可由司机通过列车上的控制装置对门机梁4上的信号接收装置进行信号传输,从而达到控制滑动门1的开门以及关门的多重控制。门机梁4上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有红色半球半球形外壳,外表显眼易被发现,红色半球形内部通过电线连接有喇叭,喇叭安装在红色半球形外壳上,当停靠在站台的列车需要关门出发时,喇叭会发出警报提醒乘客,列车即将出发,不要再进列车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