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型杀菌除臭的烘鞋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21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催化型杀菌除臭的烘鞋器装置,它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免不了由于出汗,雨水的不慎进入,清洗鞋子而导致鞋子内部潮湿。正常情况下,尤其是冬天,鞋子的自然晾干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潮湿的鞋子不仅影响舒适度,内部也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传统的烘鞋器可以加快鞋子的干燥,为人们节约宝贵的时间,但是不具备很好的杀菌除臭的功能。

而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技术,在废水废气净化、抗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钛因其无毒、活性高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明星光催化剂。

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9日,公开号为10282415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快速杀菌暖风循环烘鞋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包括一双烘鞋器壳体,导热金属底盖上安装有发热片,壳体内安装有与温控线路板连接的紫光杀菌灯;虽然该专利能快速的将鞋内烘干,但是不具备很好的杀菌除臭功能,和本申请相比,该专利未设置钛网及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涂层,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集对鞋子均匀干燥和杀菌除臭于一体的光催化型杀菌除臭的烘鞋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光催化型杀菌除臭的烘鞋器装置,包括壳体、导热片、加热片、导线和插头,所述导热片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加热片安装在导热片上,该加热片通过导线与插头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吹风装置、紫外灯和钛网,所述电吹风装置装在壳体的内部,紫外灯设置在电吹风装置的一侧,钛网设置在紫外灯的外部,该钛网上涂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涂层;加热片能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为烘干鞋子提供热量,钛网上涂有可净化空气,抗菌杀菌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涂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杀菌除臭效果的自由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烘鞋器还包括防脱扣分线器,该防脱扣分线器设置在导线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上开有多个散热孔,该多个散热孔均为圆形散热孔;该散热孔为了热量在电吹风作用下可以快速散出烘鞋器到到达,有利于内外空气的交换,使细菌能与二氧化钛更加充分的接触,圆形孔生产容易,散热均匀。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吹风装置为220V的交流风扇;电吹风促进空气流通,使得细菌与二氧化钛充分接触,加快烘鞋杀菌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烘鞋器还包括工作指示灯;设置指示灯有利于了解烘鞋器的工作状态,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由于钛网表面喷涂可净化空气,抗菌杀菌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就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和氧负离子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有效降解空气中有害的物质,同时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本申请中的烘鞋器能保持其原有的烘鞋功能,而起到净化鞋子内部空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散热孔2,导热片3,加热片4,电吹风装置5,紫外灯6,钛网7,防脱扣分线器8,插头9,导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光催化型杀菌除臭的烘鞋器装置主要包括包括壳体1、导热片3、加热片4、电吹风装置5,紫外灯6和钛网7。

本实施例中的导热片3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导热片3上通过温控电热板安装有加热片4,该加热片4通过导线10与插头9连通,电吹风装置5装在壳体1的内部,紫外灯6设置在电吹风装置5的一侧,钛网7设置在紫外灯6的外部,钛网7的尺寸略大于紫外灯6,该钛网7上涂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涂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能有效的净化空气,抗菌杀菌。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上开有多个散热孔2,该多个散热孔2均为圆形散热孔2;热量在电吹风作用下可以快速散出烘鞋器到到达,有利于内外空气的交换,使细菌能与二氧化钛更加充分的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电吹风装置5为220V的交流风扇。

本实施例烘鞋器还包含用于了解烘鞋器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以及和防脱扣分线器8,防脱扣分线器8设置在导线10上,由于对工作指示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了解,因此图中未标出工作指示灯。

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