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奶投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87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奶投递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递箱, 特别涉及一种鲜奶投递箱。



背景技术:

城市居民几乎每家都会安装一个投递箱,以为了每天能食用上新鲜的牛奶或收到其它投递物品,供应单位按指定时间送达并投入投递箱,用户不定时间地取用投递箱中的物品。

公告号为202681554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牛奶投递箱,它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一个门铃触发器,门铃触发器的上方放置有一块用作放置牛奶的踏板,通过外部投入进的牛奶的重力接触到门铃触发器可触动外部门铃喇叭发出声音。

该对比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对比专利中的箱体与盖体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对箱体的密封盖合,但从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该盖体与箱体之间的盖合接触面为平面接触,导致盖体与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箱体与盖体之间存在的缝隙为直线形,并由于盖合的连接方式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开启或关闭,导致箱体与盖体之间不能达到很好的密封性,会使雨水或沙尘等物质通过缝隙进入到箱体内部,从而影响内部存储物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翻边与嵌设槽的密封配合,增加箱体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性,保证箱体内储存物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鲜奶投递箱,包括箱体以及转动连接于箱体用于启闭箱体开口端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周边朝向箱体的开口端延伸有翻边,所述箱体开口端的端面设有供翻边容置的预定位槽,所述预定位槽底部设有供翻边嵌设用于实现密封配合的嵌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定位槽实现对翻边的容置,增加盖体与箱体之间盖合接触的接触面,使盖体与箱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为弯曲路径,使外部雨水或沙尘通过盖体与翻边之间的弯曲路径时,被弯曲路径所阻挡与消耗,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且预定位槽能实现对翻边预定位,使翻边更好的嵌设进嵌设槽内;将翻边嵌设在嵌设槽内,使嵌设槽侧壁与翻边之间产生相互抵触的作用力,减少翻边与盖体之间存在的间隙,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且嵌设槽的设置能增加翻边与箱体之间盖合密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定位槽的自由边朝向盖体延伸有导流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或沙尘通过盖体与箱体之间存在的间隙进入到预定位槽与嵌设槽内,并被朝向盖体延伸的导流边所阻挡,使雨水或沙尘滞留在预定位槽与嵌设槽内,使雨水或沙尘不会进入到箱体内部,从而达到更好的阻挡与密封效果;当箱体的开口端水平放置时,进入到箱体与盖体之间间隙内的雨水或沙尘被导流边所阻挡,并在导流边的导流下从位置较低的间隙中流出,起到导流的作用,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设有转动块,所述箱体上设有供转动块嵌设的转动槽,所述转动块与转动槽之间通过定轴穿设实现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轴穿过转动块与转动槽,使盖体围绕于定轴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开口端的开启或关闭,且定轴与转动槽和转动块之间实现过盈配合,防止定轴的松动;且通过定轴穿设的方式,能使转动块与转动槽之间拥有足够强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双重安装定位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通过固定装置实现对箱体的安装固定,使箱体能适用更多的安装环境,提升箱体的适用范围以及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外表面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于墙面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安装板与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栓头部朝向墙面的一侧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第一定位孔将安装板固定在墙面上,再将安装孔穿过螺栓,并通过螺母与螺栓螺纹的连接方式,实现箱体在墙面上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容置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安装板的固定方式大多数是通过钉子穿过第一定位孔,将安装板固定在墙面上,通过钉子固定的方式会在墙面上形成向外凸出的钉子头部,通过与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容置孔实现对钉子头部的容置,使箱体能与墙面之间贴紧,减少箱体与墙面之间的存在的间隙,使箱体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外表面的匚形柔性板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供匚形柔性板穿设且通过弯折实现固定的穿设槽,所述匚形柔性板上设有固定于墙面的第二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匚形柔性板的两端背对墙面的一侧,通过第二定位孔实现匚形柔性板在墙面上的固定安装,将穿设槽穿过匚形柔性板的两端,对匚形柔性板的两端施加作用力,使匚形柔性板发生弯曲并抵触在箱体底部的内表面,从而实现箱体在墙面上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与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容置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匚形柔性板的固定方式大多数是通过钉子穿过第二定位孔,将匚形柔性板固定在墙面上,通过钉子固定的方式会在墙面上形成向外凸出的钉子头部,通过与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容置孔实现对钉子头部的容置,使箱体能与墙面之间贴紧,减少箱体与墙面之间存在的间隙,使箱体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朝向箱体开口端的一面间隔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增加盖体的厚度,使盖体上受到的作用力能通过加强筋进行力的共同承载,并增加作用力的传导速度,减少作用力作用在盖体上的时间,增加盖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侧壁设有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放置的物品产生水分后,可以通过出水孔将水分排出,使箱体内部保持干燥,增加箱体内的环境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预定位槽、嵌设槽以及导流边的设置,增大盖体与箱体盖合处的接触面积,并沿长盖体与箱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使雨水以及沙尘要经过更长的运动路径才能进入到箱体内,通过运动路径对雨水以及沙尘起到更好的阻挡与消耗作用,使盖体与箱体之间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盖体开启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种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盖体开启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盖体;3、翻边;4、预定位槽;5、嵌设槽;6、导流边;7、转动块;8、转动槽;9、定轴;10、固定装置;101、安装板;102、安装孔;103、第一定位孔;104、螺栓;105、螺母;106、匚形柔性板;107、穿设槽;108、第二定位孔;11、第一容置孔;12、第二容置孔;13、加强筋;1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2,一种鲜奶投递箱,包括箱体1以及盖合箱体1的盖体2,盖体2周边朝向箱体1开口端延伸有翻边3,盖体2朝向箱体1的一面间隔设有若干加强筋13,盖体2一侧壁靠近两端的位置间隔设有若干转动块7(参考图1),箱体1上设有供若干转动块7嵌设转动槽8(参考图1),定轴9(参考图1)穿过转动槽8以及转动块7,实现盖体2围绕于定轴9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1的启闭。

参考图3,箱体1上设有用于容置翻边3(参考图2)的预定位槽4,预定位槽4的自由边朝向盖板延伸有导流边6,预定位槽4底部设有供翻边3嵌设的嵌设槽5,预定位槽4实现对翻边3的预固定,使翻边3更好的嵌设进行嵌设槽5内,并通过导流边6实现对雨水与沙尘的阻挡与导流作用,箱体1朝向定轴9(参考图1)轴向的一侧壁上设有出水孔14(参考图2),将箱体1内部的水分排出,保持箱体1内部的卫生。

参考图2,箱体1底壁设有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10包括设在箱体1底部的两个安装孔102与两个第一容置孔11,两第一容置孔11与两安装孔102在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定轴9(参考图1)平行设置,箱体1底部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板101(参考图4),安装板101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03,两个第一定位孔103分别与两第一容置孔11同轴设置,螺栓104穿过安装板101和安装孔102并与螺母105螺纹连接,第一定位孔103实现安装板101在墙面上的固定。

将螺栓104头部朝向墙面的一侧穿设固定在安装板101上,通过钉子穿过第一定位孔103实现安装板101在墙面上的固定,将安装孔102穿过螺栓104并使箱体1上的出水孔14位置保持在箱体1的底部,拧紧螺母105,在螺栓104与螺母105的螺纹方式下,带动箱体1朝向墙面移动,并使墙面上凸出的钉子头部嵌设在第一容置孔11内,缩短箱体1与墙面之间存在的间隙,实现箱体1在墙面上的固定;箱体1在关闭的过程中,使盖体2上的翻边3先嵌设在预定位槽4内,实现对盖体2的预固定,在对盖体2施加作用力,使翻边3更加容易的嵌设进嵌设槽5内,使盖体2的启闭更加方便;通过预定位槽4、嵌设槽5以及导流边6的设置,增加盖体2与箱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并增加箱体1与盖体2之间间隙的路径,使灰尘与雨水难以进入到箱体1内,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雨水通过间隙进入到预定位槽4与嵌设槽5内时,被导流边6所阻挡,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从雨水从盖体2与盖板之间最低处的间隙中流出,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10为设在箱体1底部外表面的匚形柔性板106以及设置在箱体1底部分别供匚形柔性板106两端穿设的穿设槽107,两穿设槽107构成的直线与定轴9(参考图1)垂直设置,匚形柔性板106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08,箱体1底部分别设置有与两个第二定位孔108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容置孔12;将匚形柔性板106两端背向墙面的一侧,通过钉子穿过第二定位孔108的方式,将匚形柔性板106安装在墙面上,将穿设槽107穿过匚形柔性板106的两端,对匚形柔性板106施加作用,使匚形柔性板106两端抵触在箱体1底部的内表面,并带动箱体1朝向墙面移动,使钉子头部嵌设在第二容置孔12内,缩短箱体1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箱体1更好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匚形柔性板106弯折固定的方式,使操作更加简便,且加工成本较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