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床的四周为了防止婴儿翻越,一般都设置了围栏,围栏的各板条之间因有间隙,有时候婴儿无意识地伸展四肢,即有可能被卡住或弄痛头部,导致意外受伤。目前,为了更好的保护婴儿,大多数家庭都采用包或衣物塞在婴儿床的四周。当然,市面上也存在婴儿床围,但是都是在棉布制成的床围套内填充海绵或棉花等不透气的软性物质来实现缓冲从而实现安全防撞的目的。虽然这些方法能防止婴儿意外受伤,但是因宽大的包被或别的衣物都折在一起,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甚至有时候婴儿会将衣物覆盖在自己的脸上,导致婴儿窒息。而现有市面上的床围能够解决空间问题,但是由于其布料以及填充物的原因,这样的床围不透气,较为闷热,也会影响婴儿睡眠质量,同时婴儿如果翻身将头部正面挤在床围处,由于床围材质的原因也容易导致婴儿窒息的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提供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包括与婴儿床匹配的床围本体,床围本体为采用第二网眼布制成的层状物,第二网眼布包括第二面层、第二底层以及连接第二面层和第二底层的第二支撑层,第二面层和/或第二底层设有第二网眼孔。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床围不但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和透气性,可以有效防止婴儿发生碰撞而发生意外,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有效帮助提高婴儿的睡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床围套,床围本体置于床围套内,床围套为采用第一网眼布制成的腔体状,第一网眼布包括第一面层、第一底层以及连接第一面层和第一底层的第一支撑层,第一面层和/或第一底层设有第一网眼孔。其有益效果是:床围套采用第一网眼布制成,床围套内放置的床围本体采用第二网布制成的层状物,网眼布具有透气性强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婴儿窒息的危险发生,同时通过在床围本体外加一个床围套,可以有效防止床围本体堆积灰尘,方便拆换和清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眼布的厚度小于第二网眼布的厚度。其有益效果是:因为第一网眼布的第一面层经常会与婴儿床内的婴儿接触,那么当第一网眼布满足透气的同时,要保证其第一面层能具有较好平滑性和柔软性,而第二网眼布在起到良好透气的同时还主要负责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所以第二网眼布的厚度要大于第一网眼布,第一网眼布厚度较小可以保证较好的柔软性和平滑性。由于第二网眼布厚度较大,较为厚实,这种结构的床围不但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还可以有效防止婴儿发生碰撞而发生意外,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有效帮助提高婴儿的睡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床围套通过折痕部形成第一立围腔、第二立围腔、第三立围腔以及第四立围腔,第一立围腔和第二立围腔相互对应设置,第三立围腔和第四立围腔相互对应设置,床围本体分成四个单体,各个单体分别置于第一立围腔、第二立围腔、第三立围腔以及第四立围腔内。其有益效果是:由于床围本体厚度较厚,不容易翻折,所以将床围套通过折痕部形成各个腔体,然后床围本体根据各个腔体的大小分割设计成不同尺寸的单体并分别置于各个腔体内,从而可以方便整个床围沿折痕部展开和收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围腔外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三立围腔外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配合实现床围两个自由端的连接,从而实现床围整体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床围放置在婴儿床内不容易变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围腔、第二立围腔、第三立围腔和/或第四立围腔设有拉链。其有益效果是:拉链的设置,可以方便取出各个腔体内的床围本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眼孔的大小为1~15mm。其有益效果是:这种大小的第一网眼孔在解决透气问题的同时又可以使得与婴儿接触的第一面层较为平滑,增强接触的舒适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眼孔的孔径为2~30mm。其有益效果是:这种孔径的第二网眼孔有利于增压空气的流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面层、第一支撑层以及第一底层之间通过经编工艺形成,第二面层、第二支撑层以及第二底层之间通过经编工艺连接。其有益效果是:第一网眼布和第二网眼布的各层结构之间通过经编工艺的方式连接,使得整个床围结构牢固,稳定性好,而且床围整体挺括,脱散性小,不卷边,透气性好,美观,同时相对于粘结剂粘结的方式而言更加环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层由多根第一单丝组成,第一单丝呈I、C或X状,每平方厘米的第一单丝数量为3~3000根,第二支撑层由多根第二单丝组成,第二单丝呈I、C或X状,每平方厘米的第二单丝数量为3~3000根。其有益效果是:由呈I、C或X状的单丝构成的弹性支撑层进行连接支撑,从而使得整个床围本体或床围套形成透气的中空立体结构,使得经过该床围套的空气或水都容易流通,具有较好的通风性、透气性和过水性,比较容易进行水洗,而且不容易遗留污渍。每平方厘米的第一单丝数量为3~3000根,这种结构的床围套满足抗菌、舒适、柔软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的床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的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展开图;
图3为第一网眼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网眼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床围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4,一种婴儿床安全床围,包括与婴儿床匹配的床围本体7,床围本体7为采用第二网眼布制成的层状物,第二网眼布包括第二面层701、第二底层703以及连接第二面层701和第二底层703的第二支撑层702,第二面层701设有第二网眼孔704,床围本体的厚度为2~60mm。此外,还包括床围套01,床围本体置于床围套01内,床围套01为采用第一网眼布制成的腔体状,第一网眼布包括第一面层011、第一底层013以及连接第一面层011和第一底层013的第一支撑层012,第一面层011设有第一网眼孔014。其中,第一网眼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网眼布的厚度。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第一底层013还可以设有第一网眼孔014,同样第二底层703也可以设有第二网眼孔704。为了能够让床围牢固地系在婴儿床上,可以在床围套上设有多根系带8。其中,床围套01采用第一网眼布制成,床围套01内放置的床围本体7采用第二网布制成的层状物,网眼布具有透气性强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婴儿窒息的危险发生,因为第一网眼布的第一面层011经常会与婴儿床内的婴儿接触,那么当第一网眼布满足透气的同时,要保证其第一面层011的第一网眼孔014要小才能具有较好平滑性,而第二网眼布在起到良好透气的同时还主要负责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所以第二网眼布的厚度要大于第一网眼布。此外,由于第二网眼布厚度较大,较为厚实,所以可以设计其上的第二网眼孔704要大于第一网眼孔014,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空气流通,这种结构的床围不但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还可以有效防止婴儿发生碰撞而发生意外,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有效帮助提高婴儿的睡眠。
为了使得整个床围翻折收纳更加方便,床围套01通过间隔设置三个折痕部9将整个床围套01分割形成第一立围腔1、第二立围腔2、第三立围腔3以及第四立围腔4,将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安全床围在婴儿床内使用时,第一立围腔1和第二立围腔2相互对应设置,第三立围腔3和第四立围腔4相互对应设置,多个床围本体7分割成四个单体,各个单体分别置于第一立围腔1、第二立围腔2、第三立围腔3以及第四立围腔4内。由于床围本体7厚度较厚,不容易翻折,所以将床围套01通过折痕部9形成各个腔体,然后床围本体7根据各个腔体的大小分割成不同尺寸的单体并分别置于各个腔体内,单体个数与立围腔个数相同。从而可以方便整个床围沿折痕部9展开和收合,结构简单,使用收纳方便。
为了使得整个床围套01内的床围本体7容易拆取替换,第一立围腔1外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5,第三立围腔3外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件5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为相配合子母扣或魔术贴等。通过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相配合实现床围两个自由端的连接,从而实现床围整体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床围放置在婴儿床内不容易变形,具有较好的挺括性。
为了使得整个床围套01内的床围本体7容易拆取替换,第一立围腔1、第二立围腔2、第三立围腔3和/或第四立围腔4设有拉链10。拉链10的设置,可以方便取出各个腔体内的床围本体7,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使得床围套01具有较好的触感和舒适性,第一网眼孔014的大小为1~15mm。优选地,第一网眼孔014的大小为10mm。这种大小的第一网眼孔014在解决透气问题的同时又可以使得与婴儿接触的第一面层011较为平滑,增强接触的舒适感。
为了保证床围本体7实现缓冲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空气流通性,第二网眼孔704的孔径为2~30mm。优选地,第二网眼孔的大小为10mm。这种孔径的第二网眼孔704有利于增压空气的流通性,有利于提高床围本体7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为了能使床围具有较好的稳固性,第一面层011、第一支撑层012以及第一底层013之间通过经编工艺形成,第二面层701、第二支撑层702以及第二底层703之间通过经编工艺连接。第一网眼布和第二网眼布的各层结构之间通过经编工艺的方式连接,使得整个床围结构牢固,稳定性好,而且床围整体挺括,脱散性小,不卷边,透气性好,美观,同时相对于粘结剂粘结的方式而言更加环保。
为了能使床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第一支撑层012由多根第一单丝组成,第一单丝呈I、C或X状,每平方厘米的第一单丝数量为3~3000根。优选地,每平方厘米的第一单丝数量为1000根,第二支撑层702由多根第二单丝组成,第二单丝呈I、C或X状,每平方厘米的第二单丝数量为3~3000根。优选地,每平方厘米的第二单丝数量为200根,通过由呈I、C或X状的单丝构成的弹性支撑层进行连接支撑,从而使得整个床围套01形成透气的中空立体结构,使得经过该床围套01的空气或水都容易流通,具有较好的通风性、透气性和过水性,比较容易进行水洗,而且不容易遗留污渍。这种结构的床围本体7或床围套01满足抗菌、舒适、柔软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