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洁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照明的保洁柜。
背景技术:
保洁柜是用于放置厨房用具,如砧板、菜刀、筷盒等,将各种厨房用具分门别类的方式能够方便寻找,使用更加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保洁柜内部不具有灯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一些小物件不好寻找,且保洁柜内部光线较暗,容易造成错拿的情况,所以市面上有一些保洁柜在其内部设置日光灯,以实现增强其内部的光线。但是会存在一些情况,比如人们在使用过后,忘记关闭日光灯就把柜门关闭了,则会造成电能的浪费,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照明的保洁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自动照明的保洁柜,包括柜体以及与柜体滑移连接的柜门,所述柜体内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上耦接有用于控制其自动启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柜体上且相互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位于柜门的两侧且由柜门阻挡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接收器所发出的红外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耦接有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启闭照明装置的执行单元;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时,所述执行单元控制照明装置开启。
采用上述方案,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以对柜门是否启闭来进行检测,若当柜门开启后,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对应的红外线信号,从而使得执行单元控制照明装置启动,实现对柜体内部的照明的功能;当柜门关闭时,红外线信号被阻隔,造成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信号,从而使得执行单元控制照明装置关闭,实现对柜体内部的自动照明以及自动关闭的功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忘记关闭照明装置而造成电能的浪费,更加节能。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单元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单元与红外线接收器以分别接收人员检测信号与红外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与红外检测信号以输出逻辑门信号的逻辑门单元;当人员检测单元检测到有人员并输出高电平的人员检测信号且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并输出高电平的红外检测信号时,所述逻辑门单元逻辑门信号至控制单元以控制执行单元启动照明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人员检测单元对是否有人在柜体旁边进行检测,若没有则直接切断照明装置,以避免无人时又将对应柜门打开导致照明装置始终保持开启的情况出现,更加节能,只有当有人在柜体旁边且柜门打开的情况下才会启动照明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逻辑门单元为与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包括NPN型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逻辑门单元以接收逻辑门信号,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执行单元,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照明装置以控制其启闭。
采用上述方案,电路结构简单且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便于后期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续流二极管能够更好的保护继电器,避免继电器损坏,便于继电器的线圈中残留的残余电流能够通过续流二极管进行消耗。
作为优选,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存储空腔,且每个对应的存储空腔内均具有照明装置,且每个照明装置对应有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分门别类的放置,不同的存储空间对应设置有照明装置,提高每个存储空间的光线,不会发生光线较暗的情况,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均设置于柜体的外边沿且位于存储空腔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存储空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柜体的上部与下部,且每个存储空腔对应设有有两个柜门以关闭存储空腔。
采用上述方案,中部的设置能够有利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对柜门是否打开进行检测,避免由于人为不小心的将柜门打开了一点点而导致其内部的照明装置就启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更加的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装置与柜体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安装且可实施,对于环境比较亮的地方则可以将照明装置拆卸下来,当对于需要照明装置提高光线亮度的,则可以安装,适应更多的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柜门开启后,则自动启动照明装置,反之,则自动关闭照明装置,有效避免使用者忘记关闭照明装置而造成电能的浪费,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洁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保洁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保洁柜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红外线发射电路与红外线接收的应用电路原理图。
图中:1、柜体;11、存储空腔;2、柜门;3、照明装置;4、控制装置;41、红外线发射器;42、红外线接收器;43、控制单元;44、执行单元;45、人员检测单元;46、逻辑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具有自动照明的保洁柜,包括柜体1以及与柜体1滑移连接的柜门2,柜体1内设有照明装置3,照明装置3优选为日光灯,柜体1内设有多个存储空腔11,且每个对应的存储空腔11内均具有照明装置3,且每个照明装置3对应有控制装置4,存储空腔1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柜体1的上部与下部,且每个存储空腔11对应设有有两个柜门2以关闭存储空腔11。照明装置3与柜体1可拆卸连接,通过对应的卡接或者螺栓连接均可以实现可拆卸的功能。
照明装置3上耦接有用于控制其自动启闭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包括位于柜体1上且相互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均设置于柜体1的外边沿且位于存储空腔11的中部。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位于柜门2的两侧且由柜门2阻挡红外线发射器41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接收器42耦接有用于接收红外线接收器42所发出的红外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43,控制单元43上耦接有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启闭照明装置3的执行单元44;当红外线接收器42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41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时,执行单元44控制照明装置3开启。
红外线发射器41型号优选为BPS3-MWIP281,红外线发射管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2,属于二极管类,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
红外线接收器42型号优选为PNA4602M,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D3,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红外监测二极管D3监测到红外线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
红外线发射电路与红外线接收的应用电路如图5所示,红外线发射器41内部由单片机控制产生一定规律的波型信号,驱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2产生红外线信号,红外线接收器42内设有的红外监测二极管D3接收到红外线信号,通过一系列的放大与限幅等,进而可以输出一个红外线信号。
控制单元43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执行单元44包括继电器KM1,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红外线接收器42以接收红外检测信号,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M1的线圈,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照明装置3以控制其启闭。继电器KM1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
当柜门2没有格挡在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之间时,则红外线接收器42接收到红外线反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使得红外线接收器42输出高电平的红外检测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以实现导通,进而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从而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实现启动照明装置3,反之,则关闭照明装置3。
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控制装置4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并输出人员检测信号的人员检测单元45以及耦接于人员检测单元45与红外线接收器42以分别接收人员检测信号与红外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人员检测信号与红外检测信号以输出逻辑门信号的逻辑门单元46;当人员检测单元45检测到有人员并输出高电平的人员检测信号且红外线接收器42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并输出高电平的红外检测信号时,逻辑门单元46逻辑门信号至控制单元43以控制执行单元44启动照明装置3。
人员检测单元45优选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壳体、光学滤镜、场效应管Q4和热释电元件,壳体上设有通孔,光学滤镜卡接于通孔中,场效应管Q4和热释电元件位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4的壳体内部, 并通过光学滤镜感应外部热辐射。光学滤镜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波长在10μm左右的红外线(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通过,而将灯光、太阳光及其他辐射滤掉,以抑制外界的干扰。红外感应源通常由两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热释电元件组成,这两个热释电元件的电极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相互抵消,输出信号接近为零。一旦有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由于角度不同,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能量也不同,不能完全抵消,经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Q4进行阻抗变换。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Q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T=O,传感器无输出。人体或者体积较大的动物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当人体进入检测区,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耳透镜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热释电元件)上,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进而产生△T并将△T向外围电路输出,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人员检测信号。逻辑门单元46优选为为与门。
当有人在柜门2前面时,使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高电平的人员检测信号,同时将柜门2打开以使得柜门2没有格挡在红外线发射器41与红外线接收器42之间时,则红外线接收器42接收到红外线反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使得红外线接收器42输出高电平的红外检测信号,与门接收到高电平的人员检测信号与高电平的红外检测信号,则输出高电平的逻辑门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逻辑门信号以实现导通,进而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从而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实现启动照明装置3;反之,只要没有人在柜门2前或者柜门2没打开则均关闭照明装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