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行军床。
背景技术:
行军床是部队行军途中使用的可以折叠的床,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现在的行军床已经广泛应用于野营或野外工作中。
如专利申请文本上公开的一种折叠行军床(申请号:201420290735.8),包括折叠架和蒙套在折叠架上的面料,折叠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绷杆和多组交叉的支杆,每根绷杆均为在中间用“T”字型连接板连接的分开的两段,两段绷杆围绕“T”字型连接板旋转弯折,多组交叉的支杆中间的一组支杆通过“T”字型连接板与绷杆固定,另外两组支杆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L”字型连接板与绷杆固定,每组交叉的支杆在交叉处均通过弯曲连接板连接固定,每组交叉的支杆分别通过各自的弯曲连接板旋转合并或打开,每组支杆的末端均设置有橡胶套。该种折叠行军床,结构简单,安装、折叠便捷,使用寿命长,但是由于为了方便该折叠行军床的折叠,所以面料主要依靠两根相互平行的绷杆得到支撑的,即面料只有两端得到了支撑,另外两端则处于悬空状态,此时当人们躺睡在该折叠行军床上时,没有得到支撑的两端在受到人体的重力后,很容易出现塌陷情况,从而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折叠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支撑强度的折叠行军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折叠行军床,包括折叠架和蒙套在折叠架上的面料,所述折叠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绷杆和设置在两根绷杆下面的多组交叉的支杆,所述支杆与绷杆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板连接固定,每组交叉的所述支杆之间分别通过弯曲连接板旋转合并或打开,所述面料内远离绷杆的两端分别套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绷杆处均设有限位槽,所述绷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均设有嵌置在限位槽内的连接体,所述限位槽靠近支杆的侧壁均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的另外两端加上了支撑杆,可以有效提高本折叠行军床的整体支撑强度,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在将本折叠行军床打开后,使得连接体通过缺口嵌置于限位槽内,实现支撑杆与撑杆之间的自然连接,在需要将本折叠行军床折叠收起时,在向上拉动绷杆的同时,可以使得连接体也从限位槽中脱离出来,实现了绷杆与支撑杆的分离,此时即可以将本折叠行军床进行折叠收起,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本折叠行军床的支撑强度,也可以方便的实现折叠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槽两内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压缩件,所述弹性压缩件与连接体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压缩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连接体在通过缺口进入限位槽内后,得到弹性连接体的抵触支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绷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压缩件包括分别设置在限位槽两内侧壁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限位槽内侧壁的一端均设有压缩片,所述压缩片与连接体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体进入限位槽的过程中,压缩弹簧和压缩片不会对连接体的进入产生较大的阻碍,在连接体进入限位槽内后,压缩片可以对连接体起到一定的抵触支撑作用,加强了绷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体包括设置在绷杆上靠近支撑杆一端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绷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压缩片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套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连接体在进入限位槽的过程中,转动套与压缩片之间的接触为转动摩擦,从而可以使得连接体更加顺利的进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缩片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了圆弧倒角后,可以使得连接体在进入限位槽的过程中,首先与圆弧倒角发生抵触后,再进入限位槽内,所以此时圆弧倒角可以减小对连接体的抵触,使得连接体更加顺利的进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板上设有若干轨道槽,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移嵌置在限位槽内的延伸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轨道槽和延伸体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绷杆与支撑杆的连接过程中,延伸体可以自然的滑移嵌置进轨道槽内,实现两者的压紧抵触,即限定了绷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压紧抵触部位,可以使得本折叠行军床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绷杆或支撑杆有所变形时,也能使得绷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组成不会出现较大的偏移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若干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插接孔可以用于插接帐篷、遮掩伞等,从而提高了本折叠行军床的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体与绷杆之间设有与支撑杆表面压紧抵触的压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板可以在绷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互相抵触压紧,从而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的牢固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板为弹性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垫可以增大与支撑杆之间的抵触摩擦力,使得两者的抵触更加牢固,并且弹性橡胶垫也可以大大减小支撑杆在抵触过程中所发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均设有多条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棱的作用下,可以增大与人手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人们施力对本折叠行军床施力进行收起和打开的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在不影响本折叠行军床的折叠功能时,提高本折叠行军床的整体支撑强度;
2、采用多种简单的结构提高了支撑杆与绷杆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3、采用多种简单的结构使得连接体在进入限位槽的过程更加的顺利;
4、提高了本折叠行军床供人躺睡时的舒适度;
5、采用简单的结构降低了本折叠行军床在长期使用后的变形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限位槽、缺口、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折叠架;11、绷杆;12、支杆;13、支撑杆;131、限位槽;1311、缺口;132、延伸体;133、插接孔;134、凸棱;2、固定连接板;21、弯曲连接板;3、面料;4、连接体;41、固定轴;42、转动套;5、压紧板;51、轨道槽;6、弹性压缩件;61、压缩弹簧;62、压缩片;63、圆弧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折叠行军床,如图1所示,包括折叠架1和蒙套在折叠架1上的面料3,该折叠架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绷杆11和设置在两根绷杆11下方的多组支杆12,每组支杆12之间均交叉设置并通过弯曲连接板21实现合并和打开,支杆12与绷杆11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板2实现连接固定,通过对每组支杆12的同时施力,使得弯曲连接板21实现合并和打开,即实现了本折叠行军床的折叠和张开。
如图2和3所示,在面料3远离绷杆11的两端分别套有支撑杆13,在支撑杆13的两端靠近绷杆11处分别设有限位槽131,在限位槽131靠近支杆12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槽131相通的缺口1311,绷杆11靠近支撑杆13的一端均设有连接体4。
具体实施方式:将板折叠行军床打开,绷杆11在支杆12的支撑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连接体4可以在此过程中自然贯穿缺口1311嵌置在限位槽131内,实现绷杆11与支撑杆13之间的连接,支撑杆13得到了连接体4的支撑,从而实现了对面料3的支撑,使得本折叠行军床四边均得到了支撑,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
在将本折叠行军床收起的过程中,弯曲连接板21弯曲,带动支杆12合并,支杆12带动绷杆11下移,在此过程中,连接体4自然从限位槽131内脱离,即实现了绷杆11与支撑杆13的分离,使得本折叠行军床很容易的实现了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支撑杆13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孔133,用以插接帐篷或者遮阳伞,从而可以增添本折叠行军床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也提高了本折叠行军床的功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支撑杆13上均设有多条凸棱134,以增大与人手接触时的摩擦力,从而利于人们施力对本折叠行军床施力进行收起和打开等动作。
实施例2:一种折叠行军床,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5所示,在限位槽131两内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压缩件6,弹性压缩件6包括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31两内侧壁上的压缩弹簧61,和设置在压缩弹簧61远离限位槽131内侧壁上的压缩片62,在压缩片62上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圆弧倒角63。
具体实施方式:在连接体4自然嵌入限位槽131的过程中,连接体4首先与圆弧倒角63发生抵触,在此抵触力下,压缩弹簧61被压缩,使得限位槽131内的空间变大,方便连接体4的嵌入,圆弧倒角63的弧度可以利于连接体4的嵌入,当连接体4完全嵌入限位槽131内后,连接体4与压缩片62同时抵触,即压缩片62具有对连接体4的压紧抵触力,从而使得连接体4在限位槽131内的嵌置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体4包括设置在绷杆11靠近支撑杆13一端的固定轴41,和转动套接在固定轴41外圆周面上的转动套42,在连接体4进入限位槽131的过程中,转动套42与压缩片62发生抵触,并在连接体4的继续嵌入时,与压缩片62抵触的转动套42在抵触摩擦力下,发生转动,从而可以相对减小与压缩片62的抵触摩擦,利于连接体4的嵌入,在连接体4完全嵌入限位槽131内后,压缩片62实现对转动套42的压紧抵触。
实施例3:一种折叠行军床,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7所示,为了使得绷杆11与支撑杆1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牢固,在连接体4与绷杆11之间设置了压紧板5的结构,使得连接体4在嵌入限位槽131的过程中,压紧板5与支撑杆13外表面之间实现压紧抵触,从而实现绷杆11与支撑杆13之间的连接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压紧板5为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上设有若干轨道槽51,在支撑杆13上设有滑移嵌置在限位槽131内的延伸体132。
折叠行军床在长期使用中,支撑杆13、支杆12、绷杆11都会发生稍许的受力变形,当按此受力变形的方向继续对本折叠行军床施力的过程中,将会导致变形逐渐变大,使得本折叠行军床整体出现歪斜的状况,在轨道槽51和延伸体132的作用下,可以限定绷杆11与支撑杆13之间的压紧抵触部位,在绷杆11与支撑杆13的连接过程中,使得延伸体132自然的滑移嵌置进轨道槽51内,实现两者的压紧抵触,从而规定了支撑杆13与绷杆11之间的连接轨迹,降低了变形的几率。
弹性橡胶垫则可以减小支撑杆13与绷杆11之间的相对磨损,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