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733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床。



背景技术:

吊床是野外活动中轻便且易于携带的卧具,通常将制作吊床的材料拴在树上,在没有合适的树木时,就需要将吊床拴在吊床支架上进行固定。

现有公开号为CN230351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床,主要由组合式的床架和可拆卸的吊床组成,该床架包括有两个横支管、四个L型连接管、四个延伸管、两条加强键及两个ㄇ型管组合而成;该床架则在两圆棒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其一端螺设固定钩,螺入另一端的扣环中;以将吊床一端的绳索钩挂在固定钩上,再用扣环扣接吊索,吊索钩挂在床架上。该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不足:当人躺在吊床上时,由于人的重力作用,会对绳索产生斜向下的拉力,会斜向下拉延伸管,使延伸管发生一定的形变,在L型连接管与延伸管的连接处形成较大压力,会影响L型连接管与延伸管之间连接的强度。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方法是在L型连接管与延伸管之间设置斜向的加强筋,以加强连接强度。

但是设置加强筋之后由于人在吊床上移动位置,会导致绳索拉力方向改变,从而延伸管对加强筋施加的挤压力方向改变,加强筋会受到延伸管横向的剪切力作用,剪切力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加强筋容易被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床,其优点是既加强了L型连接管与延伸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又允许延伸管受绳索拉力时发生一定形变,从而对加强筋受到的挤压应力以及剪切应力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床,包括两支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倒V型管,所述倒V型管与所述横管之间连接有斜向的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两端的固定件和固定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睡在吊床上时,由于人的重力作用,会将吊床两端的绳索拉直,绳索会对倒V型管产生斜向的拉力,倒V型管会产生轻微的弹性形变,挤压加强部件,加强部件两端的固定件可以加强倒V型管与横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因为人会在吊床上挪动位置,会使绳索的拉力改变方向,从而倒V型管对加强部件施加的挤压力方向改变,挤压力变成了对加强部件的剪切力,剪切力的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加强部件容易折断。由于加强部件包括了中间的弹性件,当倒V型管施力于固定件时,弹性件由于弹性作用,可以通过形变来缓解倒V型管所产生的挤压力以及剪切力,从而使得加强部件受到保护,不会经常受压受剪切而被折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橡皮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皮垫具有弹性,并且同时具备一定的硬度,既可以满足缓冲倒V型管的挤压力作用,又不至于太过柔软而形变非常大,避免倒V型管过于倾斜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应该选择弹性模量较大的弹簧,这样既能根据弹簧的弹性满足缓冲倒V型管挤压力的作用,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形变,使得倒V型管只是轻微倾斜,不会倾斜得非常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外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可以起到加强弹簧连接强度的作用,弹性套的弹性也可以起到缓冲倒V型管挤压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V型管与所述横管之间通过凸起部连接,所述凸起部为圆弧状,所述凸起部圆弧状的外壁与地面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凸起部作为支脚与地面抵触,对吊床进行支撑,可以避免整个横管与地面抵触,既满足吊床放置的稳定性,又避免横管与地面之间的摩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V型管的顶端设有供绳索拴住的S型挂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S型挂钩一端与倒V型管的顶端固定,另一端栓有绳索,由于S型挂钩为S型,具有弯折部,绳索栓在S型中的弯折部处,距离S型的一端有较大的距离,难以从S型的一端滑出,使得绳索不会因为吊床的晃动而从S型的一端脱离,提高了绳索栓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型挂钩的一端与所述倒V型管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S型挂钩的一端与倒V型管螺纹连接,使得S型挂钩可以从倒V型管上拆卸下来,便于对S型挂钩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弹性件可以通过形变来缓解加强部件受到倒V型管所产生的挤压力以及剪切力,从而减少加强部件遭到损坏折断的可能性;

2、四个凸起部作为支脚与地面抵触,对吊床进行支撑,可以避免整个横管与地面抵触,既满足吊床放置的稳定性,又避免横管与地面之间的摩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体现弹性套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体现螺纹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体现S型挂钩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横管;2、凸起部;3、倒V型管;31、螺纹孔;4、加强部件;41、固定件;42、弹性件;43、弹性套;44、弹簧;5、S型挂钩;6、绳索;7、吊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吊床,如图1所示,包括两支横管1,横管1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圆弧状的凸起部2,凸起部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倒V型管3,凸起部2圆弧状的外壁与地面抵触。四个凸起部2作为支脚与地面抵触,对吊床7进行支撑,可以避免整个横管1与地面抵触,既满足吊床7放置的稳定性,又避免横管1与地面之间的摩损。

倒V型管3与横管1之间连接有斜向的加强部件4,加强部件4包括中间的弹性件42和与弹性件42两端固定连接的固定件41,两端的固定件41分别与横管1以及倒V型管3固定连接,弹性件42为橡皮垫。当人睡在吊床7上时,由于人的重力作用,会将吊床7两端的绳索6拉直,绳索6会对倒V型管3产生斜向的拉力,倒V型管3会产生轻微的弹性形变,挤压加强部件4,加强部件4两端的固定件41可以加强倒V型管3与横管1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加强部件4包括了中间的弹性件42,当倒V型管3的压力挤压固定件41时,固定件41可以将压力传递给弹性件42,由于弹性件42的弹性作用,弹性件42可以通过形变来缓解倒V型管3所产生的挤压力,从而使得加强部件4受到的挤压力得到缓冲,使加强部件4不会经常受压而遭到损坏。

又因为人会在吊床7上挪动位置,会使绳索6的拉力改变方向,从而倒V型管3对加强部件4施加的挤压力方向改变,挤压力变成了对加强部件4的剪切力,剪切力的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加强部件4容易折断,弹性件42可以通过横向的细微形变来缓冲剪切力,减少加强部件4受到剪切力而被折断的可能性。

倒V型管3的顶端处固定有S型挂钩5。S型挂钩5的一端固定在倒V型管3上,另一端栓有绳索6,绳索6连接有吊床7。S型挂钩5一端与倒V型管3的顶端固定,另一端栓有绳索6,由于S型挂钩5为S型,具有弯折部,绳索6栓在S型中的弯折部处,距离S型的一端有较大的距离,难以从S型的一端滑出,使得绳索6不会因为吊床7的晃动而从S型的一端脱离,提高了绳索6栓紧的安全性。

实施例2:一种吊床,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两支横管1,横管1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倒V型管3,倒V型管3与横管1之间连接有斜向的加强部件4,加强部件4包括中间的弹簧44和与弹簧44两端固定连接的固定件41,弹簧44应该选择弹性模量较大的弹簧44,这样既能根据弹簧44的弹性满足缓冲倒V型管3挤压力的作用,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形变,使得倒V型管3只是轻微倾斜,不会倾斜得非常大。弹簧44外设有弹性套43,弹性套43两端分别与固定件41固定,弹性套43可以起到加强弹簧44连接强度的作用,弹性套43的弹性也可以起到缓冲倒V型管3挤压力的效果,同时弹性套43可以对内部的弹簧44起到保护的作用。两端的固定件41分别与横管1以及倒V型管3固定连接。

实施例3:一种吊床,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S型挂钩5的一端设有螺纹,倒V型管3的顶端设有螺纹孔31,S型挂钩5与倒V型管3的顶端螺纹连接,使得S型挂钩5可以从倒V型管3上拆卸下来,便于对S型挂钩5进行更换。

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是结合上述所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每个单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施过程当中。当人睡在吊床7上时,人的重力会将吊床7两端的绳索6斜向下拉直,绳索6会对倒V型管3产生斜向的拉力,倒V型管3会产生轻微的弹性形变,挤压加强部件4,加强部件4长时间承受挤压力作用,会增加加强部件4的磨损,由于人会在吊床7上挪动位置,会使绳索6的拉力改变方向,从而倒V型管3对加强部件4施加的挤压力方向改变,挤压力变成了对加强部件4的剪切力,剪切力的长时间作用会导致加强部件4容易折断。由于加强部件4包括了中间的弹性件42,当倒V型管3施力于固定件41时,弹性件42由于弹性作用,可以通过形变来缓解倒V型管3所产生的挤压力以及剪切力,从而使得加强部件4受到保护,不会经常受压受剪切而被折断。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42可以通过形变来缓解加强部件4受到倒V型管3所产生的挤压力以及剪切力,从而减少加强部件4遭到损坏折断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