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墙悬空地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187阅读:3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墙悬空地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地柜领域,具体是一种靠墙悬空地柜。



背景技术:

现目前室内摆放的各种柜体中,落地柜是必不可少,为让落地柜安放稳固、节省室内空间,往往地柜的背面和端面都紧贴墙体放置,底部直接与地面接触,不留间隙,这种结构的地柜在长时间使用中,底部地面积水,柜底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各种杂质、细菌在此堆积滋生,无法清理,时间长了会导致柜底浸泡发软、腐朽,而且这种落地柜与地面直接接触,浪费了不少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柜体底部容易清理、便于空气流通、节省空间的靠墙悬空地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靠墙悬空地柜,包括柜体和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柜体悬挂、支撑于架体上,柜体的底板与地面具有悬空间隙。

所述架体主要由两端的支撑架、上部支撑梁组和下部支撑梁组组成;所述支撑架在墙体上间隔布置;所述上部支撑梁组的内侧梁和外侧梁由内而外间隔布置在支撑架上,内侧梁通过膨胀螺栓在墙体上锚固;所述下部支撑梁组的内侧梁和外侧梁由内而外间隔布置在支撑架上,内侧梁通过膨胀螺栓在墙体上锚固,所述下部支撑梁组处在上部支撑梁组的下方。

所述支撑架为砌台和/或三角架;所述砌台堆砌于地面上;所述三角架通过膨胀螺栓锚固于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靠墙悬空地柜,柜体悬挂或支撑于架体上,架体分为两端的支撑架及上、下两组支撑梁,地柜通过该架体支撑悬空,让柜底与地面形成一个悬空高度,节省了空间,促进柜底与地面间的空气流通,便于清理柜底杂质,防止柜底浸泡腐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柜体,2-墙体,3-地面,4-支撑架,5-内侧梁,6-外侧梁,7-澎胀螺栓,8-三角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墙悬空地柜,包括柜体1和架体,其中架体由支撑架4、上部支撑梁和下部支撑梁构成,架体的两端,也就是柜体的两个端面作为支撑架4,该支撑架4与地面3直接接触,而且在墙体上间隔布置,间隔距离根据柜体1的长度决定;上部支撑梁分为内侧梁5和外侧梁6,由内而外间隔布置,其中内侧梁5通过澎胀螺栓7锚固在墙体2上,内侧梁6的端头与两端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外侧梁6的两个端头也与两端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撑梁组,这个支撑梁组主要用于支撑地柜上部平台;下部支撑梁也分为内侧梁5和外侧梁6,由内而外间隔布置,其中内侧梁5通过澎胀螺栓7锚固在墙体上,内侧梁5的端头与两端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外侧梁6的两个端头也与两端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形成下部支撑梁组,这个支撑梁组处在上部支撑梁的下方,主要用于支撑地柜下部柜体,这样整个地柜通过架体支撑后与地面形成悬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支撑架由柜体的两个端面改为砌台布置,该砌台布置的支撑架直接从地面砌台,沿墙体间隔布置,具体间隔距离根据柜体的长度来决定,在砌台的上方安装上部支撑梁,该支撑梁用于支撑地柜的台面。在砌台与地面的垂直方向砌有一个台阶,用于放置下部支撑梁,这个台阶与地面的距离,便是整个地柜悬空的高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支撑架是三角架8结构,分为上部支撑架与下部支撑架,该三角架结构的支撑架靠墙体2间隔布置,通过澎胀螺栓7固定在墙体2上,具体间隔距离根据柜体决定,在三角架8结构的上部支撑架和下部支撑架上,对应设置有上部支撑梁和下部支撑梁,支撑梁分别与对应的三角架固定连接,其中上部支撑架用于支撑地柜台面,下部支撑梁用于支撑地柜的下部柜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