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盛菜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333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盛菜漏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盛菜漏斗。



背景技术:

一日三餐是人所必备,而在饭食的制作过程,锅被普遍使用,因此将锅中的汤菜倒入相应的碗具中更成为一个普遍而无法省略的过程。但是厨房中常出现将汤菜洒出碗具,容易烫伤烧菜者,这为人们在做菜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热汤热菜溅出的盛菜漏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盛菜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漏斗本体包括斗壁、第一漏口和第二漏口,第一漏口大于第二漏口,漏斗本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斗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斗壁包括第二外壁、第三外壁和两个第一外壁,两个第一外壁相互对称,第二外壁和第三外壁相互对称,第一外壁与第二外壁和第三外壁分别相邻,两个第一外壁分别设置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二外壁上,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卡块,卡块上设置有手柄,第二外壁与第一漏口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挡片,第一漏口包括第一长口边和第二长口边,第一长口边与第二长口边对称,第一长口边设置有第一挡片。在盛菜需要使用漏斗时,把锅对准第一漏口倒入需要盛放的热菜热汤,倒入的热汤热菜会沿倾斜的斗壁下滑到第二漏口处,第二漏口会将热汤热菜引入盛放的碗具内,避免直接倒入时溅出的热汤热菜会烫伤烧菜人,让盛菜变得更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相互对称,第一固定块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相邻,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均包括固定片和卡片,固定片与斗壁焊接,卡槽由卡片与斗壁连接形成。第一固定块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相邻连接形成有一方开口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卡块沿开口处滑入到第二凹槽7或者第二凹槽内,手持卡块上的手柄施加外力,卡块会相对漏斗向上滑动,靠近第一漏口的固定片会挡住卡块滑动的方向,固定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片设置有弧面,第一挡片设置成半椭圆形,第二长口边的边缘设置有放置块,放置块也设置成半椭圆形。由于漏斗本体设置成椭圆状,所以固定在斗壁上的固定片要贴合斗壁而设计有贴合的弧面,便于更好的焊接固定片;由于第一挡片设置在第一长口边,所以第一挡片需要设计成贴合第一长口边的半椭圆形,让遮挡的部位更全面;由于在倒菜时,如果锅不放置在漏斗上,烧菜人端着锅倒菜会需要花很大力气,为了节省力气,避免烧菜人手臂的晃动让热菜热汤溅出烫伤烧菜人,在第二长口边处设置放置块,这样就可以在倒菜时,把锅壁靠在放置块上,节省端锅的力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漏斗本体外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设置有底架、顶架和两个升降杆,两个升降杆相互对称,顶架和底架相互对称并分别与两个升降杆连接,底架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与底架通过螺钉连接。把漏斗固定在两个升降杆上,升降台的底架固定在较大底板的一端,另一端放置盛菜的碗具,把需要盛放的热汤热菜从第一漏口倒入沿倾斜的斗壁下滑到第二漏口,第二漏口对准碗具把热汤热菜盛放到碗具内,减去人工手持漏斗,节省力气,使用更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杆外夹持有第一调位块和第二调位块,第一调位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与第一调位块连接形成第三凹槽,第二调位块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第三凹槽内的第二凸起。需要调高时,把第一调位块和第二调位块向上移动,需要调低时,把第一调位块和第二调位块向下移动,根据不同高度的碗具调节漏斗的高度,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凸起上设置有固定孔,第一调位块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通槽,固定通槽和固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固定通槽与固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调位块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上设置有第四凹槽,第三凸起包括凸起壁,凸起壁嵌入到第二凹槽内,卡片嵌入到第四凹槽内。由于第一调位块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以第二调位块的第三凸起用来固定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升降杆靠近底架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挡片。在热汤热菜从第一漏口倒入沿斗壁向下滑动从第二漏口穿出盛放到放置在第二漏口处的碗具内,由于烧制过程中会有不同量,大量汤汁倒入时第二漏口还会溅出热汤汁,容易烫伤烧菜人,所以在升降杆上设置靠近底板的第二挡片,避免汤汁的溅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漏斗本体与升降台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耐腐蚀或耐高温,属于一般的耐酸性介质,不锈钢材料比起塑料材料,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在接触烧好的菜肴里,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水分,漏斗和升降台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了接触水分后与空气接触会氧化、生锈等问题,对饮食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需要盛菜时,锅对准第一漏口倒入菜,菜从第二漏口进入对准第二漏口的碗具,第一挡片遮挡住会溅出的菜和汤汁,避免热汤热菜溅出烫伤烧菜者;漏斗本体外设置有升降台,并通过两个调位块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用来调节漏斗位置,便于适应不同碗具的高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第二调位块与漏斗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第一调位块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施例第二调位块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螺杆的剖视图。

附录:

1、漏斗本体;2、斗壁;3、第一漏口;4、第二漏口;5、卡槽;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一外壁;9、第二外壁;10、第三外壁;11、卡块;12、手柄;13、第一长口边;14、第二长口边;15、第一挡片;16、第一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8、固定片;19、卡片;20、弧面;21、放置块;22、升降台;23、升降杆;24、底架;25、顶架;26、底板;28、第一调位块;29、第二调位块;30、第一凸起;31、第三凹槽;32、第二凸起;33、固定孔;34、固定通槽;35、内螺纹;36、调节螺杆;37、外螺纹;38、第二挡片;39、第三凸起;40、凸起壁;41、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4所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盛菜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漏斗本体1包括斗壁2、第一漏口3和第二漏口4,第一漏口3大于第二漏口4,漏斗本体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斗壁2上设置有卡槽5,卡槽5包括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斗壁2包括第二外壁9、第三外壁10和两个第一外壁8,两个第一外壁8相互对称,第二外壁9和第三外壁10相互对称,第一外壁8与第二外壁9和第三外壁10分别相邻,两个第一外壁8分别设置了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设置在第二外壁9上,第一凹槽6内设置有卡块11,卡块11上设置有手柄12,第二外壁9与第一漏口3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挡片15,第一漏口3包括第一长口边13和第二长口边14,第一长口边13与第二长口边14对称,第一长口边13设置有第一挡片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盛菜需要使用漏斗时,把卡块11卡进第一凹槽6内,手持手柄12,把锅对准第一漏口3倒入需要盛放的热菜热汤,第一挡片15挡住会溅出的热汤热菜,盛菜的碗具放置在第二漏口4,由于碗具的口比锅的口要小很多,所以在设计时,倒入热汤热菜的第一漏口3要大于对准碗具的第二漏口4,因为第一漏口3比第二漏口4大,连接后形成圆台,斗壁2成倾斜状,倒入的热汤热菜会沿倾斜的斗壁2下滑到第二漏口4处,第二漏口4会将热汤热菜引入盛放的碗具内,避免直接倒入时溅出的热汤热菜会烫伤烧菜人,让盛菜变得更安全;在锅倾倒时,烧出汤汁沿锅壁呈扁平状下落至碗具内,所以将漏斗设计成椭圆形,椭圆形的漏斗还比圆形漏斗所占空间要小,节省材料和制作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凹槽6与第二凹槽7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和两个第二固定块17,两个第二固定块17相互对称,第一固定块16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17相邻,第一固定块16和两个第二固定块17均包括固定片18和卡片19,固定片18与斗壁2焊接,卡槽5由卡片19与斗壁2连接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片19与固定片18为一体设置,卡片19的一端与固定片18连接,固定片18焊接在第一外壁8上,两个第二固定块17相互对称,第一固定块16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17相邻连接形成有一方开口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卡块11沿开口处滑入到第二凹槽7或者第二凹槽7内,手持卡块11上的手柄12施加外力,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的开口均朝向第二漏口4处,漏斗受重力会向下滑动时,卡块11会相对漏斗向上滑动,靠近第一漏口3的固定片18会挡住卡块11滑动的方向,固定卡块11。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片18设置有弧面20,第一挡片15设置成半椭圆形,第二长口边14的边缘设置有放置块21,放置块21也设置成半椭圆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漏斗本体1设置成椭圆状,所以固定在斗壁2上的固定片18要贴合斗壁2而设计有贴合的弧面20,便于更好的焊接固定片18;由于第一挡片15设置在第一长口边13,所以第一挡片15需要设计成贴合第一长口边13的半椭圆形,让遮挡的部位更全面;由于在倒菜时,如果锅不放置在漏斗上,烧菜人端着锅倒菜会需要花很大力气,为了节省力气,避免烧菜人手臂的晃动让热菜热汤溅出烫伤烧菜人,在第二长口边14处设置放置块21,这样就可以在倒菜时,把锅壁靠在放置块21上,节省端锅的力气。

参照图1至10所示,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改进,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漏斗本体1外设置有升降台22,升降台22设置有底架24、顶架25和两个升降杆23,两个升降杆23相互对称,顶架25和底架24相互对称并分别与两个升降杆23连接,底架24上设置有底板26,底板26与底架24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倒菜时,一只手拿漏斗,一只手端锅,会不方便,特别是在烧的菜较多时或者力气较小的人烧菜,现在漏斗边设计一个升降台22,把漏斗固定在两个升降杆23上,升降台22的底架24固定在较大底板26的一端,另一端放置盛菜的碗具,把需要盛放的热汤热菜从第一漏口3倒入沿倾斜的斗壁2下滑到第二漏口4,第二漏口4对准碗具把热汤热菜盛放到碗具内,减去人工手持漏斗,节省力气,使用更方便、快捷。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杆23外夹持有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第一调位块28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30,两个第一凸起30与第一调位块28连接形成第三凹槽31,第二调位块29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第三凹槽31内的第二凸起32,第二凸起32上设置有固定孔33,第一调位块28上设置有与固定孔33相对应的固定通槽34,固定通槽34和固定孔33内设置有内螺纹35,固定通槽34与固定孔33内设置有调节螺杆36,调节螺杆36上设置有与内螺纹35相配合的外螺纹3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第二凸起32嵌入到第三凹槽31内,把调节螺杆36穿过固定通槽34沿内螺纹35旋进固定孔33内,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的两端会分别把两个升降杆23夹持在中间,在需要调节漏斗高度时,把调节螺杆36沿螺纹拧出的方向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调位块28与第二调位块29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不再贴合升降杆23时,停止转动调节螺杆36,由于第一调位块28与第二调位块29不贴合升降杆23,所以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可以沿升降杆23滑动,需要调高时,把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向上移动,需要调低时,把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向下移动,根据不同高度的碗具调节漏斗的高度,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调位块29设置有第三凸起39,第三凸起39上设置有第四凹槽41,第三凸起39包括凸起壁40,凸起壁40嵌入到第二凹槽7内,卡片19嵌入到第四凹槽41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调位块28上设置有调节螺杆36,所以第二调位块29的第三凸起39用来固定漏斗;第二凹槽7与第一凹槽6一样,有三个固定块相接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第三凸起39的凸起壁40从开口处嵌入,沿第二凹槽7滑动,同时卡片19沿第四凹槽滑动,第一固定块16贴合设置在卡壁上,第一固定块16上的卡片19阻止了第三凸起39继续向上滑动的方向,固定住了漏斗。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升降杆23靠近底架24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挡片3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热汤热菜从第一漏口3倒入沿斗壁2向下滑动从第二漏口4穿出盛放到放置在第二漏口4处的碗具内,由于烧制过程中会有不同量,大量汤汁倒入时第二漏口4还会溅出热汤汁,容易烫伤烧菜人,所以在升降杆23上设置靠近底板26的第二挡片38,避免汤汁的溅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漏斗本体1与升降台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耐腐蚀或耐高温,属于一般的耐酸性介质,不锈钢材料比起塑料材料,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在接触烧好的菜肴里,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水分,漏斗和升降台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了接触水分后与空气接触会氧化、生锈等问题,对饮食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综上,实施例一,第一固定块16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17相邻连接形成有一方开口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卡块11沿开口处滑入到第二凹槽7或者第二凹槽7内,固定住漏斗,在盛菜需要使用漏斗时,手持手柄12,把锅壁靠在放置块21上,从第一漏口3处倒入需要盛放的热菜热汤,第一挡片15挡住会溅出的热汤热菜,盛菜的碗具放置在第二漏口4,由于碗具的口比锅的口要小很多,所以在设计时,倒入热汤热菜的第一漏口3要大于对准碗具的第二漏口4,第一漏口3比第二漏口4大,连接后形成圆台,斗壁2成倾斜状,倒入的热汤热菜会沿倾斜的斗壁2下滑到第二漏口4处,第二漏口4会将热汤热菜引入盛放的碗具内。

实施例二,漏斗边设计一个升降台22,把第二凸起32嵌入到第三凹槽31内,把调节螺杆36穿过固定通槽34沿内螺纹35旋进固定孔33内,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的两端会分别把两个升降杆23夹持在中间,在需要调节漏斗高度时,把调节螺杆36沿螺纹拧出的方向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调位块28与第二调位块29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不再贴合升降杆23时,停止转动调节螺杆36,由于第一调位块28与第二调位块29不贴合升降杆23,所以第一调位块28和第二调位块29可以沿升降杆23滑动,第三凸起39从开口处嵌入,沿第二凹槽7滑动,同时卡片19沿第四凹槽滑动,第一固定块16贴合设置在卡壁上,第一固定块16上的卡片19阻止了第三凸起39继续向上滑动的方向,升降台22的底架24固定在较大底板26的一端,另一端放置盛菜的碗具,把需要盛放的热汤热菜从第一漏口3倒入沿倾斜的斗壁2下滑到第二漏口4,第二漏口4对准碗具把热汤热菜盛放到碗具内,在升降杆23上设置靠近底板26的第二挡片38,避免汤汁的溅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