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60度尘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79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360度尘掸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清洁工具,具体是一种尘掸。



背景技术:

360度尘掸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室内清洁工具,尘掸上的刷毛向四周均匀伸展,使用方便且除尘效果出色。如图2所示,现有的360度尘掸通常由把手9以及安装在把手上的尘掸头8两部分组成,尘掸头上用于把手穿插的口袋为两端开口,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尘掸头会发生收缩变形,导致刷毛无法完全展开,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360度尘掸头,该尘掸头应具有刷毛舒展、连接牢固、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360度尘掸头,包括两片单面尘掸头;每片单面尘掸头中,刷毛层通过连续伸展的第一热熔线焊接在无纺布上;两片单面尘掸头的无纺布通过两条第二热熔线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热熔线位于无纺布的中轴线上,第二热熔线相互平行并且对称布置在第一热熔线两侧,两片单面尘掸头的无纺布之间形成一个便于把手插入的长条形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单面尘掸头的无纺布之间还通过第三热熔线焊接固定,第三热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第二热熔线的同一侧端部。

所述第三热熔线为弧线形并且弧度为π。

所述第二热熔线为若干沿着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热熔焊接点组成的虚线焊接线。

所述刷毛层为若干平行于无纺布宽度方向排列的刷毛纤维;部分靠近于无纺布的刷毛纤维还通过热熔焊接点与无纺布焊接固定。

所述刷毛纤维的长度大于无纺布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两片尘掸头通过U形结构的两条热熔线焊接为一体,使得无纺布之间形成单向开口的口袋,确保手柄插入使用时刷毛层能够保持挺括并且手柄头部藏于袋内,使用时不会伤及被清洁的家具或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热熔焊接点位置的截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新型360度尘掸头,包括两片单面尘掸头。如图1、2所示,每片单面尘掸头包括无纺布1以及刷毛层2,刷毛层2通过连续伸展的第一热熔线3焊接在无纺布上。所述第一热熔线为直线型的实线焊接线,第一热熔线位于无纺布的中轴线上并且平行于无纺布的长度方向;所述刷毛层包括众多相互平行排列的刷毛纤维,这些刷毛纤维平行于无纺布的宽度方向并且铺满无纺布的一侧表面,刷毛纤维的长度大于无纺布的宽度并且刷毛纤维的两端均延伸出无纺布的边沿。

所述两片单面尘掸头的无纺布通过第二热熔线4与第三热熔线5焊接为一体(两片无纺布没有焊接刷毛层的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热熔线为直线型的虚线焊接线,两条第二热熔线互相平行并且对称布置在第一热熔线两侧,每条第二热熔线均由若干沿着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热熔焊接点组成。所述第三热熔线为弧线形的实线焊接线,第三热熔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第二热熔线的端部从而组合成U形结构;第三热熔线的弧度为π。

所述第二热熔线与第三热熔线组成的U形结构在两片无纺布之间形成了一个长条形口袋6(口袋的袋口位于图2的下方),使用时需要将外部的把手9插入口袋中(图4所示),这样就能保证尘掸头使用时不会发生变形,刷毛层始终保持挺括。

如图3所示,大部分的刷毛纤维仅与第一热熔线固定,这些刷毛纤维从第一热熔线位置向外伸展,显得较为蓬松柔软;少量的刷毛纤维同时与第一热熔线、热熔焊接点固定,这些刷毛纤维靠近于无纺布布置并且从热熔焊接点位置向外伸展(可自由伸展部位的长度较短),刷毛纤维的其余部位被固定在热熔焊接点与第一热熔线之间,显得较为密实且贴合于无纺布表面;因此,整个刷毛层极富层级感且外形立体饱满,有效保证了除尘效果。

所述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或丙纶无纺布制成。所述刷毛纤维为可外购的化学纤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