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尘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82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尘掸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清洁工具,具体是一种尘掸。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尘掸多采用无纺布作为基体,并且采用超声波热熔焊接工艺将作为刷毛的化学纤维层焊接固定在无纺布上,具有质地轻、价格低、柔软透气、节能环保等优点。但化学纤维层焊接固定后,其悬垂的两端难以往各个方向均匀散开,因此在使用时对吸尘、去尘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尘掸头,该尘掸头应具有刷毛分布均匀、除尘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结构的尘掸头,其特征在于:该尘掸头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并且通过热熔线焊接为一体的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刷毛层以及底层无纺布;所述刷毛层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尘掸头宽度方向布置的化学纤维层;

所述热熔线包括均沿着尘掸头长度方向布置的一条第一热熔线、两条第二热熔线以及两条第三热熔线;所述第一热熔线位于尘掸头宽度方向的中央,且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刷毛层以及底层无纺布焊接为一体;

所述第三热熔线平行于第一热熔线且对称布置在第一热熔线的两侧,并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以及刷毛层中的一部分化学纤维焊接为一体;该第二热熔线由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热熔焊接点排列而成;

所述第二热熔线平行于第一热熔线且布置在第一热熔线与第三热熔线之间,并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以及刷毛层中的一部分化学纤维焊接为一体,还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之间形成利于手柄插入的口袋;该第二热熔线由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热熔焊接点排列而成。

所述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部位均制作有若干个开缝,这些开缝自第三热熔线延伸并贯通无纺布的边沿,以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部位形成多个利于去尘的布条。

所述底层无纺布上制作有多个往宽度方向延伸后贯通底层无纺布两侧边沿部位的若干个切缝,使得底层无纺布成为多个利于去尘的布条。

所述开缝和切缝为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热熔线将所有部件的中央部位连为一体;第二热熔线与第三热熔线均只是间隔一定距离地排列(类似虚线),将部分化学纤维粘结在无纺布上,使得化学纤维层的两个悬垂端受到一定的牵制,从而使得工作时尘掸头中作为刷毛的化学纤维的两个悬垂端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180度范围内,进而显著提高了去尘性能去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所有部件处于展平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刷毛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使用状态时,图1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使用状态时,图1中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改进结构的尘掸头,其中的上层无纺布5、中层无纺布1、刷毛层6以及底层无纺布7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参见图2;左侧为上方,右侧为下方)并且通过热熔线焊接为一体的;所述刷毛层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尘掸头宽度方向布置的化学纤维层(长纤维),化学纤维层中的化学纤维长度与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以及底层无纺布的宽度相同。

所述热熔线全部沿着尘掸头长度方向布置(图2中的热熔线均用双点划线表示),共有五条;其中一条第一热熔线4、两条第二热熔线2以及两条第三热熔线3;所述第一热熔线位于尘掸头宽度方向的中央,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刷毛层以及底层无纺布焊接为一体;

两条第三热熔线平行于第一热熔线且对称布置在第一热熔线的两侧(图1中显示是左右两侧),并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以及刷毛层中的一部分化学纤维6-1焊接为一体;该第二热熔线由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距离大小根据需要确定)的热熔焊接点排列而成,热熔焊接点的大小可根据需要确定。

两条第二热熔线平行于第一热熔线,并且分别布置在第一热熔线与第三热熔线之间,并将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以及刷毛层中的一部分化学纤维6-1焊接为一体,并且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之间形空腔E,可作为手柄(外购部件)插入的口袋;手柄插入后,即可与该尘掸头连结成可用于去尘的尘掸。

该第二热熔线也由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距离大小根据需要确定)的热熔焊接点排列而成,热熔焊接点的大小可根据需要确定。

所述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均制作有若干个开缝(图中显示了上层无纺布中的上开缝5-1与中层无纺布中的中开缝1-1;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重叠部分,上开缝与中开缝对齐)。图中可见:这些开缝均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部位;这些开缝还自第三热熔线延伸并贯通无纺布的边沿,从而使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部位形成多个利于去尘的布条。

所述底层无纺布上也制作有多个若干个切缝7-1,这些切缝往宽度方向延伸后贯通底层无纺布的两侧边沿部位,使得底层无纺布成为多个利于去尘的布条。

所述开缝和切缝形状可以为锯齿形、波浪形直线形,根据需要确定。

所述上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或丙纶无纺布制成。所述刷毛层的化学纤维可外购获得。

由于第二热熔线、第三热熔线只焊接刷毛层中的一部分纤维,因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先将手柄插入上层无纺布与中层无纺布之间的口袋,接着用手稍加整理,该尘掸头即可形成图5、图6所示状态;下一步就能进行除尘作业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