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婴儿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67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婴儿摇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婴儿摇椅,属于婴儿摇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婴儿摇椅是一种适合尚不能独坐的宝宝躺在里面的一种椅子,有时也称之为摇摇秋千、宝宝摇篮床和宝宝安抚椅。

婴儿摇椅是一个十分流行的用于安抚宝宝的摇椅,并具有许多特色和模式,宝宝从一出生就可以将其变成一个座椅给妈妈提供一个安全放置宝宝的地方,柔软的椅垫可以供宝宝睡觉或者玩耍;当宝宝成长为一个小小孩的时候,妈妈可以移走玩具把手和延伸座位的高度,提供给宝宝一个座椅或者摇椅,当你的宝宝拥有足够的上身控制能力,能够坐起而不前倾,你就可以使用竖直位置,同时摇椅可以方便地折叠和收放,方便妈妈适用于任何场所。

目前,现有的婴儿摇椅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化,外形普通,功能比较单一,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体积较大,比较占用空间,只可以摇摆,在不使用的时候无法进行折叠摆放,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婴儿摇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婴儿摇椅,它包含摇椅、底座、旋转支架、大轴承、固定弹簧、垫片、轴、小轴承、固定盖、弹块、调节块、固定外罩,摇椅与底座之间通过旋转支架连接,底座内设置有大轴承, 大轴承的下端安插有固定弹簧,垫片设置在大轴承与固定弹簧之间,大轴承的中部设置有轴,轴的下端与大轴承连接,轴的上方外侧设置有小轴承,固定盖套设在小轴承的外部,且固定盖的下方与底座内侧的弹块相旋接,调节块的一端与固定盖相卡接,固定盖的上方与固定外罩通过弹扣固定,固定外罩通过螺丝与摇椅固定,其外部设置有旋转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摇椅上设置有安全带,且在安全带的附近设置有折叠装置,且折叠装置是由调节齿轮、调节片、调节档内块和调节档外块组成,调节齿轮、调节片、调节档内块和调节档外块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其中调节片设置在调节档内块和调节档外块的中间位置,可使调节档内块和调节档外块不会闭合,并返回最大角度,通过轻折摇椅,可调节摇椅的坡度,根据需求调节不同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方便折叠和携带,不仅具有很好的折叠效果,使孩子乘坐舒适,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增大了孩子的使用乐趣。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与大轴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外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摇椅;1-1-安全带;1-2-折叠装置;2-底座;3-旋转支架;4-大轴承;5-固定弹簧;6-垫片;7-轴;8-小轴承;9-固定盖;10-弹块;11-调节块;12-固定外罩;13-调节齿轮;14-调节片;15-调节档内块;16-调节档外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摇椅1、底座2、旋转支架3、大轴承4、固定弹簧5、垫片6、轴7、小轴承8、固定盖9、弹块10、调节块11、固定外罩12,摇椅1与底座2之间通过旋转支架3连接,底座2内设置有大轴承4,大轴承4的下端安插有固定弹簧5,垫片6设置在大轴承4与固定弹簧5之间,大轴承4的中部设置有轴7,轴7的下端与大轴承4连接,轴7的上方外侧设置有小轴承8,固定盖9套设在小轴承8的外部,且固定盖9的下方与底座2内侧的弹块10相旋接,调节块11的一端与固定盖9相卡接,固定盖9的上方与固定外罩12通过弹扣固定,固定外罩12通过螺丝与摇椅1固定,其外部设置有旋转支架3。

其中,所述的摇椅1上设置有安全带1-1,且在安全带1-1的附近设置有折叠装置1-2,且折叠装置1-2是由调节齿轮13、调节片14、调节档内块15和调节档外块16组成,调节齿轮13、调节片14、调节档内块15和调节档外块16之间通过铆钉固定,其中调节片14设置在调节档内块15和调节档外块16的中间位置,可使调节档内块15和调节档外块16不会闭合,并返回最大角度,通过轻折摇椅1,可调节摇椅1的坡度,根据需求调节不同档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时,当调节块11向上提起时,旋转支架3可以旋转,当调节块11向下落下时,卡上底座2,旋转支架3不可 以旋转。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方便折叠和携带,不仅具有很好的折叠效果,使孩子乘坐舒适,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增大了孩子的使用乐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