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床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693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床防护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床防护栏。



背景技术:

儿童睡觉时会经常来回滚动,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从床上滚落下来,造成儿童磕伤、划伤,甚至更加严重的伤害,因此,相关技术中有很多带有防护栏的童床,通过在床的四周设置一圈防护栏来防止儿童从床上滚落。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童床大多为特殊设计,防护栏与床体直接连为一体,无法单独拆卸,这就导致当儿童年龄增长而无需防护栏后只能直接更换不带防护栏的床,增加了家庭负担,也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童床防护栏,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童床防护栏,包括护栏本体以及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护栏连接部以及床体连接部,所述护栏连接部与所述护栏本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床体连接部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床体连接部上设置有床体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护栏本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架中的所述床体连接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中一个所述护栏连接部的底端高于另一个所述护栏连接部,且该护栏连接部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床体连接部之间通过过桥连接,所述过桥的底面与所述床体连接部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基本等于所述床体连接部的厚度,所述过桥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床体连接部的宽度。

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架内的所述护栏连接部、所述过桥以及所述床体连接部均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床体连接孔为沿所述床体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床体连接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横置安装架,

所述横置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床体连接部远离所述护栏连接部的一端,且所述横置安装架与所述床体连接部在水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横置安装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横置安装架与所述床体连接部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栏连接部与所述护栏本体的一面贴合,所述床体连接部朝由所述护栏连接部的底端朝所述护栏本体的另一面延伸。

优选地,所述护栏连接部与所述护栏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并能够调整二者之间的相对高度。

优选地,所述护栏连接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装配孔,所述护栏本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装配孔配合并调整与所述护栏连接部之间相对高度的调整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童床防护栏,通过设置用于与床体连接的床体连接部,能够在不改变普通童床结构的前提下使护栏本体直接固定在普通的童床床板上。当不再需要防护栏时,本产品可直接从童床上卸下,使童床变为普通结构继续使用,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童床防护栏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童床防护栏相互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童床防护栏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护栏本体;100-调整孔;

20-安装架;200-护栏连接部;201-床体连接部;202-床体连接孔;203-过桥;204-横置安装架;205-安装孔;206-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童床防护栏,如图1所示,包括护栏本体10以及安装架20,护栏本体10通过安装架20安装在童床上。安装架20具体包括:护栏连接部200以及床体连接部201,护栏连接部200与护栏本体10固定连接,并与床体连接部201的一端垂直连接,床体连接部201上设置有床体连接孔202。

在本实施例中,床体连接部201用于与床体连接,通过设置床体连接部201,能够在不改变普通童床结构的前提下使护栏本体10直接固定在普通的童床床板上。当不再需要防护栏时,可解除床体连接部201与床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将童床防护栏直接从童床上卸下,使童床变为普通结构继续使用,拆装方便。

为了连接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的童床防护栏的床体连接部201直接平放在床板上,然后通过床体连接孔202上紧螺丝完成连接,这种情况下,在床体的拐角处的相邻两个童床防护栏的安装架20之间便会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此时为了顺利安装,就需要将其中一个床体连接部201由另一个床体连接部201的上方通过,然后再去和床板进行贴合。但由于下方的床体连接部201的存在,便使得设置在上方的床体连接部201的底部不再平整,从而造成护栏本体10的一端翘起,连接不牢固。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护栏本体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架20,两个安装架20中的床体连接部20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如图1所示,其中位于右侧的护栏连接部200的底端高于左侧的护栏连接部200,且该护栏连接部200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床体连接部201之间通过过桥203连接,过桥203的底面与床体连接部201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基本等于床体连接部201的厚度,过桥203的长度不小于床体连接部201的宽度。

参见图2,当两个童床防护栏垂直相邻安装时,两个安装架20能够在过桥203处进行交叉,位于上方的安装架20的过桥203搭在下方的安装架20的床体连接部201上,过桥203在跨过下方的床体连接部201之后再和同属同一安装架20的床体连接部20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0内部的护栏连接部200、过桥203以及床体连接部201均可一体设置。

由于不同童床的床板结构情况不同,因此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的童床防护栏采用了条形孔作为床体连接孔202,条形孔沿着床体连接部201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使得装配位置更为灵活,能够根据童床的实际结构进行调整。考虑到床体连接部201的结构强度,不宜在其上开设过长的条形孔,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沿着床体连接部20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条形孔,这样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同时也兼顾了安装的便宜性。

当前有很多床的床板采用非整体木板结构,而是由很多木条搭成排骨形,这种床板由于存在条形的间隙,如果安装架20正好处于间隙内则有可能导致无法固定,如果调整童床防护栏的位置又会导致童床防护栏之间产生间距,降低防护效果。

为了便于安装在排骨形床板上,本实施例中的童床防护栏的安装架20上还配备了横置安装架204,横置安装架204设置在床体连接部201远离护栏连接部200的一端,且横置安装架204与床体连接部201在水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横置安装架204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205。这样,当床体连接部201处于条形间隙内时,可以将横置安装架204的两端搭在条形间隙两侧的木条上,并通过安装孔205进行连接固定。横置安装架204与床体连接部201之间可通过螺丝连接,便于拆卸以及旋转角度。

如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护栏连接部200与护栏本体10的一面贴合,而床体连接部201则由护栏连接部200的底端朝护栏本体10的另一面延伸。这样童床防护栏安装完毕后护栏本体10位于内侧,而硬度较大的护栏连接部200则位于童床的外侧,这样可有效避免儿童睡觉时被护栏连接部200划伤。

护栏本体10上每隔一段距离可以设置一个调整孔100,而在护栏连接部20上则固定设置有几个与调整孔100配合的装配孔206(参见图3),通过改变护栏本体10上与装配孔206相配合的调整孔100,则可实现护栏本体10与护栏连接部200之间高度的调整。装配孔206与调整孔100之间可通过螺丝螺母进行装配。这样能够使护栏本体10的高度进行变化,当儿童在床上玩耍时,可以通过升高护栏本体10的高度使其成为游戏围栏,儿童即使站立在床上也可以很方便的扶住护栏本体10。

出于环保考虑,护栏本体10可采用无漆实木材料,使用寿命长,而且美观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