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859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板门。



背景技术:

门是在家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家具,平板门更是普通家庭中更为常用,平板门通过布条在内部支撑,然后通过外置的木板进行贴合,但这样的木板在使用中不仅强度差,且容易出现内部发霉,导致门体受损,在南方更为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潮效果且强度高的平板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方形木条,所述第一面板与方形木条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一塑料膜,所述第二面板与方形木条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二塑料膜,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之间设有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相抵触,所述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相抵触面的另一端面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端面均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门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方形木条,方形木条在中间支撑,保证产品强度,所述第一面板与方形木条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一塑料膜,所述第二面板与方形木条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二塑料膜,通过第一塑料膜和第二塑料膜进行隔离,使得内部不易受到外面空气的湿度影响,从而隔绝空气,减少内部受潮,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两端之间设有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相抵触,所述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相抵触面的另一端面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端面均平齐。通过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进行端部支撑,从而保证其自身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置于方形木条两侧的支撑垫块组,所述支撑垫块组包括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所述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置于方形木条两侧的支撑垫块组,所述支撑垫块组包括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所述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互抵触,利用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互抵触在内部支撑,来保证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抵触块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置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间,第一抵触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连接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抵触部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抵触块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置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间,第一抵触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受到外部的压力的作用时候,可以通过弧形的第一抵触部受力,通过大面积受力,然后进行内部单点受力,在传递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然后进行良好的力的分散,从而保证内部支撑效果,进而提高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抵触块和第一抵触块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抵触块包括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和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二抵触部置于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中间,第二抵触部分别与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相连接,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和第二抵触部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抵触块和第一抵触块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抵触块包括第三支撑部、第四支撑部和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二抵触部置于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中间,第二抵触部分别与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相连接,受到外部的压力的作用时候,可以通过弧形的第二抵触部受力,通过大面积受力,然后进行内部单点受力,在传递到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上,然后进行良好的力的分散,从而保证内部支撑效果,进而提高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1、第一面板;102、第二面板;201、第一塑料膜;202、第二塑料膜;301、方形木条;401、第一垫块;402、第二垫块;501、第一抵触块;5011、第一支撑部;5012、第二支撑部;5013、第一抵触部;502、第二抵触块;5021、第三支撑部;5022、第四支撑部;5023、第二抵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平板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方向木条301,所述第一面板101与方向木条301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一塑料膜201,所述第二面板102与方向木条301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二塑料膜202,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两端之间设有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垫块401和第二垫块402,所述第一垫块401和第二垫块402相抵触,所述第一垫块401与第二垫块402相抵触面的另一端面与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端面均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门体包括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方向木条301,方向木条301在中间支撑,保证产品强度,所述第一面板101与方向木条301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一塑料膜201,所述第二面板102与方向木条301连接端面上设有第二塑料膜202,通过第一塑料膜201和第二塑料膜202进行隔离,使得内部不易受到外面空气的湿度影响,从而隔绝空气,减少内部受潮,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两端之间设有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垫块401和第二垫块402,所述第一垫块401和第二垫块402相抵触,所述第一垫块401与第二垫块402相抵触面的另一端面与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端面均平齐。通过第一垫块401和第二垫块402进行端部支撑,从而保证其自身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之间设有置于方向木条301两侧的支撑垫块组,所述支撑垫块组包括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所述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102之间设有置于方向木条301两侧的支撑垫块组,所述支撑垫块组包括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所述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相互抵触,利用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相互抵触在内部支撑,来保证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抵触块501包括第一支撑部5011、第二支撑部5012和第一抵触部5013,所述第一抵触部5013置于第一支撑部5011和第二支撑部5012中间,第一抵触部5013分别与第一支撑部5011和第二支撑部5012相连接第一支撑部5011、第二支撑部5012和第一抵触部5013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抵触块501和第二抵触块502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一抵触块501包括第一支撑部5011、第二支撑部5012和第一抵触部5013,所述第一抵触部5013置于第一支撑部5011和第二支撑部5012中间,第一抵触部5013分别与第一支撑部5011和第二支撑部5012相连接,受到外部的压力的作用时候,可以通过弧形的第一抵触部5013受力,通过大面积受力,然后进行内部单点受力,在传递到第一支撑部5011和第二支撑部5012上,然后进行良好的力的分散,从而保证内部支撑效果,进而提高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抵触块502和第一抵触块501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抵触块502包括第三支撑部5021、第四支撑部5022和第二抵触部5023,所述第二抵触部5023置于第三支撑部5021和第四支撑部5022中间,第二抵触部5023分别与第三支撑部5021和第四支撑部5022相连接,第三支撑部5021、第四支撑部5022和第二抵触部5023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抵触块502和第一抵触块501相抵触端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抵触块502包括第三支撑部5021、第四支撑部5022和第二抵触部5023,所述第二抵触部5023置于第三支撑部5021和第四支撑部5022中间,第二抵触部5023分别与第三支撑部5021和第四支撑部5022相连接,受到外部的压力的作用时候,可以通过弧形的第二抵触部5023受力,通过大面积受力,然后进行内部单点受力,在传递到第三支撑部5021和第四支撑部5022上,然后进行良好的力的分散,从而保证内部支撑效果,进而提高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